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1)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
内容
编辑推荐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1)》以“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为主题,总结了2020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线上、出圈、文旅融合、文创、长三角、扶贫”六大关键词,提出要重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视非遗在建构新发展格局中的价值以及非遗在建构文化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功能。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为主题,回顾了2020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线上、出圈、文旅融合、文创、长三角、扶贫”六大关键词,提出要重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视非遗在建构新发展格局及文化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后疫情时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提出要继续发扬民俗思想,坚持防疫,并把握好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常态,逐步恢复群众性民俗活动等建议。“长三角一体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中对长三角各地的非遗保护实践经验与问题进行探索,以利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栏目对非遗图谱编制的理论,对“非遗在社区”的方法,对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对非遗保护理念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个案与实践研究”栏目考察了罗泾十字挑花、各类团扇等非遗实践案例,还分析了上海渔业非遗的传承与崇明“鸟哨”非遗的保护。
目录

总报告

六大关键词与2020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毕旭玲/001

后疫情时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疫情时代非遗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田兆元 曾庆椰/012

后疫情时代遗产旅游的挑战与机遇……程鹏/020

转危为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

新变化……上官文洁/030

长三角一体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目连戏楹联遗产的文化解读

——以祁门县环砂村目连戏楹联为例……沈 昕 李 庆 蔡海燕/042

民间组织助力非遗传承及乡村振兴的路径初探

——以江苏省宜兴市“振兴乡村经济紫砂导师团”公益项目为例

……钱江涵 谢 强/058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非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郭腾飞/072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徐鹏飞 张 雨/09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非遗图谱编制体系的整体构想与学术创新……蔡丰明/105

上海市奉贤区“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经验及前瞻性思路研究……张逸 等/130

上海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承红色基因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吴玉萍 王潇莹 马洪强/15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国际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余红艳 陈保君/16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个案与实践研究

上海罗泾十字挑花图像叙事及其民俗功能……方 云/176

非遗团扇的华彩叙事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民俗学专业师生助力非遗的实践之路 ……覃 霄/194

《金山海渔图》与上海渔业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杨宇星/203

在最严野生动物“禁食令”下怎样让“鸟哨”继续吹响……姜中其/215

精彩书摘

2020是人类历史上一定会被铭记的一年,仅仅因为一种肉眼看不到的病毒,就将人类苦心经营数千载的社会秩序完全打乱,且蔓延全球。这是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一方面,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个体的行为,比如使我们对戴口罩、使用公筷等习以为常,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自觉降低聚集的频次,并可能由此形成新习俗;另一方面,它也影响了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行为,可能导致地方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泛滥,甚至可能引发局部军事冲突;此外,如果新冠疫情持续蔓延,还可能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的思想文化,并由此造成人类文化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也因新冠疫情的发生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中曾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种种威胁:“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文化遗产的诸多形式受到文化单一化、武装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人口外流、移民、环境的威胁,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并指出这些威胁在发展中国家更加严重。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种种危险因素中加入病毒这一项,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疫情造成的后果,其严重程度与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毫无关系。

在这特殊的一年中,因为疫情的原因,上海非遗保护实践未能正常开展,尤其是前三个月,各项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20年4月以后,不少非遗信息也因为种种原因流通不畅。本文仅以《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青年报》这五份以上海为主要基地的报纸上所刊载的从疫情趋于稳定后至2020年12月6日之间的非遗稿件所反映的上海非遗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稿件内容的分析,本文发现2020年上海非遗保护实践中有六大关键词无法回避,分别是:线上、出圈、文旅融合、文创、长三角、扶贫。根据统计,从2020年3月4日-12月6日,上述五份报纸共刊发关于非遗的报道/文章71篇。本文对每一篇文章进行提取“第一关键词”的分析,按照“第一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排序,找出了其中排名前6位的关键词,按照出现频率的高低,依次为:线上、长三角、扶贫、文旅融合、文创、出圈

本文关注这六大关键词的内涵,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以及对未来上海乃至长三角非遗保护实践的影响。

一、关键词“线上”“出圈”与非遗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在上述五份报纸刊载的非遗稿件中,“线上”作为第一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它的同义词如“云上”,主要指通过互联网等虚拟媒介实现一系列没有发生面对面交谈的交互情况和行为。虽然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非遗及其产品已经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过一些宣传、传播和推广,但传统线下的传播与推广方式依然是主流,而突发的新冠疫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传播方式提出了挑战,使得它们不得不做出改变。

我们知道,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生于传统农业社会,其传承与传播离不开人与人的近距离接触。比如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传播长期依靠口耳相传;传统工艺类非遗的传承需要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很多传统曲艺、音乐与舞蹈类的非遗的传播其实就是表演的过程,是在人群密集的勾栏瓦舍、茶馆剧场中进行的;庙会、信仰等民俗类非遗更需要在一个固定的空间中开展。可以说,长期、反复的人与人的近距离接触是成就中华非遗的重要条件。即使在工业社会,大多数非遗的传承与展示也是在一个较为狭小的空间中进行的,人与人之间依然保持了近距离的接触。但新冠疫情的发生迫使我们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断绝或者减少近距离的接触,为非遗的传播、传承带来极大的挑战。

