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怪诞心理学(揭秘人际交往中的怪异现象)
内容
编辑推荐

形形色色的人和千奇百怪的事,构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耿沫编著的《怪诞心理学(揭秘人际交往中的怪异现象)》共分为怪诞决策心理学、怪诞情绪心理学、怪诞行为心理学、怪诞职场心理学和怪诞爱情心理学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理论的角度阐释主题,另一方面是解读生活中的各类囧人囧事,其中不乏当下流行的社会现象。

内容推荐

一位职业魔术师、一位大众心理学教授、一位超级畅销书作家,理查德·怀斯曼用他独特而科学的方法,挖掘出了人们身上鲜为人知的“秘密”,揭示出了一个又一个让自己都无法相信的“真实”的自我。

你一定无法想象,这些看似寻常、无人问津的事情却能得到科学的证明,而且是“惊人”的证明。

为什么抢来的东西最好吃?为什么字看久了会不认识?为什么世界冠军会被一只苍蝇打败了?为什么人人都有“拖延症”?为什么有人恋童、恋父、恋母、恋物?为什么有人喜欢在网络上炫富?为什么超市常常出现“捏捏族”?为什么“上班恐惧症”如此普遍?为什么人群被集体催眠……

这些事情都是随意而行,非刻意而为,却有着你轻易了解不到的机密。

是的,请不要相信你的眼睛,你的眼睛已经欺骗了你许久许久。

看似平常的言行却是一种怪异的表现,看似正常的交流却映射出诸多怪诞的心理现象。

那么我们言行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常人不知和不解的秘密?人际交往中的种种荒诞而怪异的现象,究竞用什么来解释?这些答案又从何而来呢?

请打开《怪诞心理学(揭秘人际交往中的怪异现象)》!请耐心阅读!请让文字与你的内心碰触!因为不是他人不了解你,而是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

《怪诞心理学(揭秘人际交往中的怪异现象)》由耿沫编著。

目录

01 怪诞决策心理学:深藏心底的“糗神”/7

你应当知道的几种影响决策的意识/8

◇意象/8

◇记忆/12

◇无意识/15

◇场景知觉/18

◇分配性注意/21

◇选择性注意/24

潜意识带给决策的神奇魔力/28

◇良药苦口难下咽/28

◇别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31

◇小心就能驶得万年船吗/34

◇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36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40

