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男儿无悔(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
内容
编辑推荐

朱彦夫编著的《男儿无悔(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是一部传记文学。由作者朱彦夫口述,张立新代笔。全书共分为十章,前两章讲述了作者幼年和少年时期的经历;第三章至第五章,讲述了作者的参军经历,虽身负重伤但没有消沉,而是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回村锻炼自理能力。第六、七章,牺牲多年的“烈士”突然回村,村民惊慌失色,虽然演出了一场“打鬼”闹剧,但他最终为亲人和乡亲们所接纳。第八章,朱彦夫在疗养治疗期间,收获了爱情。后来,他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5年。他克服残躯带来的种种不便,顶着各种流言蜚语的中伤,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贫困面貌。朱彦夫几经磨难,学会了读书和写字,并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内容推荐

《男儿无悔(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由朱彦夫编著。

《男儿无悔(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简介:

他是一名战士。14岁参军,参加过济南、渡江、上海等上百场战斗。在朝鲜战场上的一次阻击战中,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经过三天三夜的鏖战,凼满完成了阻击任务,全连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的四肢都冻坏了,左眼珠被打了出来,昏迷和饥渴中被他乔咽下去,肠子露在腹外。被救送回国内治疗,他昏迷了93天,大大小小做了47次手术。四肢被截掉,左眼成了个洞洞,右眼视力只有0.3。

他是一位村支书。回到家乡张家泉村,苦练自理能力,办起了图书室、大胆整顿村食堂,经选举临危受命上任村支书,这一干就是25年。他带领全村人垦荒山挖暗渠造梯田;请专家测量找水打深井;拖着一双假肢,跑了7年,行程几万里,备齐物料,穷山村用上了电。有人算了一笔账,他用来垫假腿的绑带和辅料连接在一起有6米长,按一人装卸9次汁算,回村后的40年加起来能绕地球一圈半还多。

他是一名空前可能绝后的特殊作者。从小没有读过书,在部队扫盲时识过几个字。他不忘战友临终嘱托,用残臂“央”、用嘴“咬”起了笔,起初一天只能写儿十个字,稿纸上血水、泪水、汗水、口水、脓水浸染了一大片;为查一个字,要翻半天字典,为构思一个情节,儿天儿夜不吃不喝,夜里犯癔症“冲啊”、“杀啊”地连滚带爬冲出屋外。老伴说:这哪是写书,这是在熬命呀!七度春秋,七易其稿,总共写了200多万字,最终出版了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他是一个男人。他为人子而尽孝。哪怕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时,也不愿打扰历经生活磨难、年老体衰的母亲,凶在外跑电料没赶上给母亲送终而懊悔痛哭。他为人夫而敢爱。情同手足的妻子,冲破传统思想的枷锁,勇敢地来到他身边,伺候、陪伴了他一辈子。他为人父而尽责。三对可爱的儿女,在他那里得到了慈爱,更多的是被严格管教,付出了比别的孩子更多的艰辛和牺牲,没有凶为他是特残而得到半点照顾。

目录

第一章 飘摇的雨夜

第二章 少年的心愿

第三章 成长的战士

第四章 雪地英雄

第五章 不屈的斗士

第六章 风雪夜归人

第七章 故乡重生

第八章 衔环相报

第九章 共产党的书记

第十章 生命的诗篇

代笔者赘语

试读章节

沂蒙山脉绵延起伏几百里,重重叠叠,岭高谷深。在最北端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条溪流蜿蜒南下,东转西拐,一路接纳群山流出的十几路溪水,在大山环绕间,硬是撕开几百米宽的河床,汇成浩荡、渺茫的沂河,并折转向东,一路咆哮远去。

沂河水一年年、一代代地流淌着,流走泥沙,流走了岁月,留下苦难和贫瘠。

就在沂河水折首向东的山谷间,一条叫九曲河的支流把西部的荒山僻岭冲开了一条窄窄的河谷。顺河谷弯弯转转逆流西去40里的地方,因河水年年暴涨,泥沙淤积,在河北岸渐渐形成一片南低北高的三角地带。这个三角地带北依红崮山,跨过河就是南珠山,南北距离窄处不足百米,东西狭长超过10公里。顺红崮山南下的一条横亘山梁直抵这片冲积地带的中部。古人称此地为“风水脉头”,人们便安下家来,祈盼好风水能给山里人带来好年景。可穷山恶水留给山里人的只有苦难,于是人们渐渐离去。河谷依旧荒凉。后来,不知在哪朝哪代,一位姓张的猎人,毅然看中了这片土地,便落户扎根,繁衍后代,人烟渐旺。这个小山村叫作张家泉。

