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立群读宋史(宋太宗Ⅱ)
内容
编辑推荐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宋代的繁荣与文明呢?为什么宋朝的政府组织架构跟历朝历代迥然不同呢?著名学者王立群先生主讲的《王立群读宋史(宋太宗Ⅱ)》将陆续为什么揭开这一谜团。《王立群读宋史》是央视《百家讲坛》2012年开始陆续推出的大型系列人文节目,将评述位北宋皇帝的生平故事,通过皇帝将北宋历史大事贯穿起来,力图重新再现一千年前北宋的繁华风采。

内容推荐

《王立群读宋史》是在央视“百家讲坛”同名讲稿《王立群读宋史》的基础上润色、增补而成的。王立群编著的《王立群读宋史(宋太宗Ⅱ)》是此系列的第二季。

长期以来,宋太宗赵光义并没有受到世人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他本人更因为“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等长期遭人诋毁和非议。然而,真正的历史并不会因为后人的漠视与误解而消退她本来的繁华。赵光义作为大宋的第二位皇帝,继承长兄大业,励精图治,为宋代的稳定、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一生,是奋斗与变革的一生,也是毁誉参半的一生。《宋太宗》将为大家揭示这位自诩与周公相提并论的一代帝王奋斗的心路历程、统一历程、改革历程。

《王立群读宋史(宋太宗Ⅱ)》采取传记特点和历史评论相结合的写作方式,讲解赵光义“大兴科举 ”和“提倡文治”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以大众视角关照和解读历史,寄托了知名学者王立群先生的个人生活体验和强烈的爱憎情感。

目录

二十八 雍熙北伐

 战前准备很充分/开局进展很顺利/固守待援与

 往返折腾/兵败如山倒

二十九 杨业之死

 兵败陈家谷/巨星陨落/据说有三个责任人/背后

 有那么一双眼睛

三十 到底谁的错

 战后处置/不同的声音/谁该负责

三十一 大势已定

 君子馆之战/土墱寨之战/心理变化/鲜血换来的

 经验

三十二 痛定思痛

 众说纷纭/终有定论/历史的评说

三十三 李继捧献土

 在夹缝中竟然茁壮成长的一个特殊政权/一段蜜

 月期/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

三十四 李继迁叛宋

 李继迁其人/逃往地斤泽/卷甲重来未可知/一心

 要一统江山垂青史 也难免身后骂名千夫指

三十五 最初的较量

 智斗 试探/屡战屡败 败而不亡/我李继迁又

 回来了

三十六 难啃的骨头

 军事打击:打不死/政治劝降:劝不成/经济封锁:

 困不死

三十七 永远的遗憾 

 两面三刀遇上狡兔三窟/左右逢源撞上举棋不

 定/几个致命失误

三十八 东山又起

 宋太宗摊上事了/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坚决打击

 结党 谨慎对付党项

三十九 赵普走了

 一步步走了正如他一步步来/鞠躬尽瘁/赵普死

 了/善后事宜 .

