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资料(甲种)/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内容
编辑推荐

女性文学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进入九十年代?在前进,抑或在后退?在发展,抑或在停滞?是困惑的,还是情醒的?是轻松的,还是沉重的?

本书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套书中的一本,收录了关于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的最优秀的研究成果,集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于一体,可作为高等院校图书馆值得珍藏的大型书籍,也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文科教师、在校学生、社科院、作家协会、现当代文学学会等不可或缺的最有价值最有权威的参考资料。

内容推荐

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至今已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在这三十年里,中国当代文学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支撑起了中国文学新的天空,中国文学迅速融入了世界文学的潮流并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

“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汇编了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流派、文体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资料,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旨在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成就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现有水平,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的依据。本书为该套书中的一本,收录了数十篇关于女性文学研究的最新评论,同时以附录方式展现相关研究成果的整体索引。

目录

女人:在神秘巨大的性爱力面前

——王安忆“三恋”的女性分析………………………王 绯

两性世界的对立与合作

——谈女性文学的社会接受与批评……………………于 青

由美丽的忧伤到解脱和粗放

——新时期女性诗歌嬗变形态内窥……………………程光炜

女性自我的复归与生长

——新时期女性散文创作的流变………………………李 虹

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乐黛云

反抗与逃避:女性意识及其对女性的意识…………………陈晓明

从女性的发现到女性的认识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起步…………………………金燕玉

当代女性主义诗歌……………………………………………崔卫平

黑夜的意识……………………………………………………翟永明

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陈晓明

超越女性

——残雪的小说…………………………………………荒 林

超越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陈 染

蒋子丹:游戏与诡计

——一种现代新女性主义小说诞生的证明……………王 绯

女性文学话语实践的期待与限度……………………………孟繁华

“女权主义”的悲哀

——与陈染商榷“超性别意识”………………………丁 帆

从宣泄自我到自我的隐匿(节选) …………………………刘慧英

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戴锦华

奇遇与突围

——九十年代女性写作…………………………………戴锦华

逃离意识与我的创作…………………………………………徐小斌

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文学

——“回顾与重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二届学术研讨

会综述……………………………………………………荒 林

问题意识、批评立场和九十年代女性写作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评述………荒 林

拒绝萨福的诱惑………………………………………………虹 影

双调夜行船

——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徐 坤

我是女性,但不主义(节选) ………………………………崔卫平

文学中的妓女形象……………………………………………陈思和

畅饮“天河之水”

——迟子建访谈录(节选) …………………迟子建 文 能

女性写作与历史场景

——从九十年代文学思潮冲“躯体写作”谈起………董之林

我看苏青………………………………………………………王安忆

女性身份与女性视角………………………………张抗抗 李小江

二十世纪中国妇女文学史著述论……………………………陈 飞

当代中国(大陆)三代女学人评说.…………………………陈骏涛

自述……………………………………………………………林 白

虚构的记忆…………………………………………林 白 叶立文

女性与革命:革命政权的性别秩序(节选) ………………贺桂梅

走进历史隧洞的女性写作

——谈女性新历史小说…………………………………刘思谦

谁是翟永明?(节选)…………………………………………唐晓渡

附录: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资料索引

………………………………………毕文君 王士强 杨 林

试读章节

如果说王安忆“雯雯的世界”使人看到的是一种纯净文雅的少女的眼光,《小鲍庄》使人看到的是一种成熟的人老练地穿透人生的眼光,那么“三恋”使人看到的却是受戒后深谙世情的妇女的眼光。王安忆笔下的男人和女人正是在这样的眼光观照下,被神秘巨大的性爱力推人新的生命情境,在《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经受爱的炼狱。

在女性的感觉世界里,“三恋”的炼狱并不单纯以伦理的仲裁为归结,而是深入到人物心理最隐秘的角落,摆开情欲所酿制的生命难局与永恒困境,揭示出性爱在人类经验里所具有的神秘深度,赋予了作品性爱力之于女界人生的认识价值。正是由于每一次炼狱对于女人的特别意义,使我更愿意把它们当做女子写给女子看的、研究女性生命本体及命运的小说。