1933年的夏天,雨季早早地来到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铺天盖地的大雨没日没夜地倾泻在这狭窄的山谷里。不几天的时间,山洪连连暴发,浑黄的洪水顺九曲河咆哮而下,冲走了树木,冲走了庄稼,冲走了穷苦百姓的草房。村西头张西元家不仅两间草房被洪水吞没,多病的妻子也被洪水冲去。张西元和两个孩子哭天抢地,可那撕人心肺的雷鸣和暴风雨的呼啸却把一家人的悲号淹没了。

到了7月6日这天的晚上,依旧雨如瓢泼。

天黑沉沉地压在山头上,几乎把南北两座山都要压扁了。闪电和闷雷仿佛就在脑后,偶尔撕开雨帘中的一线天,瞬间又压到了头顶上,令人窒息和恐惧。

九曲河的洪水夹杂着上游冲下来的树木、沙石,横扫了这片狭窄的三角地带,恐怖和绝望在村子里蔓延。

约莫二更天的时候,村南的几户人家哭喊着奔向村北,洪水已漫上了那几户人家的草房。眨眼间,房子就被吞没得无影无踪。洪水继续上涨,村东头在南北山梁下的几户人家,由于地势较高,九曲河水暂时威胁不到他们,可顺山沟冲下来的山洪,却夹着碎石、泥沙、荒草、烂木滚滚而下,从北向南,由高及低,凶猛地压了下来。张长明一家四口还没从恐惧中惊醒过来,山洪已卷了过去,房子没了,人不见了。

这时,又一声闷雷从红崮山顶滚了下来,擦着村子的上空,“泼剌刺”地炸响在九曲河对岸的绝壁上。洪水把闷雷的余声冲走以后,雨点慢慢地稀疏了。偶尔的几道闪电从山上划过,但没了雷声,只有山洪的低吼和整个村子的呜咽交织在一起,天地一下子静了许多。

这时,村北一间石砌的草顶房里,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了阴沉寂静的夜空,一个新的生命在这苦难的夜晚降临了。

雨虽小了下来,可草房顶漏下的雨水仍然不断线,蜷缩在房子西北墙角的父亲猛地站了起来。这位还不到40岁的男人,由于被生活重担压得腰弯背驼,看上去倒像50岁般的苍老。他焦躁地把头上的雨水撸了两把,急匆匆踩着满屋的泥水奔到土炕前。土炕四角插着四根指头粗的树枝,上面遮了一条草席,由于屋子东南角雨水漏得厉害,雨水顺着草席子“滴滴答答”地把炕南头淋湿了一大片。父亲伸手把草席向南扯了扯,这才低头去看妻子怀中的儿子。孩子小脸憋得有些发紫,但眉眼清秀,小手、小腿有力地蹬踹着,小嘴大张着,一声声嘹亮的啼哭像是大声宣告着自己的降临。

父亲头发梢上流下的雨水很快就冲刷掉了刚刚显现出的一脸惊喜。望着妻子苍白无力的脸庞和一双疲惫无神满是忧郁的眼睛,看看在风雨中飘摇不定、一无所有的家,听着门外轰然作响的水啸,儿子的出生仅仅给做父亲的带来了一丝欢欣,更多的却是忧虑和无奈。是啊,在这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在这无衣无食、贫困交加的年月,这个孩子不该出生啊!爹娘拿什么养你长大?这个不平的世界能容得下你吗?

起风了,茅草屋难遮风雨,炕头的一盏小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湿透的衣服经风一吹,父亲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他赶紧伸手给妻子拽了拽被角,并叫八岁的女儿艳花从炕洞里抽出些茅草盖在娘和弟弟的身上。

又一阵风,拱开了仅剩几根枯枝的房门,油灯忽地灭了。刚刚安稳地睡在妈妈怀中的婴儿像是被惊醒一般,“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这响亮、清脆的哭声久久地回响在这凄苦的雨夜中……

我的出生,是伴着一场灾难来的。

就在那天晚上,全村的庄稼地几乎被洪水冲了个精光,村里有六位乡亲死在那场洪水里。接下来的几天里,雨虽然停了,乡亲们却没有从灾难中挣扎出来。没了庄稼,一下子断了全村人生存的希望,有几户人家携妻带子远走他乡。这苦难深重的窝啊,留下了他们的希冀,留下了他们的酸楚,他们泪流满面,一步一回头,沿着红崮山脚一条狭窄的小路去寻找新的希望和生路。

由于没有吃的,娘干瘪的乳房里挤不出一点营养给我。由于没了地,爹一扭头去南乡打短工。姐姐艳花才八岁,自爹走了以后,她几乎成了我家的顶梁柱。每天早晨天还不亮,她就挎上一个小篮子,光着脚板挨村乞讨,来养活多病的娘和我。山路崎岖,她稚嫩的脚板时时被扎得鲜血淋漓。娘心疼,每次总抱着她的脚,流下辛酸的眼泪。娘对她说,去近处挖点野菜采点树叶充饥吧!可姐姐每次都懂事地安慰着娘:“没事,俺不疼,你光吃野菜,哪有奶水喂弟弟呀!”