以线上为主的传播与推广方式就在此种情况下应用而生。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线上方式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线上传播方式不仅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极大地减少了交通成本与时间成本,还可以避免病毒大范围传播,是一种迅捷、经济、安全的传播方式。尤其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之前,非遗的线上传播不仅是线下传播的辅助方式,更在某些传播、推广活动中代替了传统的线下方式成为主流。比如20202年4月8日——5月8日,市文联、市文旅局、市卫健委、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展,其中包括70余件民间艺术作品。为了减少聚集,该展览同时也开设了线上展,使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非遗作品。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0上海“非遗购物节”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幕,此次购物节不仅有线下购物活动,更以“文化上海云”和抖音等平台为媒介,推出了线上直播购物活动。此外,线上传播、推广的方式也与年轻人的生活、工作方式较为契合,因此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参与。而年轻人的认同对于非遗保护的成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线上传播方式同时也是灵活多变的,容易接受新思想、新变化,与新的文化元素相互融合,从而产生大量的“出圈”现象。“出圈”是2020年最流行的词汇之一,实际上早在前几年已经是网络流行用语之一,更集中使用在饭圈(即明星的粉丝圈)。饭圈中使用的“出圈”一词是指某个明星走红,在粉丝群体之外的知名度迅速增高,路人皆知。我们在探论非遗时使用的“出圈”一词是指它的引申意义,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非遗或其制品的影响力突破了传统受众群体的范围,比如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这是非遗的出圈;二、非遗传承人之外的人(比如演艺明星)参与到非遗或其制品的宣传推广活动中,他们的行为是人的出圈。第二种含义,与“跨界”类似。

“线上”与“出圈”虽然是两个关键词,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的来说,两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出圈”常常依靠线上传播,而线上传播方式最容易产生“出圈”现象。而且,无论是“线上”还是“出圈”都体现了非遗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目前所出现的线上传播与出圈现象,正是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非遗的这种转化与发展并非行政命令推动的结果,而是在后疫情时代,民众自觉、自发掀起的,充分证明了民众作为文化的持有人和实践者的主体地位及其能动性。本文认为,即使在疫情完全结束之后,线上进行非遗传播推广的方式也将慢慢扩大它的影响,最终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主要方式。

二、关键词“文旅融合”“文创”与非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价值

“文旅融合”与“文创”作为六大关键词中的两个,在2020年上海非遗保护实践中出场率相当高。

文化和旅游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2009年9月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发部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18年,随着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及各地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的陆续完成,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越来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2020年,为了促进后疫情时代的文旅复苏,各地纷纷打起了“非遗牌”,非遗与旅游的互动发展逐渐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2020年7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以及相关单位共同发布了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的优秀案例,包括江苏南京的秦淮灯会、江西景德镇古窑、福建龙岩永定土楼等在内的十个优秀案例入选。这是国家层面推动各地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可惜其中并没有成功入选的上海案例,说明上海非遗与旅游互动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当然,为了促进后疫情时代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保护,上海市、区两级政府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比如2020年10月,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联合松江区文旅局、上海市文旅局非遗中心推出了“非遗文化之旅”体验活动,入住佘山世茂洲际酒店的游客可以参与包括海派剪纸、顾绣、皮影戏等在内的非遗项目的体验活动;又如静安区文化馆、区非遗保护中心计划联合中国旅行社共同开发静安非遗旅游线路。带领游客进行静安非遗游的不是导游而是“‘非遗之旅’宣传大使”。2020年11月4日,静安区举行了“‘非遗之旅’宣传大使”授勋仪式,命名了第一批共20人的宣传大使。这些宣传大使的带队将提升静安旅游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质;此外,根据报道:包括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顾村公园和宝山寺的宝山非遗旅游线路受到游客的青睐。

近些年,在“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三个重要理念的推动下,非遗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产生出一些新模式,包括:“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演艺”“非遗+节庆”,以及“非遗+文创”。非遗与文创的结合是非遗与旅游融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文创”即“文化创意产业”,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主要驱动力和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对文化进行开发和营销。文创具有独立性,非遗与文创的结合也可以在旅游以外开展。“非遗+文创”强调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通过创意吸引年轻受众群体的内涵。比如,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北京鞋业老字号“内联升”就在“非遗+文创”的模式下,取得迪士尼的授权,推出了以迪士尼公主与米奇为主要造型的时尚布鞋,受到年轻女性和儿童的青睐。在后疫情时代的上海,政府通过各种活动积极推动非遗与文创的融合。比如2020年6月13日,在宝杨宝龙广场开幕的宝山“非遗购物节”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上,参展的除了宝山区非遗项目外,还有不少宝山文创和老字号品牌。主办方如此安排是希望拓展非遗“朋友圈”,“打造一个融‘非遗与文创,文化与消费’为一体的最集市,为宝山夜间经济注入活力。”

“文旅融合”“文创”两个关键词的出现说明:在后疫情时代,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以及“非遗+文创”的发展模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中央提出的新经济发展格局有关。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了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种新发展格局的建设需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除了传统消费方式,更要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模式,非遗与旅游的结合,非遗与文创的结合都是在培育新消费模式方面的探索。这充分说明非遗在建构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价值。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非遗与旅游、非遗与文创的融合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产生了一些品牌。但从目前的大部分案例来看,其中不少消费行为的产生主要与猎奇、娱乐、时尚等因素相关,因此是暂时的,甚至是一次性的。关键的原因在于非遗与旅游、非遗与文创的融合中还没有或者没有大范围地形成依靠非遗自身的文化魅力吸引消费的长期因素。很多非遗产品都是“看上去很美”,但难以真正融入民众的生活,没有成为民众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在非遗与旅游、非遗与文创融合、联动的未来,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短期创造了多少经济收益,而是要增强非遗自身的文化魅力,形成非遗与民众生活的粘合度,让非遗成为民众生活的必须品,依靠非遗本身吸引消费,而不是依靠“噱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1)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锦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035087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17000
出版时间 2021-04-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7-16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7.5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