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卢作孚与民国时期北碚城镇化变迁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这是一幅北碚从嘉陵江畔小乡场,发展演变为以城镇化、工业化为特征的早期现代化区域的历史画卷,展现民国时期中国局部区域的显著变迁以及杰出历史人物的重要作用。
卢作孚长管峡局后,开始以北碚为中心展开城镇化建设,并以北川铁路为纽带,促成天府煤矿的成立。三峡试验区成立后,辖区开始城镇带动乡村的区域现代化建设。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内迁的进行和重庆大轰炸的持续,北碚出现了三千名流荟聚的盛况。同时,由于天府煤矿实现了机械化开采,北碚成为大后方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北碚管理局改组成立后,市政、经济、科教、社会、生态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改善。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北碚已经从农业社会的场镇,初步转变为工业社会的商埠,这是一个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巨大历史跨越。
作者简介
张守广,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出版《卢作孚年谱长编》《筚路蓝缕:抗战时期厂矿企业大迁移》《宁波商帮史》《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分歧、冲突与谈判研究》等著作,其中《宁波商帮史》荣获全国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北碚城镇化的区域历史、社会和自然背景
第一节 地名由来与北碚场镇
第二节 北碚政区的由来
第三节 自然条件
第二章 峡防局与北碚城镇化的开端(1927-1936)
第一节 卢作孚关于北碚试验的主要论述
第二节 峡防局组织演变与建设团队的凝聚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的初步展开
第三章 三峡实验区时期的北碚城镇化(1936-1942)
第一节 三峡实验区的成立与建设理念
第二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第三节 工业化、城镇化与社会进步
第四章 管理局前期北碚的城镇化进展(1942-1945)
第一节 管理局的成立与发展理念
第二节 北碚市政建设的加强
第三节 教科文卫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区域社会进步
第五章 管理局后期北碚的城镇化(1945-1949)
第一节 建设目标的局部调整与充实
第二节 市政建设的新进展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结论 “新工业社会的商埠”
序言
一、研究对象与特色
卢作孚曾刊印过一种小
册子,即《一个事一个村》
,“事即以创办民生公司为
试验,村即以建设北碚为试
验”①。北碚试验是卢作孚
主持的社会改造试验和现代
化建设实验,对此,学术界
已经不少研究,同时也有不
少争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
讨的重要问题。本书以民国
时期北碚的城镇化变迁为对
象,以卢作乎与民国时期北
碚城镇化变迁为中心,进行
探讨、叙述和立论。
从1927年春卢作孚就任
峡防局局长,到1949年底
试验最终结束,北碚试验先
后持续了22年零10个月。
根据历史演变的情形,北碚
试验明显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峡防局时期,
这个阶段从1927年春到
1936年春,为期约9年,其
中8年由卢作乎以峡防局局
长身份主持;第二个阶段为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
时期,这个阶段从1936年
春到1942年春,为期约6年
,卢子英以三峡实验区区长
身份主持行政,卢作乎以天
府煤矿、大明染织厂董事长
、中国西部科学院院长及高
级政府官员等身份发挥不可
或缺的巨大作用;第三个阶
段是北碚管理局时期,这个
时期从1942年到1949年底
,为期约7年。卢子英以北
碚管理局局长身份主持行政
,卢作乎以天府煤矿、大明
染织厂董事长、中国西部科
学院院长,北碚各项事业创
始人等身份发挥巨大作用。
卢作孚实际上是北碚各项现
代事业的创建者,并得到社
会的公认。樊克恩在《北碚
扶植自耕农示范区纪实》中
所说:“此区治(北碚管理
局)为卢作乎氏所首创,其
组织及人事虽儿经变迁,而
一切建设事业之计划,则仍
多出自卢氏之意。”①《北
碚日报》在相关报道中,在
提到卢作孚时,称为“北碚
创建人”“北碚事业创始人”“
北碚建设事业创始人”。②
1931年12月,杜重远在
给邹韬奋的信中感叹:“北
碚昔称野蛮之地,今变文化
之乡。”③卢作乎把北碚从
一个野蛮之地,一变而为文
明之乡,再变而为现代城镇
。北碚还成为大后方最重要
的煤炭生产基地,重庆远郊
的风景名胜区,以及重庆附
近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
本书的研究既以城镇化
为对象,自然有必要对城镇
化这一概念加以说明和界定

肖金成、党国英著《城
镇化战略》中的相关定义是
:“城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
社会经济现象,按照权威的
解释,城镇化是乡村分散的
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
活动不断进行空间的聚集而
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
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
的主要动力的过程。”④肖
娟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中关于城镇化概念的解释
为:“城镇化是人类生产方
式和社会活动在区域空间上
的聚集,城镇化过程是人类
现代化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
。”该书还根据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课题组所编《中国
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
》一书的观点引证说:“城
镇化的过程就是劳动力、资
本等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
的传统农业向生产率较高的
现代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
就是居民从农村分散居住向
城市集中居住、获得更好的
生活条件的过程,就是生产
方式转变、人口素质提高和
人类生活条件改善的过程,
是现代化过程的主要表现形
式和内容。”①也有学者认
为:城镇化与城市化提法不
同,内涵外延也有一定的差
异,但本质上都是农村人口
向城市集中,因此把两者统
称“城市化”。②民国时期,
城市化有时又被称为都市化
,而吴景超被认为是城市化
派的代表人物。吴景超说:
“什么是都市?都市便是生
产者与消费者的一种组织,
以一都市为中心,在这中心
点,生产者以其所有,易其
所无,以满足他各种的欲望
。”③吴景超还撰文分析城
市化的原因,认为:“农业
的改良,工业的革命,商业
的发展,乃是近代都市化的
主要原因。”④他强调:发
展都市的第一种事业,便是
兴办工业。发展都市的第二
种事业,便是发展交通。发
展都市的第三种事业,便是
扩充金融机关。民国时期与
都市化派对立的是乡村建设
派。⑤
……
上述研究,从不同的维
度对20世纪20-40年代的卢
作平与北确试验进行了研究
,为进一步系统深入研究北
碚城镇化问题,览定了重要
学术前提。
三、本书的主要观点
本书力图从城镇化变迁
的角度,对卢作乎兄弟主持
的北碚试验做一个深入系统
的研究。本研究涉及的北碚
大体上有三个含义:其一是
作为由乡场向城镇化变迁中
的北碚。这个北碚就是文中
经常提到的“北碚场”“北碚
镇场上”“朝阳镇场上”“北碚
市”,是北碚市街的所在地
。其二是作为“乡”“镇”的北
碚。无论是称为“北碚乡”“
北碚镇”还是“朝阳镇”,实
际上都包含北碚市街区和北
碚乡农村部分。其三是治安
区、自治单位和行政区的北
碚。具体指江巴璧合四县特
组峡防团务局、嘉陵江三峡
乡村建设实验区、北碚管理
局所辖区域。在下文的叙述
中,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
尽可能准确地使用这些具有
不同含义的名称。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在
北碚试验中,卢作孚和他的
团队确实非常重视乡村建设
问题,但卢作乎主导下的北
碚试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卢作孚与民国时期北碚城镇化变迁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守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257181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23-12-01
首版时间 2023-12-01
印刷时间 202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78
CIP核字 2023113379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