时近隆冬,妈妈的身体有所恢复,她用一件破夹袄把我紧紧地裹在怀里,又找来一些破布条,帮姐姐把脚缠起来当鞋穿,娘仨就这样一起外出讨饭。

刚下过的一场雪还没有融化,又飘飘扬扬、忽紧忽慢地下了一夜,染白了全村的茅草房,覆盖了远远近近的群山,那条山路也看不见了。娘在前头,姐姐挎着篮子跟在后头,一步深、一步浅地摸索着在雪地中挣扎。P1-3

序言

我和朱彦夫有着特殊的情缘。我们是战友,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我们共同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又都在战斗中负伤,有战胜伤残的相似经历,尽管我的伤比彦夫轻。彦夫是沂蒙山的儿子,而战争年代我曾多次在沂蒙老区养伤,是那里的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所以我们又是“老乡”。我对沂蒙这片土地,对沂蒙的父老乡亲,始终怀有深深的眷恋。我在济南军区工作时,听到彦夫很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事迹,1987年7月曾专程到沂源县看望他。那时他已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下来,正以坚强的毅力创作他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这部小说1996年7月首次出版。不久,彦夫突发脑血栓,本已残缺的肢体进一步瘫痪。我知道后很担心他是不是还能挺得住,没想到两年后他又把这本传记文学《男儿无悔》奉献给读者。我为此欣慰,更深为感动。彦夫最近来信说,要我为他的这本书作序,我欣然答应。

朱彦夫是个普通战士,普通党员,普通农民,但又有着不平凡的传奇式的人生经历。他14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过济南、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在战争的洗礼中懂得了人生的战斗和战斗的人生,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在一次与美国王牌军的殊死搏斗中,他和他的战友们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三天三夜颗粒未进,饿了吞棉絮,渴了吃把雪,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疯狂反扑,始终像钉子一样坚守着阵地。最后他们那个高地上的战友全部壮烈牺牲,只剩下彦夫一个人。他遍体是烧伤和弹伤,左眼球被打掉,肠子露出腹外,双腿和双手都冻坏了。获救以后,他整整昏迷了93天,仅大大小小的救治手术就进行了47次,四肢全部被截掉。他这样从死神那里挣脱出来,重新燃起生命之火,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像彦夫这样严重伤残的人民功臣,本来可以在荣誉军人疗养院中安度一生,但他身残志坚,要求回乡务农,选择了一条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他当了25年的村支书,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为了把革命先烈为国家为民族前仆后继、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凛然正气和英雄壮举写出来,为了把一个特殊军人自强不息、挑战生命极限的人生历程写出来,他晚年又拿起了笔,开始了写作这一特殊形式的战斗。

我们这些从战争中走过来的人,曾目睹和亲历战争的惨烈与牺牲的悲壮。有多少可亲可爱、朝夕相处的战友,英勇地倒在沙场,消逝于战火硝烟。

青春是美丽的,而她在生命旅程中又是那么短暂。生命是美丽的,而每个人只能拥有一次。战场上如何面对可能骤然到来的生与死的选择,是人生的严峻考验。朱彦夫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然而,在他身上展现的不仅仅是这些。他向人生的种种磨难,包括困苦、挫折、病痛、彷徨、绝望甚至是死亡宣战,向生命极限发出一次次冲击,不仅创造了生命的辉煌,而且获得了超越生命意义的新生,实现了生命的再造,表现了一个在党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特有的生命张力。正如朱彦夫所说,他把生命的能量定格在最壮美的极限深处了。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的光辉形象,鼓舞了无数的革命者义无反顾地走向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道理。在朱彦夫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彦夫铮铮铁骨、无怨无悔、笑傲人生的英雄本色,他用生命写成的《男儿无悔》,真实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的形象。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人生的感悟,更好地把握生命的真谛。

朱彦夫告诉我,由于他现在身体甚差,这本书可能是他的最后创作了。但他表示,作为一名战士,只要一息尚存,就不能泯灭自己始终追求更大胜利的渴望。他认为人生本就不该有什么极限。所有的极限全部跨越之后,也许就会有一片更加崭新的天地。这是极富哲理的人生箴言。我觉得,不管彦夫今后还能不能创作,他高扬着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对党、对祖国的无比忠诚和热爱,他永远战斗着的人生姿态,他的巨大的人格力量,都将使他的生命更加充实和璀璨。在这里,我祝贺《男儿无悔》再次出版,也祝愿彦夫的生命之火烧得更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男儿无悔(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彦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08944
开本 16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2014028126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