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渔夫与宝镜公主/中国童话美绘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想给孩子们的,是一次华美的阅读享受。用饱满和浓烈的文字,引领他们走进民族的历史,走进人类在童真稚拙的年代里想像出来的天地,同时也领略中国的汉文字之美。

“中国童话美绘书系”收录了黄蓓佳重述的《花儿与少年》、《牛郎织女》、《泸沽湖的儿女》、《橘子里的仙女》、《欢喜河娃》、《小渔夫与宝镜公主》、《碧玉蝈蝈》、《美丽的壮锦》、《亲亲的蛇郎》等故事。

本书为其中一册《小渔夫与宝镜公主》。

内容推荐

《小渔夫与宝镜公主》是中国童话美绘书系之一,由黄蓓佳编著。

《小渔夫与宝镜公主》简介:

小渔夫先后救助了大鲤鱼、雕和狐狸,赢得了它们的友谊。在路经一个国家时,小渔夫得知该国的公主用一面能照到世间任何地方的宝镜,杀死了许多求婚者。为了不让惨剧继续发生,小渔夫决定通过动物朋友们的帮助,降服公主。最后,在狐狸的帮助下,小渔夫获得胜利。婚宴上,小渔夫拒绝迎娶公主,并批评了公主滥杀无辜的行为,独自回到贫寒的家中。公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换上平民的衣服,徒步来投奔小渔夫。小渔夫原谅了她,与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目录

把最美好的童话给最美丽的童年(序)

小渔夫与宝镜公主 黄蓓佳

以经典之笔,传递经典魅力——我对中国童话的重述构想(后记) 黄蓓佳

黄蓓佳重点作品目录(附件一)

黄蓓佳儿童文学作品主要获奖记录(附件二)

试读章节

初春,桃花盛开的时节,江水涨潮了,是春天的桃花汛。每年的这个时候,随江水会游过来一群一群进入长江产卵的膘肥体壮的鱼,是江边渔民们下网捕捞的丰收期。这家的父亲和儿子也早早备好了网,修好了船,准备趁这个汛季好好地干一场。

这天早上,天才蒙蒙亮的时候,父子两个已经到了江边,解缆下船。父亲扳舵,儿子摇橹,小舢板吱吱呀呀地滑进黎明前宽阔的江面。一夜大雾弥漫,此时雾气已经开始一点一点地飘散,天空东边现出淡淡的鱼肚色光亮。随着小船儿逆风向前,清晨的寒气沁到他们的鼻腔里,丝丝痒痒发凉。父亲看船行到差不多的江面,就对儿子说:“动手吧,早点出上一身汗,免得受寒。”

网撒下去了,父亲点上一锅烟抽着,一边观察江面动静,一边指挥儿子慢慢收网。

渔网似乎格外沉重,比以前任何一次出水的时候都要沉重。小渔夫使出全身力气拉,不但拉不上,连小船也被带得回了头,在江面上团团打转。父亲两眼盯住绷紧的网绳,先以为是运气不好网到了江里的大石头,不由得连连叹气。后来不知怎么水花一翻,江面上冒出来比船板还长的黑黑的一个物件,油光水滑,莹莹发亮,原来是一条大鲤鱼的背。

父亲欣喜若狂,一下子扔掉烟锅,跳了起来:“快!快!拉住别放手啊,儿子,该是轮到我们发财的时候了!”

两个人趴在船帮上,齐心合力地往上拉网。可是这条鱼实在太大了,在渔网里上下逃窜,折腾得水花翻滚,小船已经被它拖得摇摇晃晃,几欲倾覆,渔网就是拉不上来。不大的工夫,两个人被水花打得浑身湿透,狼狈不堪。

小渔夫心有不忍地说:“爸爸啊,实在不行就放了它吧,你看它被我们网住了这么不情愿。”

父亲正在兴头上,大声地啐他一口:“说什么泄气话?网住一条大鱼容易吗?去,下船游上岸,拿一把斧头来,我先把它的脑袋砸昏,看它怎么折腾!我还真是不信了,两个人斗不过一条鱼?”

