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以下长篇小说:
刘庆邦的《女工绘》讲述女工在矿山中的生活故事,构成了后知青时代女工群像“大观园”。
李凤群的《大望》,讲述四位老人突坠魔幻现实世界。当老无所依遭遇荒岛求生,如何逃出人性暗角与生存陷阱?
赵彦的《伪人》讲述研究员炮制一位不存在的作家,并围绕他进行研究以获取课题经费的故事。
图书 | 花城(长篇专号春夏卷2020总第1期)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以下长篇小说: 刘庆邦的《女工绘》讲述女工在矿山中的生活故事,构成了后知青时代女工群像“大观园”。 李凤群的《大望》,讲述四位老人突坠魔幻现实世界。当老无所依遭遇荒岛求生,如何逃出人性暗角与生存陷阱? 赵彦的《伪人》讲述研究员炮制一位不存在的作家,并围绕他进行研究以获取课题经费的故事。 目录 女工绘/刘庆邦 创作谈:我写她们,因为爱她们/刘庆邦 大望/李凤群 创作谈:一念又一念/李凤群 伪人/赵彦 评论:虚构一个不存在的作家——《伪人》、梦和现实/木叶 创作谈:现实与虚构之双生花/赵彦 导语 为刊发更多优秀原创长篇作品,《花城》杂志从2020年起推出长篇小说专号增刊,每期刊登三部佳作,扩展优秀作品的发表平台,展现华语小说的新面貌。首期《花城》长篇小说专号(2020年春夏卷)刊登了三部风格迥异的小说:作家刘庆邦的六七十年代故事《女工绘》,绘制女工群体的命运图谱,展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作家李凤群的都市故事《大望》中,四位老人突坠魔幻现实世界,老无所依遭遇荒岛求生,他们奋力挣扎,逃出人性暗角与生存陷阱;作家赵彦的先锋小说《伪人》,分析创作者如何塑造人物,正如人类如何塑造自身。 精彩页 地下生煤,地上长庄稼。矿工在地底挖煤,农民在地表种庄稼。矿区建在山里,与山村互有交叉。煤矿是后建,地盘总是小。农村来历久远,范围总是大。煤矿左突右冲,似乎老也超不出广大农村的包围。矿工用矿灯指出一线光亮,走在井下纵横交错的巷道里,以为自己已经走得很远了,出得井口稍一眺望,不远处就是农村的庄稼地。地下的煤都是黑的,黑得一成不变。而庄稼刚出苗时都是绿的,一成熟就变成了黄色,黄得遍地流金,浩浩荡荡。 小满过罢,离芒种和端午节就不远了。小满见三新,指的是新大麦、新蒜和新茧。新大麦是看到了,新蒜也吃到了,只是作为第三新的茧子很难看到。茧由蚕结,现在的人们都不养蚕了,哪里会看得到白银蛋蛋一样的新茧呢!如果说大麦是麦科中老大的话,小麦当是老二。“老大”熟过“老二”熟,大麦一熟,不过三五天,小麦紧接着就熟了。因大麦产量低,脱粒难,磨出的面也有些发黏,不好吃,农人种大麦总是种得很少。小麦与大麦正相反,大麦的缺点到小麦那里都成了优点,小麦产量高,脱粒易,磨出的面粉又细又白。用小麦面蒸出的馒头一捏一弹,吃起来满口麦香。擀成的面条筋筋道道,扯都扯不断。看来世上的东西不见得大了就好,小了就不好。 成熟的麦香,随着五月的熏风连天波涌,一涌一涌就涌到矿区去了,涌得一浪高过一浪。矿区的人大都从农村而来,不久前才脱下农装,换上工装;放下锄头,拿起镐头,他们与农村有着扯不断的联系,对成熟时节的麦香有着天然的敏感。他们不必特意去想,也不必特意去闻,只要呼吸的通道还开通着,麦香前呼后拥,忽地就扑进他们肺腑里去了。但他们还是情不自禁地吃了一惊:哎呀,麦子熟了!是哩是哩,布谷鸟在叫,紫燕在空中掠来掠去,云彩也仿佛被麦子映成了金色,成了祥云。五月的麦香是一种燥香,香气里有一种热腾腾的气息。五月的麦香是带有锋芒的,一如万千麦穗上炸开的麦芒,会给人们的肺腑构成一种刺激。生活在矿区的人们家家烧煤,煤炭燃烧时会散发出浓浓的硫黄味儿,在他们闻来,硫黄味儿也是香的,让他们认为是煤香。相比之下,煤香与麦香差远了,麦香更原始,更浑厚,也更有力量,麦香一来,就把煤的香覆盖住了。受到麦香熏染和刺激的矿区的人们,有些坐不住了,他们转来转去,似乎在找收割用的镰刀,和下田戴的草帽。 华妈妈在为过端午节做准备。五月里来五端阳,做甜酒,包粽子;缝香包,抹雄黄;艾枝插在门头上,出门就见杏儿黄。趁附近的农村开始割麦,华妈妈去地里捡了一些人家没收净的麦穗,,回家用擀面杖在地板上捶出麦粒,下到住在沟底的农家,借用农家院子里的石头碓窑子,舂去麦粒上的麸皮,就成了麦仁。有了新麦胖胖的麦仁,到端阳前夕,就可做甜酒了。在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民谣提示下,华妈妈在每年的端阳节都要做一瓦盆甜酒。她做甜酒做得得心应手,每年的端阳节都会给全家人带来口福,并给下一年的端阳节带来盼头。缝香包,是用五彩布包着草的草末,缝成多种形状,给孩子佩戴,把小臭孩儿变成小香孩儿。抹雄黄呢,是抹在孩子的口鼻处和耳朵眼边,以防夏日里有毒虫侵袭。华妈妈的三个孩子都大了,他们不愿意再戴香包,也拒绝再抹雄黄,这两样可以免去。至于在门头上插艾枝,那是必须的,青艾特殊的气息,代表的是节日的气氛,门头上一插上艾枝艾叶,就表明端阳节到了。湿艾晾干后,至盛夏蚊子猖獗时,可以把艾在室内点燃,驱赶蚊子。目前的问题是,今年的端阳节还要不要包粽子及包粽子所需的大米是有的,小蜜枣是有的,只是缺苇叶。包粽子不能用别的任何叶子代替,只能用苇叶,只有用苇叶包粽子,粽子才有那么一股子清香气,才能吃出端阳节的味道。世上被称为绝配的事物不是很多,苇叶和粽子堪称绝配。苇子是喜水喜湿的植物,只有在水里和湿地里才能生长。而华妈妈所在的矿区处在浅山地带,虽到处都是沟壑,却缺河少湖,缺水少湿,不利于苇子的生长。每年临近端阳节,苇叶在县城有卖,买苇叶只能到县城去买。华妈妈住的地方离县城远一些,走小路十多里,走大路二十多里。小路曲曲弯弯,穿山越沟,都跟羊肠子一样,不好走。大路是煤炭外运的通道,朝天而开,要宽敞一些。宽敞的大路也不是很好走,上坡下坡不说,路上老是有拉煤的卡车呼啸而过,吓得贴边走路的人们仄着一边的膀子,紧张得很,一路都不敢放松。去一趟县城的人,难免会占一些便宜,那就是满头满脸的煤尘。 P5-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花城(长篇专号春夏卷2020总第1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程士庆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城杂志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71000789004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60 |
宽 | 184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