四十 西蜀乱起

 风雨欲来风满楼/据说都是茶叶惹的祸/人祸甚于

 茶祸/灾难来了

四十一 风起云涌

 均贫富/杀贪官/王小波死了/李顺接棒

四十二 官兵来了

 大蜀立:一个草根建立了政权/主帅定:一个宦官

 带兵平叛

四十三 风流云散

 大门敞开了/耗不起啊/天平倾斜了/头儿哪里去了

四十四 余波未息

 残兵成了气候/必须先定个调/最可怕的麻烦还

 是出现了/指挥变调了

四十五 尘埃落定

 来了个行家/必须变个调/还是留下了隐患

四十六 太宗驾崩

 病死无疑病因不一/史书中的线索/太宗的表现

四十七 步步惊心

 赵元佑的三步走/离奇的暴毙/可疑的处决

四十八 立储风波

 第三人选/终立太子/微妙的动荡

四十九 赵恒登基

 谁能保驾护航/潜流暗涌/吕端大事真不糊涂

五十 太宗一日

 一份作息表:满负荷安排/乐此不疲乐在其中/不

 是只有掌声/拼命三郎的坚持

五十一 全能皇帝

 诗文/书法/琴法/围棋/射箭蹴鞠样样在行/双

 重身份双重心理

五十二 寡人无疾

 历史的争议/六宫粉黛/绯闻女友/真相何在

五十三 历代评说

 宋人评宋太宗:风景这边独好/元人评宋太宗:功

 大于过/明人评宋太宗:抓主要问题/清人评宋太

 宗:批评渐多

五十四 千秋功过

 造假/超越

试读章节

为了使再次北伐决策顺利通过,为了保证北伐进展顺利,宋太宗进行了一系列的战前准备。

第一,保证师出有名。

幽燕地区是中原王朝一道天然的防护线,宋琪曾经断言,收复幽燕地区之后,只要在古北口、松亭关、野狐门三个地方派驻军队,就可以抵御住辽国的侵扰(古北口及松亭关、野狐门三路并立堡障,至今石垒基堞尚存,将来平定幽朔,止于此处置戍可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四)。但是,幽燕地区在五代时已成为辽国的领土,经过了数代易权之后,宋朝要收复它,必须要有一种可以让人信服的说法。辽国就曾批评宋太宗征讨幽燕属于名不正言不顺,是师出无名(太宗绍登宝位,于有征之地,才定并汾:以无名之师,直抵燕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五)。怎样才能师出有名呢?

一是收复旧地。

幽燕本属中原政权,出征幽燕就是将自己丢失的东西拿回来。宋太祖在位时,将收复幽燕地区作为江山一统的必要步骤,明言“幽燕未定,何谓一统”。宋太宗亲征北伐,也是以“欲收中国旧地”为理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三),将幽燕地区视作中原政权的固有领土。第二次北伐,宋太宗又进一步强化这种说法,即幽燕本属中原政权[幽燕之地,本被皇风,向以晋汉多虞,契丹因而盗据(此六字《宋大诏令集》空缺,此据《宋朝事实》增补)。《诗》曰:“我疆我理,东南其亩。”今国家照临所及,书轨大同,岂使齐民,陷于强敌。《宋大诏令集》卷二百三十七],大宋王朝北伐,是要收复旧地。所以说,幽燕地区虽然不是从宋太宗手中失去的,但是他有责任将其收回来,只有如此,方才实现国家一统。

再则拯救百姓。

不管幽燕地区的百姓在契丹统治下生活如何,大宋政权打出的是拯救幽燕百姓的旗号,出征幽燕是要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幽燕百姓(将救焚而拯溺,匪黩武以佳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七)。

三则求和不得。

宋方在辽景宗去世之后曾主动求和,没曾想竞遭到辽方的拒绝。对大宋而言,这是一个耻辱,也是一个理由。既然不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领土问题,只有战场上相见了。而且,大宋主动求和遭拒,在道义上占了上风。

这是大宋王朝北伐的三点理由。

第二,广结统一战线。

联合宋辽周边其他政权,共同对付辽国是宋太宗一以贯之的策略。大宋联合的国家,大多是与辽国比较接近的周边小国。这些小的政权受到契丹的压迫。宋太宗意图通过多种力量夹击的方式战胜辽国。

例如,雍熙三年(986)二月,就在宋太宗出兵之前,派遣使者出使高丽国,寻求北伐盟军,奉送《北伐遣使谕高丽诏》(《宋大诏令集》卷二百七十三)。宋太宗邀请高丽国国王出兵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其一,高丽深受契丹压制。

其二,抓住时机共击敌国。

其三,战后并分胜利品。

宋太宗认为,宋朝与高丽国有着共同的敌人,有着共同的目标,也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两国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对辽。为了能打动高丽国国王,《北伐遣使谕高丽诏》写得层次井然、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诱惑力。

第三,增强投入。

宋太宗此次北征,调动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在运输人员、士兵数量方面都创造了一个历史新高。运输军需物资的人员从七十个州府调集,参战的士兵数量在二十万左右(遂使七十州生聚,困于馈运之劳。二十万师徒,翻作迁延之役。《宋大诏令集》卷九十四《责曹彬等谕中外诏》),真正实现了全民备战。

第四,制定计划。

宋太宗对再次北伐是志在必得,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敢大意,多次与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细密讨论作战谋略、路线、将领、粮草等诸多问题,甚至达到一天六次与枢密院商谈(初议兴兵,上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七)。

P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立群读宋史(宋太宗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立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79015
开本 16开
页数 3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5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
CIP核字 2013256601
中图分类号 K244.042-49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5
16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