小渔夫只好跳下水,一个猛子扎到了岸边,湿淋淋地爬上江滩,回家拿斧头。也不知道斧头放的地方难找呢,还是小渔夫故意没有认真地找,反正他转了一圈之后,又湿淋淋地空手回到船上,挖挲着两手对父亲说:“没找着,不知道你把它放到哪儿去了。”

父亲一下子就发了脾气,翘着胡子骂小渔夫:“你这个蠢货,连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过来抓着渔网,我回家找去。抓紧了,别撒手啊,跑掉大鱼,看我要你的小命!”

父亲千叮万嘱地,把拉网的绳子交给了小渔夫,自己下水回家拿斧子去了。

小渔夫一个人守在船上,扯住渔网不敢松手。这时候,江面上忽然翻出来一个巨大的水泡,水泡表面被初升的太阳映出无数道美丽彩虹,晃得小渔夫眼睛都不能睁开。而后,“噗”的一声响,水泡破裂了,被网住的大鲤鱼把圆溜溜的脑袋伸出水面来,嘴巴一张一合地说话了。大鲤鱼说:“孩子啊,你刚才为我求了情,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心肠的小伙子,趁你爸爸不在,不如你放了我吧,我家里有儿有女,它们都眼睁睁盼着我回家呢。”

小渔夫听它这么说,心里有些酸酸地难过。他是个从小没娘的孩子,知道儿女离了娘的滋味。

大鲤鱼的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像两道小小的瀑布往下淌:“你要是不放我回家,我那些可怜的孩子就要被别的鱼儿吃到肚里了。求你做做好事,我和我的儿女都会感谢你。以后你什么时候有了难,只要我能够帮上忙的,喊我一声,我一定会过来帮助你。”P7-13

序言

黄蓓佳还是那么年轻,我却认识黄蓓佳很久了。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曾经一起在江苏省政协的青年界别组。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她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但出于对作家的崇敬,只能敬而远之,远远地眺望。

本世纪初,我们一起当选为江苏省民进的副主委。这个时候,才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儿童文学作家,是《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等深受孩子喜欢的作品的作者。也知道,她囊括了包含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图书奖在内的几乎所有儿童文学奖项。但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虽然距离近了,却只能悄悄地打量。

真正地走近黄蓓佳,是读了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寄来的由黄蓓佳撰文、一批优秀画家插图的“中国童话美绘书系”,并由此读了她的一些成人小说。

在中国作家中,黄蓓佳是难得的“双栖”明星。有评论家说,她一直联系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孩子的世界,一个是成人的世界;一个是童话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并巧妙地借助两个世界间的视点转换与音质张力,来追问人性的问题和伦理的问题。正因为始终有着童年世界的情结,她对历史变迁和世道人心的表现就充满了生命的痛感,对生命与美的消逝、对成长的困境,充满了伤感。

黄蓓佳自己则说:“儿童文学的魅力在于其纯美。每写完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心里就像被洗过了一样,那么干净,那么透明,跟写成人小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享受。成人文学中,我会淋漓尽致地表达我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我生活当中不能去够到的东西,或者想了不敢去做的,我可以用文学来完成。”

其实,我更愿意把黄蓓佳看成是儿童文学作家,就像我更愿意把泰戈尔看成儿童诗人一样。即使黄蓓佳的成人小说,其实也有着儿童精神,所以她的成人小说即使写至人性幽微处,也并不绝望,总能闪耀着人性至美之光辉。恰如老子云:复归于婴儿。她正是以儿童的独特视角来观照成人的世界,如此既烛照出荒诞,却又不至虚无。

当听说黄蓓佳要重述中国童话的时候,我很开心。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多年前,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他努力搜寻了意大利各地区的民间故事两百篇,通过重新书写使那些优秀故事得以保存。我认为,这不仅是一项文学的工作,更是一件文化寻根与固根的事业。无疑,黄蓓佳想做中国的卡尔维诺,她肩扛的是一份守望民族精神家园的沉甸甸的责任。

