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律人类学论丛(第7卷)
内容
内容推荐
法律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法律问题进行解释和研究的学科,它处于法律学与人类学的交汇点,是一门交叉性的分支学科。作为19世纪中后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法人类学是传统法学和传统人类学的扩张与“互渗”,要求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与尊重,对法律进行动态性的研究,认同法律多元,认同非国家法律,要求运用国家法律与非国家法律寻求纠纷解决以维护社会秩序。
本书是《法律人类学论丛》第7卷,分别从理论与研究方法、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民族经济法治研究等视角进行探讨,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立足于跨文化的比较,深入田野,不断探索法律人类学研究的“中国经验”。
作者简介
吴大华,男,1963年生,侗族,湖南新晃人,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经济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2),全国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02),教育部第四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2),“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4),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4),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十大杰出法学博士后”(2017),贵州省核心专家(2013)。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法学》《民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40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13部,合著70余部,主编参编教材1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委托和后期资助课题6项,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
目录
法律人类学新书推荐
我国法律人类学发展的夯基力作
第一编 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探讨
中国民族法学70年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华民族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刑法》第249条中“民族”的规范分析
新时代我国民族法学研究:挑战、问题与对策
第二编 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研究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法保护
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调查报告
我国少数民族犯罪研究变迁及展望
第三编 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
“三庙”的文化流变及其社会功能
民族习惯法在乡村善治中的地位和功能
人类学和法学不同视角下的“习惯法”
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的民间解决及其社会根源
小黄村侗族结婚习惯法研究
第四编 民族经济法治研究
民族法制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关联与逻辑进路
民族学视角下的乡镇集市“牙人”考察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低保识别矛盾纠纷问题研究
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第五编 其他研究
传统王朝民族治理的策略与体制
法律感、地方性知识与法律移植
刑事审判过程的困境与实践
第六编 域外法律人类学研究
当代世界中的法国法律人类学
劳拉·纳德法律人类学研究的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律人类学论丛(第7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吴大华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6018687
开本 16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3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2021-06-01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610
CIP核字 2021022579
中图分类号 D90-059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7: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