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钱不如值钱(30岁前惟一要做的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人一到30岁,会有这么一个困惑:辛苦了许多年,没房没车,每月只有一点工资。不禁扪心自问,我值钱吗?郞世荣、张怡所著的《有钱不如值钱(30岁前惟一要做的事)》用理论和故事相互配合,解答了人们的疑惑,鼓励年轻人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让自己能够在30岁的时候变得值钱,从而渐渐变得有钱。

内容推荐

30岁前最需要做的不是多挣钱,而是要拥有挣大钱的能力。

《有钱不如值钱(30岁前惟一要做的事)》告诉你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值钱,需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能力,能力是人的价值根本,既包括专业技能,也包括管理知识的储备等。其次是工作态度,它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与生活态度有着共同之处,但它更强调个人的工作风格要契合于所期望就职公司的文化,要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兼收并蓄的胸襟。第三点是诚信,任何人都不应该觉得它普通,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诚信是我们的最高价值,它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可以说,确立诚信观念,并履行诚信原则,将会为自己大大加分。

《有钱不如值钱(30岁前惟一要做的事)》由郞世荣、张怡所著。

目录

第一章 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但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

 1.与其有钱,不如让自己变得值钱

 2.30岁前,重在增加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增加自己的财富

 3.“值钱”是能力与才华的集中体现

 4.30岁前必须知道的真理:适者生存,更是强者生存

 5.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但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

 6.你是做值钱的“真富人”还是做有钱的“假富人”?

 7.把握好转折点,做一个真正值钱的人

 8.“混”得好的一定是有值钱的头脑的

第二章 不要把自己变成“储钱罐”,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

 1.一技之长才是令人受益终生的黄金财富

 2.30岁前最需要做的不是多挣钱,而是要拥有挣大钱的能力

 3.有钱并不一定高贵,但是出色的能力却可以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4.钱不是攒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5.学会为自己的富足之路奠基

 6.不要把自己变成“储钱罐”,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

 7.穷人守财越来越穷,富人赚钱越来越富

 8.储钱罐人人都可以做,印钞机则不行

第三章 “值钱”之前是你求别人,“值钱”之后是别人求你

 1.智者行乡野有人助,愚人走天下求人难

 2.有本事才有尊严,有能力才能有地位

 3.拥有一技之长,是使人增值的“秘密武器”

 4.“值钱”之前是你求别人,“值钱”之后是别人求你

 5.只有勤奋才能填平贫穷与富有之间的沟壑

 6.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寻找人生的价值

 7.不断跳槽只会原地踏步,升职加薪才是职场王道

 8.年轻人应舍得为前途抵押青春

第四章 马云、俞敏洪、冯仑都是这样走过的:没钱—值钱—有钱

 1.他们都是白手起家,为什么你不能同他们一样成功?

 2.目光短浅只能赢一时,目光长远才能赢一世

 3.考虑别人的“需要”,才能得到自己的“想要”

 4.富人都有一套借力的本领

 5.学会在风口浪尖上捕大鱼

 6.天上不会掉馅饼,机遇只会留给精心准备的人

 7.耐心使人靠近成功,走向财富

 8.财富增长的动力源自积极的竞争意识

第五章 用能力证明自己,胜过用钞票吹嘘自己

 1.能力比学历更重要,智慧比金钱更重要

 2.做事讲求方法与效率,用实力证明自身的价值

 3.只有认清自己的特长,才能施展出自己的才华

 4.与众不同的思路才能带来与众不同的成功

 5.内心的强大才能支撑起财富的钢筋铁骨

 6.敢于打破“储钱罐”的人才更容易成功

 7.拓宽人脉,才能强劲命脉

第六章 靠别人都是虚的,靠自己才是最真实的

 1.没有人是你终身的依靠,只有靠自己

 2.凡事主动出击,有行动才有结果

 3.努力争取和创造机会,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4.穷人只想碰运气挣钱,富人则靠自己堆积财富

 5.智者一切求己,愚者一切求人

 6.拥有“狼子野心”,让自己变成狼群里卓越的头狼

 7.一切从小事做起,靠自己赢得成大事的希望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与其有钱,不如让自己变得值钱

在人的一生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有两个追求,一个是让自己变得很有钱,一个是让自己变成更值钱。事实上,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是有钱人,比如那些“富二代”和“星二代”们,又或者生在那些暴发户家庭,这些人都是嘴里衔着玉出生的,就像《红楼梦》一书中的贾宝玉一样。

