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修订本)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着牛李党争、文士、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在政治与文学互动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三大部分的内容:一、牛李党争的性质、特征以及发展历程;二、牛李党争对文士的政治命运和生存境遇的影响从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三、中晚唐政治格局、政治文化的嬗变与中晚唐文学的演变。作者在广泛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既重新梳理和探讨了牛李党争的历史真相,也重新梳理和审视了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的关系,提出了许多新见解。 作者简介 方坚铭,男,1972年生,浙江温州人,博士,教授.碩導。1998年考入浙江大學中文系碩博連讀,2003年畢業並獲文學博士學位。現在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從事教學研究。在《文學遗產》等刊物上發表數篇文史論文。出版數部文史專著,合编數部教材。參與和主持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數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晚唐政治與文學”,主持浙江省哲學社科規劃重點項目等。《牛李黨争與中晚唐文學》(獨著),獲浙江省高校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晚唐政治與文學》(第二作者),獲浙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明代永嘉場地域文化研究》(獨著),首次提出“永場學”觀念。主講“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文化概論”“中國文化經典導讀”課程.以及公選課通識課“四書”“考古探秘”“傳統蒙學”“傳統武學典籍”等1獲校級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关于牛李党争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 牛李党争起因刍议 第二节 党派分野和党争动力机制 第二章 牛李党争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从前期党争模式向牛李党争模式的演变 第二节 文宗朝:互为胶着、互为进退时期 第三节 从会昌朝至大中朝:一党独制的阶段以及党争的结束 第三章 党争的产物:一种具有攻击倾向的文学作品 第一节 早期党争中产生的“攻击型”传奇作品 第二节 李党攻击牛党的系列作品探析 第四章 牛李党争与文士 第一节 李德裕贬死崖州与文士心态 第二节 从党派分野动态结构的角度来考察党争和文士的关系 第三节 杜牧与牛李党争 第四节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 第五章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政治文化及晚唐诗风 第一节 作为中晚唐政治腐败之表征的牛李党争 第二节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政治格局、政治文化的嬗变 第三节 牛李党争与晚唐诗风 余论 从牛李党争到白马之祸:怨恨积聚的晚唐社会和充满怨恨的文士 第一节 牛李党争时代文士的怨恨 第二节 唐末文士的怨恨 第三节 怨恨的晚唐社会与艳情、隐逸的风习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修订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方坚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970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2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印刷时间 | 201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06 |
CIP核字 | 2019253765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2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