◇大家都选择的就是好的吗/43

◇赢得起,输不起,大家都一样/46

◇多人负责等于无人负责/49

◇有竞争才有超越/52

◇抢来的东西怎么那么好吃/55

◇安眠药和维生素/58

◇“经验之谈”真的有用吗/61

◇人人都是“路西法”/64

◇“完美主义”很不完美/67

◇为何周四老出事/70

◇字看久了竟会不认识/73

◇为什么丑事传千里/76

◇谁不想好好表现自己/79

◇为何咬着笔会更快乐/82

02 怪诞情绪心理学:恶魔与天使的对决/85

情绪似变化多端的天气/86

◇快乐如晴/86

◇恐惧如雹/89

◇悲观如霜/92

◇惊奇如风/95

◇接受如云/98

◇警惕如雾/101

◇憎恨如雪/104

情绪,恶魔OR天使/108

◇他人言论能左右你的情绪吗/108

◇世界冠军居然被一只小苍蝇打败了/111

◇前进的道路上有堵墙/114

◇紧绷的弦无法奏出华丽的乐章/117

◇并非人人都喜新厌旧/120

◇“仇富”心理从何而来/123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126

◇欲望带来的错误/129

◇胡思乱想,庸人自扰的烦闷/132

◇幸福感究竟在哪里/135

◇让兴趣化身为动力/138

◇时间拥有抚平一切的力量/141

◇好心情与美食有必然联系吗/144

◇为什么萌宠能够带来更多乐趣/147

◇拥挤的环境更容易让人抓狂/150

03 怪诞行为心理学:囧在心间,乐在人为/153

内在需求决定外在行为/154

◇生存需要/154

◇安全需要/157

◇社交需要/160

◇尊重需要/162

囿在心间,乐在人为/166

◇拖延成精,焦虑成魔/166

◇罚款再多,照样违章/169

◇难以抑制的“恋童癖”/172

◇“裸露”成风,自毁前程/175

◇摸你一下能怎样/178

◇给“天价商品”一个正解/181

◇超市“捏捏族”的小心思/184

◇打折狂的内心独白/187

◇赠品意味着什么/190

◇为什么会恋父、恋母/193

◇“十赌九输”怎么还要赌/196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99

◇疯狂团购背后你是谁/202

◇人肉搜索是真的因为愤怒吗/205

◇网络炫富,炫的只是财富吗/208

◇“冷血”教师,为何如此狠心/211

◇“御宅族”的自我世界/214

◇“专家”还是“砖家”/217

◇名人出书热与推荐热/220

◇饭局上,抢着买单的那个人/223

◇不爱购买独爱DIY/227

◇“送礼”的奥妙/230

04 怪诞职场心理学:潜伏在办公室的“奇葩”/233

理性与非理性的摇摆/234

◇用较少的努力获得理性的结果/234

◇用自利的方式作为选择证据的标准/237

◇即将失去>尚未得到/239

鱼与熊掌的权衡取舍/242

◇导游“装出”的方向感/242

◇被人们高估的劳动成果/245

◇棋逢对手≠你的正能量/248

◇形同虚设的“全勤奖”/251

◇离职人陷入不离职“怪圈”/253

◇大众的集体催眠/256

◇办公室里的“牢骚一族”/259

◇为什么男女搭配效率会更高/262

◇远离办公室的“心理污染”/265

◇怎样消除“上班恐惧症”/268

◇对薪酬避而不谈的真实原因/271

◇谈判中的“黑脸”与“白脸”/273

05 怪诞爱情·心理学:当爱神沦为“囧神”/277

爱情是个三角形/278

◇浪漫爱:亲密+激情/278

◇愚蠢爱:激情+承诺/281

◇伙伴爱:亲密+承诺/284

孤单之后想狂欢/286

◇游走在围城的边缘/286

◇剩女幻想中的第一次/289

◇绝口不提初恋情人/292

◇靠谱男人不听导瑟/295

◇在线约会PK媒妁之言/298

◇男人好色的根源竟是基因/301

◇为何人人只说两段情/304

◇你相信心电感应吗/307

◇“闪婚”怎么越来越主流/310

◇春哥、伪娘引领何种时尚/313

◇试婚族,试的究竟是什么/316

试读章节

用电脑绘图画出一只小狗的形象,然后将文件命名为“动物”。当我们搜索“动物”这个词时,就会出现原来绘制的小狗形象。这个过程就是大脑在对意象存储和提取的象形过程——计算机就是我们的大脑,绘出的小狗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事物,文件命名过程就是大脑对认识事物的分类,最后出现的小狗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我们说起水果时,脑海中就会不自觉地浮现出苹果的画面,并且这种画面无论年龄增长与否、知识渊博与否,基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这就是我们脑海中意象的相对稳定性在作怪。上文的猜心游戏也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经过心理学家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98%的人的意象形成是相近的过程,特别是在对最简单事物的认识上面,更是有极大的相似点。游戏设置的心算问题,目的是使受测者的注意集中于算术中,忽视对其他事物的思考,混淆思维。当问题提出时,受测者所做出的反应是对数字、水果、动物等最本能的意象反应。这种本能反应早在幼儿认识事物时期,就已建立了稳固的联系。稳固意象一旦形成,便影响着我们一生的社会活动。天使降临还是恶魔化身

意象,是人们对事物的总体认识,它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最初态度。当我们听到“医生”这个词的时候,脑海中会出现穿着白色长衫、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形象,因为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而意象决定最初态度意识的同时,又影响了人们未来的发展走向。

鲁迅幼年时,父亲病重。因为无钱医治,父亲病故。他由此决心学医,愿成为一个能救助像父亲一样病人的医生。于是他赴日留学,刻苦钻研医术。后来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他发现中国人的病不是在身体上,而是在精神上,需要从精神上救治。最后虽未成名医,但他依旧未脱离他意象中那个治病救人的医生形象。

意象无声无息地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如果不细细探究,便很难发现它在生活中的影响。事实上,那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影响着人类的发展,还反映着人们当下的精神状态。

心理学中,以意象能动的反映心理活动为依据,建立了“意象对话”治疗。这种对话通过引入情景,让受测者意象出所面临情景中出现的事物或画面;测试者依据一定原理分析出意象事物所具有的内涵,得出受测者目前的心理冲突,从而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也可以使受测者更加了解自己潜意识中的想法,对自己的身心活动做出调整,从而更好地生活。

可见,意象可以让我们变成天使去帮助别人;同时它也是天使,可以救助我们自己。作为决策意识的组成者,它积极的一面毋庸置疑。然而,意象并不只是作为“天使”存在,我们不得不警惕意象的另一面——恶魔。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股票直线下跌,生产萎靡,销售一再停滞,各国各行业的经济都笼罩在黑色的乌云之下。面对收益下降甚至亏损的局面,公司无非有两种缓解方式,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扩大交易量。降低成本就产生了降薪、裁员等一系列较消极的措施,而扩大交易量却是种相对积极的方式。现在,我们来充当某公司的总裁,脑海中想一下扩大交易量的场面,也就是你的销售柜台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如果单是富人或穷人,那销售量一定是有限的,如果无论贫富都购买你公司的产品,交易量定会直线猛增,那经济危机对于你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刚才的过程就是对“扩大交易量”的意象。

