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电影作为一种通俗化的特殊商品,如何在产业迅速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在文化层面有效弥合高雅与低俗、艺术与商业、文化批判与大众娱乐之间的裂隙。当代韩国电影总是能够有效地将电影的艺术性和大众娱乐性巧妙融合,从而激发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
图书 | 民族想象与文化表征(韩国电影研究)/电影学历史理论国别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电影作为一种通俗化的特殊商品,如何在产业迅速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在文化层面有效弥合高雅与低俗、艺术与商业、文化批判与大众娱乐之间的裂隙。当代韩国电影总是能够有效地将电影的艺术性和大众娱乐性巧妙融合,从而激发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 作者简介 张会军,1956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78班,1982年7月毕业,获文学(电影摄影)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同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教授;北京影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电影、电视剧导演、摄影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2004年,被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意大利惠之星勋章”(三级勋章);被中同文化产业(国际) 目录 第一章 历史·创伤·复兴 / 1 第一节 历史的创伤 ——韩国电影史简述 / 3 第二节 复兴之繁荣 / 29 第二章 导演·作者·风格 / 83 第一节 跨国主义下的现实批判者 ——导演奉俊昊 / 85 第二节 “暴力情色大师” ——导演金基德 / 99 第三节 商业电影传奇 ——导演姜帝圭 / 118 第四节 唯美诗意表达 ——导演许秦豪 / 124 第五节 影像书写历史 ——导演李沧东 / 131 第六节 复仇嗜血“老男孩” ——导演朴赞郁 / 149 第三章 类型·商业·题材 / 161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 韩国南北政治题材电影研究 / 163 第二节 从《生死谍变》到《共同警备区》 ——韩国型大片的萌芽和民族主义 / 186 第三节 韩国恐怖片研究 / 194 导语 本书是“电影学:历史·理论·国别”丛书的第7本,该丛书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本书作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韩国电影,尤其对于当代韩国电影有较资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在主要对韩国当代电影历史、电影现状、电影创作、导演、发展、政策、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研究和深入分析后,有助于广大电影院校师生及相关从业者分析韩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并对我国电影教学和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族想象与文化表征(韩国电影研究)/电影学历史理论国别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黄欣//张会军 |
绘者 |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52208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21-05-01 |
首版时间 | 2021-05-01 |
印刷时间 | 202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读者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6 |
CIP核字 | 2021094565 |
中图分类号 | J905.31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