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落日孤城(中日衡阳会战纪实)/鏖战国军正面战场抗战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有“中国战略之父”美誉的蒋百里将军就明确指出,一旦中日开战,抗战是个持久战的问题,而湖南将作为决战之地。湖南,这个地处中国中南的战略要津,从中日开战伊始,就注定要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殊死较量中,被推到战略鏖战的风口浪尖上……

《落日孤城(中日衡阳会战纪实)》详细叙述了湖南境内中日衡阳会战的历史事实。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阅读这部长篇抗日纪实作品,重温中国人民浴血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历史,对于我们以史为鉴,无疑是颇有现实意义的。本书由张和平著。

内容推荐

1944年夏,侵华日军“一号作战”计划中的“长衡会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从6月23日到8月8日,蒋介石黄埔系心腹爱将方先觉率国民革命军第十军一万七千勇士以孤军守备孤城衡阳,在炎炎盛暑之下,与十一万之众的日军虎狼之师殊死奋战四十七天,击退了日军优势兵力的多次进攻。弹丸之地的战场上,国军阵亡七千余人,日军阵亡近五万,战况惨烈空前。是役,日军损兵折将,“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计划”被严重迟滞。因无法按时攻取衡阳且伤亡惨重,致使东条英机军人内阁倒台。

《落日孤城(中日衡阳会战纪实)》详细叙述了湖南境内中日衡阳会战的历史事实。再现了日本帝国主义野心勃勃、妄图奴役中国人民的嚣张气焰,再现了日本侵略军杀人如麻、奸淫掳掠的残酷和野蛮行径,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欺凌的惨痛径历!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阅读《落日孤城(中日衡阳会战纪实)》这部长篇抗日纪实作品,重温中国人民浴血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历史,对于我们以史为鉴,无疑是颇有现实意义的。本书由张和平著。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试读章节

1946年2月上旬。

沉沉雾都。

这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春节。

在举世闻名的8年中,四万万中国人在“统一抗战”的旗帜下,尸成山、血如海,与从遥远的东洋那个孤岛上窜来的侵略者进行了残酷绝伦的拼搏,终于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迎来了血泪交进的抗战胜利的狂欢。因非常时期,为专心全力于抗战而辞去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以外一切职务的蒋中正先生,以其“坚决抗战、绝不妥协”的决心及在正面战场上的出色指挥,引起了世界的注目,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与人们的普遍尊敬。政治经验丰富的蒋先生自然看到了这一点,他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使用、调动各种手段以确立、巩固他和他的党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的霸主地位。他为在上月闭幕的有国民党、共产党、青年党、中国民主同盟、无党无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叫好,公开宣传民主成果,制造民主气氛,描绘民主前景;他秘密将抗战期间压缩于大西南的军队遣往战略要点、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活跃的地方,为一旦他所希望的民主达不到他所要求的目的便予以军事制裁做准备;他为爆响于较场口的镇压人民的枪声、制造“一二·一”惨案的国民党重庆当局遮掩;他修正外交、调整内阁、准备还都南京……在血火流矢中流宕奔跌了8年之久的人民,对流血已经格外敏感,越来越多的人从种种迹象中感到了新的流血的临近。庆祝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鞭炮在大街小巷稀稀落落地鸣响着,明显地缺乏着生气与热情,悬挂在商行店铺、机关、学校和公寓门楣上的大红灯笼,在弥漫的厚重浓雾中也格外的暗淡,远在莫斯科的苏联评论员克里诺夫,也似乎感受到了嘉陵江畔2月的阴冷与缺少真实的政治气氛,他坦率地指出,在政治协商会议上,由“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同盟首先倡议建立联合政府,关于这一问题所通过的决议,是中国历史向前迈进的问题,是实现民主改革的保障”。克里诺夫以蒋先生最为不能容忍的带威胁性的口吻说:“无论在中国国内,或者联合国其他国家中,一切民主人民都欢迎政治协商会议,并希望迅速实施这些决议。”蒋先生不无讨厌但又离不了的趾高气扬的美国佬,也带暗示性地说国民党对政治协商会议所通过的条款的通融是“明智之举”。如此种种,使得蒋先生与他的同志们也失去了欢庆节日的心境与空闲。

雾都沉沉,雾都依旧沉沉。

2月17日,元宵节过后的第一天,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突然拨冗召见军委会少将高参、原陆军第10军预备第10师师长葛先才。

在将官担挑斗量的蒋家军中,如无特殊背景,区区一少将高参,实际地位尚不及一在前线带兵打仗的营长,尤其在这山雨欲来、国务繁忙的非常时刻,最高统帅接见的非常之举,意味着定有非常之处。

