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对比与求新(韬奋精神的传布与再生产第四届韬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大新闻学术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2018年“第四届韬奋研讨会”的与会论文汇集。它以“大时代里的探索和求新:韬奋精神的传布与再生产”的会议主题为中心,以学习和弘扬韬奋精神,汲取历史经验,服务时代创新为目的,体现了国内数十家院校机构近百名学者关于邹韬奋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书依照研究分野和观照视角,分为“思想抉微”“报刊钩沉”和“对比求新”三部分,表达了对邹韬奋思想观念、新闻实践、媒介传播、社会交往和对比研究等方面的强烈关注,凸显了鲜明的求新精神、浓厚的历史思辨和突出的对比意识。
本书显示了当代研究者们竭力突破固有范式束缚和既定话语窠臼,以新的理论维度和价值判断将历史分析和现实关照相结合,实现多元参照、对比求新的研究取向,最终彰显了“历史的人”和“人的历史”的研究动因。
作者简介
李晓灵,男,甘肃榆中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博士后。先后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兰州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项目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分别在《兰州大学学报》、《新闻大学》、《河南大学学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台湾研究集刊》、《当代传播》、《云南社会科学》、《科学·经济·社会》、《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思想抉微
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论韬奋的青年教育观
从崇仰到扬弃:邹韬奋对欧美资本主义民主的认知历程
邹韬奋与媒体抗战动员研究
韬奋精神对新时代新闻志向教育的启示
作为社会记忆的韬奋精神(1944—2015)——基于邹韬奋纪念文章的分析
成为密友:邹韬奋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接触与交往
邹韬奋青年观及其演变逻辑
报刊钩沉
《新生》周刊的东北意识
沸腾的血流在激荡着:邹韬奋与两本《全民抗战》信箱外集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新大陆游记——重读邹韬奋的《萍踪忆语》
试述《生活》周刊新闻照片的来源
1937-1938年抗战动员与媒体建构——《(抗战)三日刊》内容研究管窥
世道·民生·文心——从《萍踪寄语》探究邹韬奋的知识分子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对比求新
传承与演化:韬奋新闻奖评选结果的回顾与反思
交往、同化和异质:延安《解放日报》中的邹韬奋与鲁迅对比研究
从“立人”到“救亡”:邹韬奋和胡适启蒙思想比较研究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邹韬奋——以英文博士论文《邹韬奋:(生活)周刊的岁月,1925-1933》为中心
邹韬奋的主要人际交往活动述评
《生活》周刊与《良友》中的女性形象
“内容把关人”到“意义再造者”——浅析邹韬奋译介传播活动中的角色转变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对比与求新(韬奋精神的传布与再生产第四届韬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大新闻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李晓灵//陈新民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73432
开本 16开
页数 3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5
出版时间 2020-12-01
首版时间 2020-12-01
印刷时间 202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58
CIP核字 2020186796
中图分类号 K825.42-53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