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融的王道(J.P.摩根传)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世纪前,摩根像巨人一样支配着整个金融世界。作为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地域广泛的铁路帝国的幕后策划人物,在几十年里,他都是美国民间的核心银行家。本书除了披露摩根人生中几次惊险的金融博弈,包括他组建通用电气,合并组成美国钢铁公司,1907年拯救了美国经济危机等内容,还用作者弗雷德里克·L·艾伦的所见所闻深刻剖析了摩根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摩根作为一个时代的风云巨子,其成功经历和人生脉络对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从事金融行业的普通民众有意义匪浅的启迪作用。

内容推荐

面对对岌岌可危的政府或银行,是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还是将他们淘汰出局?控制通货膨胀的最佳途径何在?政府应当怎样以及何时来干预市场?20世纪初期,要担负这一责任的本应是美国财政部、司法部以及世界银行。然而在19世纪结束的时候,J.P.摩根却凭借自己的力量,担当起了那个时代的重任,改写了美国经济和文化发展史的进程。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J.P.摩根和他领导的集团协助建立了美国工业的雏形,为美国钢铁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等大型工业公司和铁路业的发展提供融资,在这些公司乃至整个美国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金融的王道(J.P.摩根传)》堪称一部杰出的美国近代金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缩影史,作者弗雷德里克·L·艾伦通过一些熟悉的历史事件和熟知的历史人物,探讨摩根特立独行的思想行为的成因,以及如何影响了美国历史的进程。《金融的王道(J.P.摩根传)》框架清晰,叙述详尽,用笔简练精要,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生动地还原了他对其时代的巨大影响力,对这样一个非凡卓越的人给予最公正客观的评价,为人们勾勒出一个具有真我色彩的摩根。

目录

序言

第1章 审判日

第2章 奠定事业的基石

第3章 探索方向

第4章 和平守护者摩根

第5章 第219号

第6章 铁路重组者抑或国王

第7章 政府的黄金

第8章 三角测量

第9章 数十亿美元的商业冒险

第10章 仪式与排场

第11章 成功的限制

第12章 防御的暗礁

第13章 使者

附录 资料来源以及鸣谢

试读章节

在摩根忙忙碌碌的一生当中,他每年都会在欧洲待上一段时间。1912年,他事实上已经从商业工作中退休了。这一年的旅行虽然独具特色、堪称完美,但也特别漫长。

1912年新年这一天,摩根已经在从纽约前往欧洲的路上了。那天他在开往瑟堡的一艘游轮的私人套房里打瞌睡、玩单人纸牌游戏。他从瑟堡乘坐特别快车到达巴黎,在那里拜访了美国大使。然后他到了伦敦,他的众多艺术收藏品的其中一部分要运回纽约,他去那里监督艺术品的包装工作。之后,在蒙特卡洛小住了一段时间后,摩根就动身前往埃及了。他带着众多朋友沿着尼罗河逆流而上一路旅行。这些朋友都搭乘的是摩根自己的江轮,这是一艘钢制的轮船,是按照摩根的要求特别定做的。这群朋友里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一名主教和几位姿色不凡的女士。在开罗的某一天,摩根去金饰品市场逛了逛,买了很多手镯、项链以及其他种类的金饰,回到酒店以后就把这些金饰摊在了起居室的一张桌子上,对那些女士大声喊道:“你们随便拿!”这些女士犹豫了片刻后,就拿走了首饰。

摩根又从埃及到了罗马,国王维克托·埃曼单独召见了他。之后他去了艾克斯莱班并在那里接受了治疗。然后去了威尼斯,在那里参加了新钟楼的落成典礼,他曾捐钱赞助该塔楼的建成。后来他又去了伦敦和巴黎,买了两件15世纪的挂毯。之后他登上了“海盗”号私人游艇——世界上最先进的游艇,曾作为德国皇帝的私人嘉宾参加了基尔帆船比赛。然后他乘飞机到了罗马,为一座大楼的奠基挖了第一铲土,这是他让美国学院帮忙设计建造的一座大楼。之后他就准备动身回美国了。1912年余下的时间里,摩根在他的办公室里处理了几周商业事务,乘坐“海盗”号游艇旅行了几周,在华盛顿一个调查竞选开支的委员会上作了证,视察了哈特福德城的一家美术馆,还承诺说要给哈特福德城捐赠一个图书馆,之后代表纽约的圣乔治教堂参加了一座小礼拜堂的献祭仪式,因为摩根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该大教堂的高级监察员。