葛将军先才也不知其所以然。

自1944年那个寒冷的湘南冬夜,葛先才从衡阳被日本人掌握的一座教堂里脱逃,他的心就一直像突然老于秋风秋雨中的一棵孤独的树,颤栗着凄楚、悲凉与惊怕。前车之鉴,覆车之辙;为贯彻“坚决抗战”的决心,蒋委员长毫不手软地惩处了一批抗战不力的将官,就连声名赫赫的韩复榘、张德能、陈牧农也不能幸免。第10军18000名官兵困守孤城,以血肉之躯抗击疯狂的日军47昼夜的进攻,创造了8年抗战中守坚时间最长、日军死伤最多的辉煌战例,极大地鼓舞了国人乃至世界抗击法西斯力量的斗志,但终因同伴中有人贪生怕死,在最后的关头动摇了,打出了使人羞辱终生的白旗,画出了一个虎头蛇尾的结局。葛先才当然知道,这大大地伤害了国人的感情,损伤了委员长的面子,但是,葛先才决定从日本人手里潜逃时就做出了最坏的打算:与其忍辱偷生地活在敌人的控制中,不如痛痛快快地死在自己统帅部的枪口下。出乎意料的是,蒋委员长对第lO军的官兵却另施仁政,不仅不加究察不加处分,反而大加褒扬,亲自接见,家中留饭,授以勋章,赏予金钱;军长方先觉被提升为37集团军副司令长官兼青年军207师(相当于军)师长,第3师师长周庆祥被任命为第10军副军长兼第3师师长,军参谋长孙鸣玉担任了新编第36师师长,其余将官均担任了与战时相应的职务。在1945年召开的国民党六中全会上,一位国民党元老对蒋委员长如此厚待第10军提出了疑问。他说如果方先觉投敌属实,那就是有过而不是有功,赏有功罚有过,才是是非分明理所应当,如果功过不分是非不分,将何以取信于国人呢?蒋介石对这质询大为光火,他怒气冲冲地斥责道:刚才这话是谁讲的?这与奸匪造谣中伤有什么区别?简直是不识大体不顾大局!弄得这位老先生张口结舌,不知所措。明白内情的人知道老先生的话何以呛了蒋委员长的肺管子:第10军衡阳守坚战,是蒋委员长向全国人民、全国各党备派及世界抗击法西斯侵略阵营证明国民党、证明国民党军队和蒋先生本人坚决抗战的一面旗帜,蒋委员长亲自向美国总统罗斯福介绍过第lO军的情况,罗斯福还将方先觉的名字亲手记在自己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老先生硬要不识时务地弄清是非,岂不是要砍委员长为之光荣的大旗,扫委员长的颜面?当然,也有人认为并非仅此,蒋介石曾命令方先觉守城两周就算完成了任务,但坚守了47天,弹尽粮绝,伤亡殆尽,援军依然无望,比之一些望风而逃、一触即溃的国民党军队,方先觉与第10军可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蒋委员长也是人,是人就有心,是心就是肉长的,他不忍对已尽了责任的第10军再加挞伐。

委员长的突然召见,使这位身材壮阔、年至40仍然独身的将军感到了某种希望,同时也有不安,但更多的是疑问:委员长到底为何事召见?

脱逃抵渝后,他被任命为军委会少将高参,这是个没有实际权力的虚位,平日近乎于放闲,与同伴中受到委员长重用的个别人相比,这位当年第lO军将领中唯一的三湘子弟自然有些不平,然而每想到那些阵亡的官佐,想到那血肉横飞前仆后继的袍泽的身影,就禁不住热血沸腾,不平也就烟消云散了。特别使他念念不能忘怀的是:阵亡的弟兄们还大都遗暴骨骸于荒山野岭。在被俘后的日子里,他曾在日军的看押下几次踱步至南郊,亲眼看到刚占领衡阳的日军在为其战死的同伙营造墓冢,他们做得极精心、极细致,按照死者生前的职位高低,秩序井然地排列于山坡上,坟头一律朝东,向着他们魂牵梦绕的故乡,每一墓前,尽战时条件之可能竖了一个木牌,上铭死者生平与简要事迹,墓冢之间,规则地植上了成活率极高的常青树。造墓者在劳作的过程中,肃穆得如同参加国庆大典,认真得像在侍弄他们的家庭花园。望着这一幕,他在如血的黄昏中踯躅了许久,对散乱的、到处可见的自己同胞的遗尸残骨生出了许多的感慨、许多的苍凉、许多的悲戚,他暗暗发誓:此生如能生还,他一定要让这些为国英勇牺牲的弟兄们最终有个归宿。一年多过去了,这个愿望仍然不能付诸实现。听说光复以后,除了一些战死者的亲属到衡阳来认寻到的一部分外,绝大部分烈士还是遗尸旷野,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死,却在自己的家园找不到一席安息之地,而那些生前骄横疯狂的入侵者,至今仍大模大样占据着别人的家园。还会有什么比这更使人痛心的呢?虽然光复之初,大战过后的衡阳城百废待兴,但条件比之当初刚占领衡阳的日军总要好得多,他们使战死的同伙安歇在别人的家园,而光复了家园的主人做不到这一点,这不能不说是民族精神涣散的体现。葛先才历来认为,对光荣死者的尊重,就是对后来者的激励。P2-4

书评(媒体评论)

拖垮日本。具体做法为将日军拖入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即湖南、四川的交界处,和日军进行相持决战……

——国民革命军上将 蒋百里

我第十军残余部队,喋血苦守此兀然孤城者,历时四十八日之久,此为全世界稀有之奇绩,而我中华固有道德之表现与发扬,亦以此为最显著。

——蒋介石

抗战八年,战死疆场之英雄烈士,至少数十万人:而保卫国土,致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数;但其对国家贡献之大,于全局胜败有决定作用者,当为衡阳守军。

——战时著名媒体《救国日报》社论

中日八年作战中,唯一苦难而值得纪念的攻城之战……牺牲之大,令人惊骇。

——日本战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落日孤城(中日衡阳会战纪实)/鏖战国军正面战场抗战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和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53459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50
18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