你是否还在为刚才的意象沾沾自喜呢?这种意象初衷是好的,但是从实际来看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法拉利公司自创立以来,就以生产F1赛车和高档跑车为核心,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针对高端客户的市场。如果法拉利公司按照意象采取措施,诚然可能会扩大一定量的交易,但法拉利的品牌定位会下降,并且因“大众化趋势”使公司失去高端消费群。当高端客户的消费群减少以后,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至少要出售两辆低档车才能弥补失去一个高端客户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可见,意象对决策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意象是一定的经验累积的反映,越是复杂的意象,所蕴含的经验越是丰富,而这些经验往往会导致思维定式,做出错误的决策判断。

某超市在播放一则广告:有一种产品,无论你是居家生活,还是外出旅游都可以用到。它外观精致、体型小巧、携带方便,用于各种场合。只要轻轻一抹,水渍、油渍通通去无踪。擦玻璃,擦桌子,擦地板,只要哪里想清洁,你就可以用到它。最重要的是,它价格低廉,不要99元,只要9.9元……

此时你脑海中意象出了什么——万能清洁器。是否有些心动?如果你果断地决定购买,你发现拿到手中的只不过是一块价值仅有几角钱的海绵。

成功的广告通过描述产品性质,借助消费者的经验在大脑中产生了产品的意象,让消费者感觉产品的功效之大。加上大力促销,于是消费者们“义无反顾”地决心购买。由此,我们不得不说,大脑中的意象跟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意象具有两面性,它既是成功的垫脚石,又是绊脚石。所以好好利用意象,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那么,究竟该如何利用意象的正面作用呢?

发挥好意象的功能,要从它的建立、应用和监察三个方面着手。P10-11

序言

形形色色的人和千奇百怪的事,构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有人说,如今的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疯狂。各种形形色色的怪咖、囧人、另类、糗事等每天都层出不穷,一拨又一拨地刺激着人们的眼球。而当我们乐此不疲地谈论时,当我们坚定不移地追逐时,当我们亲身经历或付诸实践时,是否有人仔细思考过,究竟这些圃人中的“怪咖”、糗事中的“另类”是如何出现的?他们为什么会存在呢?

诚然,凡事既然存在于世,就有它的道理。那些圆人圃事虽然令人啼笑皆非、莫名其妙,但也有它们存在的理由。而能够解释这些怪异现象的真正“道理”,不是何等高深的理论,仅仅是这本《怪诞心理学》。

曾经,英国著名的大众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将怪诞心理学定义为: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稀奇古怪的各个方面。在他眼中,生活中的很多圆人囧事,都是可以用科学的理论去解释和说明的。为此,他花费多年时间,进行了大量实验,试图对人们各种各样的怪诞行为做出科学的解释。那些看似枯燥的定义、数据、法则、模型,可以使人从不一样的角度得到与众不同的结论。因此,怪诞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渐渐被大众接受和追捧。

毫无疑问,与其他类型的心理学相比,怪诞心理学更贴近生活实际,也更有趣。

试想一下,我们曾遇到过的那些奇怪问题。比如,说话的方式可以暴露内心的想法吗?为什么人总是愿意窥探并且宣扬别人的隐私?为什么高个子容易给人留下更好的印象?为什么宁可忍受手术的痛苦也要变得更美丽……

还有些已经融入生活,被人认为是习以为常的事。比如,为什么男女搭配干活就不觉得疲惫?为什么饭局时要抢着买单?为什么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为什么看到打折的东西就忍不住想要买回家……这些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做着的事,也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而并非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某种习惯。

甚至有些被认为是正确的观点或者做法,在经过剖析之后,才发现事实与表象完全不同。比如,“御宅族”和“隐蔽一族”是一类人吗?经验之谈那么值得相信吗?人肉搜索真的是因为对事件的愤怒吗……透过表象看清事物本质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曾被误导过。

当了解得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囧人和囧事,都是某种特定的心理在作祟。害怕或想要掩饰的心理会导致谎言的产生,虚荣或自我实现的心理会导致盲目炫耀,妒忌或痛恨的心理会导致疯狂的伤害,等等。

因而闲暇之余,不妨更多地了解和学习一些这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既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也有助于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人和事。

本书的编写,旨在满足普通大众对怪诞心理学的认知需求。

全书共分为怪诞决策心理学、怪诞情绪心理学、怪诞行为心理学、怪诞职场心理学和怪诞爱情心理学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理论的角度阐释主题,另一方面是解读生活中的各类囧人囧事,其中不乏当下流行的社会现象。

整体内容本着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原则,摒弃那些枯燥的理论和不切实际的案例,也尽可能避免心理学中常见的大量实验,而是以贴近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现实环境的态度和方向,力求细致、详实,将怪诞心理学的方方面面展现给读者,帮助读者窥探现实生活中那些囧人囧事背后的真相。

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怪诞心理学的乐趣,找出那些隐藏在身边的陷阱,拨开重重迷雾,为自己构筑一个清朗、真实的内心世界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怪诞心理学(揭秘人际交往中的怪异现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耿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29557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724
CIP核字 2013203551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85
21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