女人经过热烈情欲的骚动与洗涤,在母性的皈依中圣化自己,达到从未有过的生命和谐,是《小城之恋》最有深味的一笔。小说中那个近于憨愚的女孩子,在性爱力的驱策下不可遏制的原始生命的冲动,以及伴此而生的内在焦虑与罪恶感,表明了女人在性爱中穿越非人格意识层面、人格:意识层面、超人格意识层面,从生物的人到社会、文化的人的深刻矛盾与痛苦。当她与他在剧团练功房同出入、两小无猜的时候,她保持着女孩子憨稚的脾性,占据着人世间最坦荡平和的心境。但是一旦男女以各自发育成熟的存在激起了异性意识,便一下子被性爱力推到阴阳的对立两极,产生一种不同寻常的相互吸引、诱惑的动力。于是,她和他的练功失去了以往明澈的心情,具有了加强异性特质的表演意味,极力在对方面前自我表现,以身姿的扭曲、肉体的疼痛、彼此的佯装仇视和谩骂,宣泄性饥渴燃起的焦灼苦闷之火。“他们并不懂什么叫爱情,只知道互相无法克制的需要。”她堕人情欲的深渊,被毫无节制的偷欢和随之而来的罪恶感淹没了。每天,她拖着幸福的疲乏,像幽灵似的在黑暗中摸回自己的宿舍,“又必得将这幸福牢牢地圈在心里,不可泄漏一点一滴”。就像在神话的伊甸园里偷吃了禁果而有了羞耻感的夏娃,“什么都不懂”的她由于文化习俗的熏染,不用教养就知道“什么是不应该的”,知道自己的纵欲偷欢“全是罪孽”,为自己“小小的年纪就不洁净了”而忏悔。但是她又难以抵御“自然的大能”(亚里士多德语)的驱迫,感到“这罪孽是那样的有趣,那样的吸引人,不可抗拒”。她在贪欲和罪恶感的忏悔中苦苦地来回挣扎,甚至想以死来逃避无法摈弃的肮脏欢情,摆脱性爱力的巨大诱惑。显然,王安忆在她与他的偷欢中赋予了一种人类嗜欲的原始生命力的象征,并通过人在这种盲目的原始推动力下的恐惧与内心挣扎,揭示出根深于人类生物本能中的性爱力,在社会与文化的交错关系里生存,并身不由己地为社会所修正为文化所训练的事实。谁能脱离社会、文化孤零零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呢?谁也不能。她同样。因而,尽管她那么平凡那么卑微那么年轻,也必得像每一个为性爱力所驱动的人一样,负载着在社会修正和文化训练中,将生命主体的原始冲动从非人格性上达人格性,再进入超人格性的自我剥离的痛苦。王安忆的聪明恰恰表现在她能凭着女性的直觉,洞穿这种剥离对于男人和女人的不同意义。

         P001-P002

序言

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至今已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在这三十年里,中国当代文学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支撑起了中国文学新的天空,中国文学迅速融入了世界文学的潮流并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而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繁荣也带来了新时期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的繁荣,可以说,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追踪研究一直是中国当代学术界和评论界最具生机活力的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然而,与文学界和研究界的这种“繁荣”局面相比,新时期文学的资料工作则显得有些滞后: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一套权威性的能完整反映新时期文学发展全貌的文学大系,也没有能够全面反映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历程和整体成就的系统资料汇编。这无疑为我们在新世纪全面展示、回顾、总结新时期的文学成就,反思新时期文学的经验教训,深化对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

有鉴于此,我们特意邀请孔范今、雷达、吴义勤、施战军四位在新时期文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知名学者和评论家来主编这套《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能为广大新时期文学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权威研究资料,同时也能为他们提供在资料查找和检索方面的便利,从而为推进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走向深入和突破做出贡献。我们力求做到:一,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成就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现有水平;二,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的依据;三,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

本套丛书分为甲、乙两种:甲种是关于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流派、文体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资料汇编,乙种是中国新时期代表性作家的个人研究资料汇编。每卷除精选各个领域最优秀的研究成果外,还将以附录方式展现相关研究成果的整体索引。本套书采取开放的体例,并将长期出版下去,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重要的学术工程。我们的目标是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并重,力争能使广大读者既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又能以最快捷的方式读到中国新时期文学最优秀的研究文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资料(甲种)/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清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924226
开本 16开
页数 3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8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31
16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