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南朝佛教与金陵(第2辑建康佛教的经论翻译)/江苏尼众佛学院同泰佛学论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以“南朝佛教与金陵”的第二次会议的参会论文编集而成。此次会议以“2016金陵刻经处与近现代佛教义学研讨会暨第二届南朝佛教与金陵学术研讨会”为题,这个会议作为第六届金陵礼佛文化月的一个内容,于2016年7月5日-6日在南京召开。依本来的计划,是沿续第一次会议的模式,单独召开,恰逢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150周年,其中也有一个学术研讨会,这样两个学术讨论会合为一个名称,“南朝佛教与金陵”作为一个分会场进行,这样一个联合会议,“由中国佛教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金陵刻经处、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管委会联合承办”,江苏尼众佛学院、鸡鸣寺承办其中的“南朝佛教与金陵”研讨会。这一次的会议主题是“南朝佛教中的译经”,所以,会议论文都是围绕译经,译经人物、译出经典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影响,是大家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录 六朝佛经译传与经录 康僧会与南京佛教 支谦和康僧会佛经翻译中的“度无极”概念 东吴时期大居士支谦行历及其翻译活动 略论支谦的翻译风格兼戒行思想 对支谦译经“理滞于文”特点的再反思——以《维摩经》为中心 佛陀跋陀罗译经与晋宋佛教的转向 佛驮跋陀罗译经及其影响 佛驮跋陀罗所译《达摩多罗禅经》与早期禅关系研究 试析佛驮跋陀罗僧团被迫放的根本原因 华严典籍的早期传译 佛陀跋陀罗与中土晋译《华严经》的传译及影响 浅述法显大师对戒律在中国弘传的贡献 论法显西行与建康译经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佛国记》与法显在建康的译经 道安的译经思想及其对玄佛合流的影响 僧伽提婆对《阿含经》与有部论书的汉译贡献 以子从母——略论竺昙无兰对佛经同类异译的处理方法 东晋《阿含》《般若》译典中“念佛”一词探微——兼论东晋僧俗“念佛、念菩萨”之价值取向 《楞伽经》以及与建康相关的楞伽师 宋译《楞伽经》若干译语之考略 梁陈之际真谛法师所译《金七十论》的理论特色及对佛教发展的意义 南朝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的思想特色 梁陈真谛翻译玄奘译“转依”(asraya-parivrtti/asraya-paravrtti)为“阿摩罗识”的问题探析 梁武帝与《涅椠经》翻译的三个问题——以“四依”“中后”与“双陆”为例 齐梁年间佛教译经与兰陵萧氏家族关系刍议 《胜鬘经》与南朝佛教 《大般涅槃经》对构建中国佛教道德形上学的价值意义——以涅槃与佛性为中心的探讨 建康译经与律学发展——以求那跋摩为中心的考察 南朝律典翻译对律学体系发展的略释 智顗《常坐三昧》所依经典考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南朝佛教与金陵(第2辑建康佛教的经论翻译)/江苏尼众佛学院同泰佛学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莲华//董群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8054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0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66 |
CIP核字 | 2018073575 |
中图分类号 | B949.253.1 |
丛书名 | |
印张 | 2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