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语言论(语言的本质发展与起源) |
内容 | 内容推荐 奥托·叶斯柏森的《语言论:语言的本质、发展与起源》是一部兼顾历时与共时层面,贯通多种语言的理论巨著。该作几乎涉及了语言学的整个领域,包括普通语言学、个别语言学、语言演进、语法哲学、语言习得、性别语言、语言学史等。《语言论:语言的本质、发展与起源》的语言理论与学术观点泽被后学,影响至深。在西方,它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萨丕尔的《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齐名,同属西方语言学经典名作。 作者简介 柴橚,1982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兰州大学文学博士;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东西方比较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在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Cross-Cultrual Communication、Canadian Social Science及《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外语学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基于超星学习通移动平台的混合式英语专业‘视听说’教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央高校科研项目“后现代主义典范作品《白色旅馆》的结构主义研究”等9项。出版译著《爱尔兰民间神话与传说》《有无之间的游漾——民间传奇》等。 目录 第一卷 语言科学 第一章 19世纪前 一 古代 二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 三 约翰·哥特弗雷德·赫尔德与18世纪语言学 四 丹尼尔·耶尼施 第二章 19世纪初 一 梵语 二 卡尔·威廉·弗里德里希·冯·施莱格尔 三 拉斯穆斯·克里斯蒂安·拉斯克 四 雅各布·路德维希·卡尔·格林 五 音变 六 弗兰茨·博普 七 弗兰茨·博普续 八 威廉·冯·洪堡特 九 再谈格林 第三章 19世纪中叶 一 博普与格林之后 二 卡尔·莫里兹·拉普 三 雅各布·霍内曼·布列兹托尔夫 四 奥古斯特·施莱歇尔 五 语言分类 六 重构 七 乔治·库尔蒂乌斯,约翰·尼古拉·马德维格等专家 八 马克斯·穆勒与威廉·德怀特·惠特尼 第四章 19世纪末 一 70年代成就 二 新发现 三 语音规则与类推 四 总体趋势 第二卷 童年期 第五章 发音 一 从哭闹到说话 二 最初发音 三 发音规则 四 音组 五 破坏与重复 六 语音修正 七 语调 第六章 词汇 一 引言 二 初始阶段 …… 第三卷 个人与世界 第四卷 语言发展 导语 这是一本以历史、变化的眼光看语言的经典名著,主要讲述了语言自身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全书分四卷,包括语言科学、童年期、个人与世界、语言发展;在结尾处,作者综合全书各章节中的信息,在语言起源这个引人遐想又充满争议的话题上,给出了自己充满想象力又有理有据的假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语言论(语言的本质发展与起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丹)奥托·叶斯柏森 |
译者 | 译者:柴橚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829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69 |
出版时间 | 2021-05-01 |
首版时间 | 2021-05-01 |
印刷时间 | 202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12 |
CIP核字 | 2021067997 |
中图分类号 | H0 |
丛书名 | |
印张 | 2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