走近才会尊敬。当我读完经过黄蓓佳重述的《花儿与少年》、《牛郎织女》、《泸沽湖的儿女》、《橘子里的仙女》、《欢喜河娃》、《小渔夫与宝镜公主》、《碧玉蝈蝈》、《美丽的壮锦》等故事时,我从这些文字触摸到她的心,再一次感受到她的那份责任与情怀的炽热,对她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这些故事中的大部分,我们孩提时就听过、读过,但现在已经离我们的孩子渐行渐远了。正如她自己曾追问的那样:“那些童年时代铭刻在心的.纯真的、美好的、忧伤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在各民族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属于文学精华的东西,真的就要这么消失了吗?我没有丝毫救世主的意识,只是为此惋惜……我希望用我的笔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美好的一个部分,值得让他们记住的一些东西。起码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过去的历史中存在过这些动人的神话。”

经过黄蓓佳重述以后的这些民间故事,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和故事原型的风格,同时增加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语言的流畅优美也让故事更具有文学性与可读性。我相信,这样的改写,是可以实现黄蓓佳最初预期的,即“给孩子们一次华美的阅读享受,用饱和浓烈的文字,引领他们走进民族的历史,走进人类在童真稚拙的年代里想象出来的天地,同时也领略到中国的汉文字之美”。

而这套“中国童话美绘书系”不仅是对中国童话的一次简单的配图,在一定意义上是再次的创造。一方面,黄蓓佳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丰富了原作,另一方面。这是在忠于原作的文字基础上,用绘画的语言进行了再度阐发。

美绘本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但已经具备了图画书的基本元素与功能。我曾经说过,在儿童的眼里,图画就是一种语言,而世界就是一幅图画。儿童正是通过这一张张图画慢慢认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的,也就是说,儿童是把世界作为图画来认知的。儿童就是这个图画世界的国王。

儿童也是通过图画进入图书世界的。图画帮助儿童建立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帮助他们建立了与文字的联系,建立了与另外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的联系。儿童由读图进而读书,由绘画进而写作,一切是如此自然天成。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对于孩子们来说,童话无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所以,我要代表孩子们感谢黄蓓佳和为这套美绘本配图的画家们,感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做了这样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而我希望,有更多孩子通过黄蓓佳的这套美绘本,去感知到一个古老、久远而美好的世界,感知到一个充满神奇事物、一个真善美最终战胜假恶丑的世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颗善良的种子。这些种子,日后只要有阳光雨露,迟早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更希望,父母们能够抱起年幼的孩子,共同阅读、品味这些泛着时光色泽的温馨故事。记得松居直先生讲过,儿童为什么不喜欢听电视里的人讲故事?因为电视里的人不会像妈妈一样把孩子搂在怀里。把孩子抱在怀里、把书本捧在手中,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与书、与父母,有着最温暖的感应,这是爱在流动的甜蜜时刻,将是让所有孩子一生都无法忘却的永恒。

相信童话的人,才会相信幸福,才能最终创造并拥有幸福。所以。能写出如此童话的黄蓓佳肯定是幸福的,而能读到这些童话的人们,也同样幸福。

2012年2月28日

后记

黄蓓佳还是那么年轻,我却认识黄蓓佳很久了。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曾经一起在江苏省政协的青年界别组。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她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但出于对作家的崇敬,只能敬而远之,远远地眺望。

本世纪初,我们一起当选为江苏省民进的副主委。这个时候,才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儿童文学作家,是《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等深受孩子喜欢的作品的作者。也知道,她囊括了包含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图书奖在内的几乎所有儿童文学奖项。但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虽然距离近了,却只能悄悄地打量。

真正地走近黄蓓佳,是读了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寄来的由黄蓓佳撰文、一批优秀画家插图的“中国童话美绘书系”,并由此读了她的一些成人小说。

在中国作家中,黄蓓佳是难得的“双栖”明星。有评论家说,她一直联系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孩子的世界,一个是成人的世界;一个是童话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并巧妙地借助两个世界间的视点转换与音质张力,来追问人性的问题和伦理的问题。正因为始终有着童年世界的情结,她对历史变迁和世道人心的表现就充满了生命的痛感,对生命与美的消逝、对成长的困境,充满了伤感。

黄蓓佳自己则说:“儿童文学的魅力在于其纯美。每写完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心里就像被洗过了一样,那么干净,那么透明,跟写成人小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享受。成人文学中,我会淋漓尽致地表达我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我生活当中不能去够到的东西,或者想了不敢去做的,我可以用文学来完成。”