对一位75岁的老人来说,这并不算是十分放松的一年,而现在,皮尔庞特·摩根又一次来到了华盛顿,面对着另外一组审判官。这些人用精心设计制作的图表来表明摩根大通公司所影响和控制的网络,以及该公司是如何从华尔街23号的总部通过各大银行、信托公司以及工业公司的董事会控制了美国经济的各个部分。

之前在纽约的几天里,摩根疲惫不堪。他的合伙人以及公司的律师试图告诉他应该说些什么。他们对即将进行的诉讼程序并不乐观,认为这样的诉讼傲慢无礼、狡猾奸诈。毫无疑问,国会审判官是受个人野心及恶劣动机所驱使才会这么做,而摩根的意志已非常消沉。他的女婿后来写道:“他感觉这次华盛顿的调查是想要让他‘当众出丑’……他的辩护律师越是警告他可能存在的阴谋和陷阱,他就变得越是愤怒和焦虑。对他而言,此次的华盛顿之旅并不愉快,在酒店吃完晚餐以后,他告诉律师自己需要休息一下,想要专心玩一玩跳棋。在焦虑不安或出现危机的时候,摩根总是会玩一玩单人纸牌游戏。在危机四伏、混乱不堪的情况下,他的内心希望建立并创造出秩序来,玩单人纸牌游戏就是这种想法的反映。

第二天早上,摩根乘坐一辆宽大的方顶豪华轿车前往美国国会大厦。他在女儿路易莎和儿子杰克的陪同下穿过了围观的群众,走进了委员会会议室。他穿着一件厚重的带天鹅绒领口的大衣,戴着一顶高礼帽,拄着拐杖慢慢地往前走,看身形就已经上了年纪了。委员会会议室里挤满了人,警察维持着门外群众的秩序。按照程序,当天的主要证人开始提问了。

问:摩根先生,你住在什么地方?

答:纽约城。

问:你是否是纽约摩根大通公司银行家合伙人中的高级会员?

答:是的,先生。  问:你在纽约的财团是否经营综合银行业务?

答:我们有这方面的尝试,先生。

调查询问缓缓展开了。这种感觉就像是美国民众让普约委员会代表他们在摩根非凡一生即将结束的时候询问此人:“趁现在还来得及,告诉我们,你真的控制了美国的商业吗?如果真是如此,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觉得身处在希望实现真正民主的共和政体国家,一个人操纵着如此巨大的权利,这样做正确吗?”P4-6

序言

大约十四年前,我偶然接触到了皮尔庞特·摩根,当时我正在撰写一本关于金融界野史的书,名字叫做《万物之灵》。我读到了摩根在普约调查组的证词——本书第一章以及最后几页都将引用到此证词。我当时就想,这个人真是非同一般。他与同时代其他金融界、工业界的天之骄子们有着惊人的不同,同他留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也是大相径庭。从那时起,我就在心里一直盘算着要以更加详尽的笔墨描述此人。但是,直到1947年,我才有时间开始动笔,而当我开始写此人的传记时,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就越来越显而易见了。

任务之所以艰难,与摩根的相关事实证据有关。首先,说来奇怪,这样的事实证据竟非常匮乏。摩根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或者报道。他的儿子也继承了父亲寡言少语的传统。摩根的儿子不仅十分崇拜他,也不愿意有人去写关于他的文章,而这一想法就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了他的家人以及其他亲戚那儿。此外,大多数金融报道都比较客观冷漠,很少用令人印象深刻的语言来描写他们。而且,当同时代的编年史学家走近华尔街23号的时候,他们都会格外谨慎。关于摩根的传说和趣闻轶事屡见不鲜,但很多都缺乏确凿的事实证据。最后,令人吃惊的是,关于皮尔庞特·摩根的事实证据只有两类,要么就是极度夸张的歌功颂德,要么就是完全反面的诋毁诽谤。