有人说,人一旦有了足够的钱,那一切就都不是问题。的确,有了钱,穿名牌、开名车、住别墅,样样都是一般人享受不起的。但是,也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是你值不值钱的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人值钱与否,跟一个人有没有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有钱的人不一定就值钱,比如人们常常会看到或听说一些“富二代”“星二代”腰缠万贯、挥金如土,但除了这些,他们几乎什么都不会,而这样的有钱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分文不值的。

事实上,值钱与否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换句话说,一个人值不值钱,是用这个人的价值来作为衡量标准的。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与创造的财富大小成正比。”

当然,个人的价值和社会是不能等同的,但个人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创造的财富越大,个人的价值也就越大,而这样的人生也才会更有意义。不得不承认的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金钱毫无疑问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但是,你如果是一个想要让自己变得值钱的人,就必须思考你对这个社会的价值,因为这将直接体现在你的金钱累计到一定程度,你的人生进入到一定阶段后,你整个人对这个社会的影响。

当然,对这个社会的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毋庸置疑,积极的影响越大,你的价值就越大,也就越值钱,越富有。曾经有一位很有钱的富人在临终前说:“我很有钱了,可是我觉得我一点也不值钱,就像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其实,相信很多有钱的人到了一定的阶段或某个时候都会发出与这位富人同样的感慨,因为,钱只是生存的保障,虽然它可以让自己生活得更舒适一些,但却未能保障自己人生的价值。

这位富人临终前的感慨是想让人们明白,钱本不应该成为自己人生中的终极目标,如果你是这样的话,那么,你的人生或许会同这位富人一样,是悲哀的,是不值钱的。

而这位富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人的思想会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与方式而发生改变,会随着人们成长的阶段而发生改变。如果说这位富人的人生是可悲的,那些一生也没有想明白的人更加可悲。

有一个记者曾经在陕北采访过一位放羊娃,记者问放羊娃每天都干些什么?放羊娃说,放羊!记者问放羊干什么?放羊娃说,成为有钱人!记者又问成为有钱人后干什么?放羊娃说,娶媳妇!记者再问娶媳妇干什么?放羊娃说,当然是生娃!记者笑问,生娃干什么?放羊娃说,放羊。记者最后问放羊干什么?放羊娃说,成为有钱人!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即为了成为有钱人,然后生娃,继而再成为有钱人。然而,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显然没有!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呢?事实上,值钱的人生便是有意义的人生。

因此,想要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就必须将值钱做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诚然,成为有钱人是大多数人的目标,但成为了有钱人之后,还需要做什么?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眼里是没有结果的,难道就像前面那位富人一样,到了临终时才恍然大悟。又或者像那个放羊娃,父辈放羊挣钱,让孩子也这样?

反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他们都富可敌国,然而,他们却将自己辛苦赚来的一大部分财富都捐献给了社会。他们已经很富有了,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可以说几辈子都花不完,然而,他们仍旧在拼命地工作,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沃伦·巴菲特曾说:“在这样一个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有钱人的社会里,我们毫无疑问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财富。然而,我们的终极目标却不在这些财富上,而是要为实现充满爱心和正义的社会秩序而努力。同样,捐出我们的千万家产,也是为了让这个社会保持机会平等。”

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将个人的财富与整个社会的需求结合了起来,并将之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他们的人生可以说是值钱的。也正因为值钱,他们的人生才有了价值,对这个社会才有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感染力,甚至号召力。就现实社会而言,这些都是无数人梦寐以求、奋力追逐的东西。比尔·盖茨曾说:“我值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足以影响周围的人,甚至全世界的人,这就是我的成就感,同时这也是最重要的。”

像比尔·盖茨说的这种成就感,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只有值钱的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对于一个将值钱作为终极目标奋斗的人来说,成就感是至关重要的。成就感来源于自己加倍付出之后所赢得的收获。收获越大,成就感也就越大。如果一个人的收获没有经历付出的过程,就像那些富二代伸手花父母的钱,那么他是不会有成就感的。

P2-4

序言

30岁时你够值钱吗?

人一到30岁,自然而然地就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辛苦了许多年,可还是要房没房,要车没车,每月就指望着那少得可怜的工资过活。很多人不禁会问自己:我真的就只值这些钱吗?