其实,我更愿意把黄蓓佳看成是儿童文学作家,就像我更愿意把泰戈尔看成儿童诗人一样。即使黄蓓佳的成人小说,其实也有着儿童精神,所以她的成人小说即使写至人性幽微处,也并不绝望,总能闪耀着人性至美之光辉。恰如老子云:复归于婴儿。她正是以儿童的独特视角来观照成人的世界,如此既烛照出荒诞,却又不至虚无。

当听说黄蓓佳要重述中国童话的时候,我很开心。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多年前,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他努力搜寻了意大利各地区的民间故事两百篇,通过重新书写使那些优秀故事得以保存。我认为,这不仅是一项文学的工作,更是一件文化寻根与固根的事业。无疑,黄蓓佳想做中国的卡尔维诺,她肩扛的是一份守望民族精神家园的沉甸甸的责任。

走近才会尊敬。当我读完经过黄蓓佳重述的《花儿与少年》、《牛郎织女》、《泸沽湖的儿女》、《橘子里的仙女》、《欢喜河娃》、《小渔夫与宝镜公主》、《碧玉蝈蝈》、《美丽的壮锦》等故事时,我从这些文字触摸到她的心,再一次感受到她的那份责任与情怀的炽热,对她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这些故事中的大部分,我们孩提时就听过、读过,但现在已经离我们的孩子渐行渐远了。正如她自己曾追问的那样:“那些童年时代铭刻在心的.纯真的、美好的、忧伤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在各民族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属于文学精华的东西,真的就要这么消失了吗?我没有丝毫救世主的意识,只是为此惋惜……我希望用我的笔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美好的一个部分,值得让他们记住的一些东西。起码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过去的历史中存在过这些动人的神话。”

经过黄蓓佳重述以后的这些民间故事,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和故事原型的风格,同时增加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语言的流畅优美也让故事更具有文学性与可读性。我相信,这样的改写,是可以实现黄蓓佳最初预期的,即“给孩子们一次华美的阅读享受,用饱和浓烈的文字,引领他们走进民族的历史,走进人类在童真稚拙的年代里想象出来的天地,同时也领略到中国的汉文字之美”。

而这套“中国童话美绘书系”不仅是对中国童话的一次简单的配图,在一定意义上是再次的创造。一方面,黄蓓佳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丰富了原作,另一方面。这是在忠于原作的文字基础上,用绘画的语言进行了再度阐发。

美绘本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但已经具备了图画书的基本元素与功能。我曾经说过,在儿童的眼里,图画就是一种语言,而世界就是一幅图画。儿童正是通过这一张张图画慢慢认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的,也就是说,儿童是把世界作为图画来认知的。儿童就是这个图画世界的国王。

儿童也是通过图画进入图书世界的。图画帮助儿童建立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帮助他们建立了与文字的联系,建立了与另外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的联系。儿童由读图进而读书,由绘画进而写作,一切是如此自然天成。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对于孩子们来说,童话无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所以,我要代表孩子们感谢黄蓓佳和为这套美绘本配图的画家们,感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做了这样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而我希望,有更多孩子通过黄蓓佳的这套美绘本,去感知到一个古老、久远而美好的世界,感知到一个充满神奇事物、一个真善美最终战胜假恶丑的世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颗善良的种子。这些种子,日后只要有阳光雨露,迟早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更希望,父母们能够抱起年幼的孩子,共同阅读、品味这些泛着时光色泽的温馨故事。记得松居直先生讲过,儿童为什么不喜欢听电视里的人讲故事?因为电视里的人不会像妈妈一样把孩子搂在怀里。把孩子抱在怀里、把书本捧在手中,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与书、与父母,有着最温暖的感应,这是爱在流动的甜蜜时刻,将是让所有孩子一生都无法忘却的永恒。

相信童话的人,才会相信幸福,才能最终创造并拥有幸福。所以。能写出如此童话的黄蓓佳肯定是幸福的,而能读到这些童话的人们,也同样幸福。

2012年2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渔夫与宝镜公主/中国童话美绘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蓓佳
译者
编者
绘者 袁亚欢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62836
开本 16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