皮尔庞特·摩根的女婿赫伯特·L·萨特利写过一本细节详细的摩根传,关于摩根的个人事务叙述得十分详尽,但语言极尽阿谀奉承之能,有些商业事务描述并不准确,并且书中关于其岳父的商业运作及其重要性的描述也很少。在我看来,与摩根关系亲密的人对他的描述,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想要呈现他特别仁慈宽厚的一面。这些描述很重要,而且常常能启发思维,但并没有太大的事实价值。

另一方面,很多书籍虽然有助于了解摩根所做交易的事实,但对我来说,关于摩根的动机以及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的描述却完全不可信,比如刘易斯·科里的《摩根财团》和马修·约瑟夫森的《强盗贵族》。显而易见,这些书写作的前提只有一个,如果一名著名的资本家成功地做了一些事,那么这些事有可能归因于五个动机中的一个,历史学家往往将这个动机看作是邪恶的,而对那些称赞的溢美之词往往视而不见,并且急切地摆出各种证据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事实上,这些书对摩根无论是阿谀奉承或是贬义的描述都不太真实和客观。有一些书籍描述得比较公正,比如卡尔·霍维的《皮尔庞特·摩根的一生》,和约翰·K·温克勒叙述生动的《名人摩根》,但这些书读起来会令人困惑,因为有时很难区分什么时候书中描写的是确凿的事实,什么时候掺杂了谣言以及传说的成分。

我一直认为,要描写一个名人,无论他是资本家、劳工领袖还是政治家,应该不受赞成或反对其代表机构的偏见所左右。我尤其觉得,像描述圣人及罪人之间的矛盾一样,描述社会和经济思想相互对立的人们之间的矛盾有损于历史的客观公正。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常识:人类并不只是分为圣人和罪人两类。因此,我试图在颂扬摩根的人和诋毁摩根的人之间找出事实的真相。皮尔庞特·摩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我和他处于同时代的话,在大多数政治经济问题上,我会强烈反对他的观点。我觉得他在经济的发展方向上代表了一股潮流,但为了国家的利益,应该改变这股潮流的方向。不过,我同时也相信,他是一个性格杰出、重权在握的人,他的巨大影响在很多方面都有益无害。因此我想要做的是展现出摩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是如何从他成长的环境、他所属群体的传统以及他的人生经历中发展起来的,他的思想行为是如何与那些和他成长背景、经历大相径庭的人相互冲突的,还有,他的思想行为如何影响了美国历史的进程,而美国又是如何受其影响的。

由于事实证据的原因,要实现这个目的并不容易。因此,我对此书的事实描述十分谨慎,尽量不用缺乏根据的谣言传说。至于摩根的动机、想法和对事件看法的理解,那是我自己的观点。我试图想明白一点:“从所有能找到的资料证据以及我对人性的直觉来判断,尤其是从那些以某种角度来看和摩根有着相似背景、境遇和处境的人的动机和想法来分析,我对摩根的所作所为有什么看法?”

显而易见,有些读者会觉得我过于天真地认同了崇拜摩根的人的想法,而其他人可能会觉得我太过遵循诋毁摩根的人的思维方式。我只能说,我在此书中所描绘的是我所了解的对一个非凡卓越的人最为公正客观的判断。这个人人们从未真正充分详尽地描写过他。但他对其时代的影响是如此巨大,我正是要在这个背景之上展现此人的真我色彩。

书评(媒体评论)

从华尔街的标准看,摩根拥有的资金并不算大。其实关键的因素,与其说是金钱,倒不如说是信誉、人才。摩根代表的已不仅仅是一家银行,而是一种体制。

——《纽约时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融的王道(J.P.摩根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L·艾伦
译者 蔡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02519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5.34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5
164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