到30岁的时候,这个问题之所以会时刻萦绕在很多人心中,是因为在这一年龄段,人会面对各种躲不掉的危机,比如说学历日益贬值、经验日趋饱和、能力逐渐褪化、精神愈发压抑、健康严重透支、前途一片渺茫,等等。

于是,很多人开始抱怨,将自己遇到的各种危机归结为自己没能像王子或者公主那样出生在富裕的家庭。然而,这些人没有看到很多出身富裕的人在到了30岁的时候,也会遭遇同样的问题,发出类似的感慨。这些人也没有注意到很多与自己背景差别不大的人到了30岁,就能住进大房子,开上名牌车。

30岁的比尔·盖茨虽然只是一家小程序开发公司——微软的老板,但他与当时的笔记本电脑老大IBM达成了联合开发OS/2操作系统的协议。在这份协议中,IBM有权免费在自己的电脑中安装OS/2操作系统,而微软却有权向其他电脑厂商收取这一系统的使用费,最终使得比尔·盖茨在这一操作系统的许可费上赚得了20亿美元。

30岁的史蒂夫·乔布斯经历了人生中的一个噩梦,但正是这个噩梦才让他后来在苹果公司铸就了辉煌。那一年,乔布斯作为失败者从苹果公司出走,他回忆说:“在头几个月,我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我把事情搞砸了,成了人人皆知的失败者,我甚至想过逃离硅谷。但曙光渐渐出现,我还是喜欢我做过的事情。虽然被抛弃了,但我的热忱不变。我决定重新开始。”不久后他开始二度创业,将公司命名为Next(下一个),重新站立起来的乔布斯比以往更加强大。

30岁的杰克·韦尔奇,当上了通用电气公司下属的一家塑料制品厂的经理。虽然所有人都不看好塑料制品的前景,但是他却慧眼识珠,从生产罐头起子开始,不断创造塑料传奇。他说:“我这一生中最兴奋、最值得纪念的时光,就是那段使塑料部门突破成长的璀璨岁月,它让我深深懂得,快速流动的水不会结冰。”而这段日子,正是他认识到自身价值的时候。

比尔·盖茨生于中产阶级家庭,乔布斯从小被人领养,而韦尔奇则出身于普通的美国家庭,他们的出身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在30岁的时候,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出身,而在于个人的努力。一个人没钱不是因为父辈的贫穷,而是因为自身不够值钱。因此,人们不应将精力放在抱怨自己的出身上,而应针对问题,让自己增值,变得更值钱。

有位大文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年轻人是历史的推动者,年轻也是青年让自己变得更值钱的资本。要想让自己在30岁的时候更值钱,就有必要在年轻的时候不断地提高目己,为自己增值。

比尔·盖茨很小的时候,就对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13岁开始,他就开始了枯燥乏味的计算机编程生涯,并乐此不疲地一直持续了15年之久;19岁的乔布斯因经济原因从学校辍学,后与好友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在车库中潜心钻研,设计出苹果I号电脑;韦尔奇虽只进入了马塞诸塞州立大学,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潜心钻研学术,终于获得了伊利诺伊大学的化工博士学位,让他有机会在众多名企中选择通用电气公司。

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值钱,年轻人需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能力,能力是人的价值根本,既包括专业技能,也包括管理知识的储备等。其次是工作态度,它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与生活态度有着共同之处,但它更强调个人的工作风格要契合于所期望就职公司的文化,要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兼收并蓄的胸襟。第三点是诚信,任何人都不应该觉得它普通,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诚信是我们的最高价值,它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可以说,确立诚信观念,并履行诚信原则,将会为自己大大加分。

书评(媒体评论)

年轻人一定要记住:30岁前最需要做的不是多挣钱,而是要拥有挣大钱的能力。

——郎世荣

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富二代”腰缠万贯,但除了挥霍什么都不会,这样的人“分文不值”。而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因为值钱的人都有足可夸耀的某种能力,凭借这种能力,他不仅可以安身立命,还能积累财富,这样的人甚至连存钱都不需要。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有值钱头脑的人必定跟财富有缘,只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值钱的头脑,财富将会越积越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在30岁之前,聪明的人会选择不断地给自身增加价值,而不是增加自身的财富。

——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纳威斯·内瑟

一个人的价值其实是有时间限制的,重要的是要把握住自己眼前的机会和转折点。

——德国西门子总裁:罗旭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钱不如值钱(30岁前惟一要做的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郎世荣//张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29002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3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