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灯笼(8下)/课文作家作品系列
内容
内容推荐
《灯笼》入选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作者吴伯箫是我国著名散文家。吴伯箫早年的散文风格典雅,情感丰沛。抗战爆发后,他的文学创作更贴近军民生活,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地通讯,充满自信豪情。建国后他也有不少彰显革命情怀的佳作。他的经典篇目《羽书》《我还没见过长城》《夜摸常胜军》《记一辆纺车》《窑洞风景》等,都已收入本书。
本书选篇适合八年级学生阅读,是市面上少有的注释本。难字注音,图文并茂。书后“作家和你面对面”栏目,选录作家本人的创作经验,启发学生写作。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一1982),原名吴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35年回山东任教,后与老舍、王统照、洪深、臧克家、王亚平等创办《避暑录话》。吴伯箫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就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羽书》的出版,是吴伯箫散文特色形成的标志。吴伯箫的散文有对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作风的宣传,也有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歌颂,总体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代表作品有《羽书》《难老泉》《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我还没有见过长城》等。
目录
灯笼
话故都

山屋

天冬草
夜谈
啼晓鸡

边庄
荠菜花
羽书
我还没见过长城
夜发灵宝站
神头岭
夜摸常胜军
郭老虎
微雨宿渑池
向海洋
化装
记一辆纺车
菜园小记
延安
歌声
窑洞风景
天下第一山
难老泉
“早”
作家和你面对面
编后
导语
本书是当代作家吴伯箫的散文选集,精心选择了吴伯箫的经典散文作品,兼收作家前期和后期风格不同的散文作品,使学生了解作家散文创作的全貌,形成对比阅读。本书属于丛书的八年级下册,加入部分必要的注释和注音,搭配细腻写实的插图,书后设计“作家和你面对面”栏目,收入作家介绍自己创作经验的文章,非常适合八年级学生阅读。该书不仅给学生提供优质阅读材料,还让学生亲近作家,了解作家,学习读写方法。
后记
本书是配合义务教育教
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选编的
,目的是增加学生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
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
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
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一些
作家的作品作为课文,这些
课文受到学生的喜爱。“课
文作家作品系列”让学生学
完课文后,延伸阅读该作家
的其他文章,是拓展阅读面
、扩大阅读量的重要方式。
编者根据中小学低、中、高
年级不同学段的阅读能力和
阅读要求,精心选择文章,
按照难易程度排列。低年级
全文注音,中高年级难字注
音,方便学生自主阅读。
每本书后还编排了“作家
和你面对面”的内容,让学
生了解作家的经历和创作,
学习读写的方法,也为教学
提供背景资料。
走近作家,爱上阅读!
编者
2021年7月
精彩页
灯笼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kan)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 《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wo)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己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自然,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装饰吧。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qiao),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但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piao)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灯笼(8下)/课文作家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伯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7361456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21-10-01
首版时间 2021-10-01
印刷时间 202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初中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80
CIP核字 2021216743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1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8: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