本书选取先秦至清代的经典作品,按时代先后分为上、中、下三编: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为上编,唐五代两宋为中编,元明清为下编。各编依体裁按时代分设章节,突出展现文学发展各时期的中心与重心;各章节由“导读”、“精读”、“泛读”、“延伸阅读”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有特色,按照教学实际需要,力求少而精。
本书与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大致一致,方便读者厘清古代文学发展的线索,适于学生使用。
图书 |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导读/未来通识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先秦至清代的经典作品,按时代先后分为上、中、下三编: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为上编,唐五代两宋为中编,元明清为下编。各编依体裁按时代分设章节,突出展现文学发展各时期的中心与重心;各章节由“导读”、“精读”、“泛读”、“延伸阅读”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有特色,按照教学实际需要,力求少而精。 本书与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大致一致,方便读者厘清古代文学发展的线索,适于学生使用。 作者简介 崔铭,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代文学研究。著有《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欧阳修传: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均与王水照教授合著)。 目录 上编 第一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诗经》与《楚辞》 【导读】 【精读一·诗经】 周南·桃夭 周南·汉广 卫风·伯兮 王风·黍离 王风·君子于役 豳风·七月 豳风·东山 小雅·鹿鸣 大雅·绵 周颂·敬之 【泛读】 【精读二·楚辞】 九章·涉江 九歌·山鬼 【泛读】 【延伸阅读】 第二章 通古今之变:先秦两汉历史散文 【导读】 【精读一·尚书】 周书·金縢 【泛读】 【精读二·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泛读 【精读三·国语】 召公谏弭谤 【泛读】 【精读四·战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 【泛读】 【精读五·史记】 伯夷列传 【泛读】 【延伸阅读】 第三章 究天人之际:先秦诸子散文 【导读】 【精读一·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泛读】 【精读二·大学】 经首章 【泛读】 【精读三·中庸】 首章 【泛读】 【精读四·孟子】 …… 第四章 寻找最有意味的形式: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 第五章 风清骨峻,篇体光华:建安诗文与正始诗文 第六章 田园与山水的交响:陶渊明与谢灵运 中编 第七章 情韵天然的青春歌吟:唐诗(上) 第八章 多元多样的诗歌走向:唐诗(下) 第九章 从娱宾遣兴到自我抒发:唐宋词 第十章 以筋骨思理见胜的学者之诗:宋诗 第十一章 一种文学观念与文章范式的确立:唐宋散文 第十二章 于真假虚实间演绎曲折人生:唐传奇 下编 第十三章 雅俗文化的分野与交集:宋元话本与戏曲 第十四章 风雅流转美韵竞奏:明清戏曲 第十五章 叙事传统与叙事智慧的完美结合:明清小说 第十六章 霹雳之后难为雷的困厄与开辟:元明清诗词曲 第十七章 从灵趣空间走向大气格局:明清散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导读/未来通识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崔铭//周茜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800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90 |
CIP核字 | 2019281479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35.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6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