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第12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一书为衡水学院主办的论文辑刊,每年出版两辑,本书为第十二辑,内容主要收选国内外研究董仲舒、儒学方面的知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涉及董仲舒的哲学思想研究、伦理思想研究、教育、法律思想研究、董学文本与董学史研究、生平事迹、故里文化研究等多方面,全面展现了对董仲舒及儒学研究的宏观与微观视角,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价值,且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目录 序 盛世文化的代表 序 董仲舒哲学思想研究 董仲舒“天”之三义及其在秦汉哲学史上的地位 董仲舒所论“身行之志” 天学下的仁义 ——论董仲舒对孔孟的整合与得失 董仲舒的“天论”简析 驱天道、驭阴阳、制人世 ——董仲舒的圣人观 董仲舒的宇宙论图式 董仲舒人性论的思想结构论析 从《五行大义》看董仲舒五行说 “推天施而顺人理” ——董仲舒如何把儒家教化嵌入天道信仰之中 董仲舒的“王道”传承及“改制”思想 论董仲舒“名号”思想 董仲舒伦理思想研究 三纲说的来源、形成与异化 ——兼论董子对三纲说的贡献 董仲舒之论玉德与礼制 董仲舒的女性悲悯情怀 略论董仲舒成人思想” 董仲舒对孟荀思想的统合 论董仲舒的身体观 试论董仲舒天地人三才观对当今生态建设问题的匡正 董仲舒对孔子孝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基于《春秋繁露》的考察 “天心”即“爱人” ——论董仲舒的仁说 仁以安人,义以正我 ——董仲舒对孟子“仁义俱内”、告子“仁内义外”说的批判与超越 董仲舒“仁”“智”并进理路及其现代启示 董仲舒仁智义利并举的仁学思想 董仲舒教育、法律思想研究 董仲舒王教思想初探 朝鲜文(略) 董仲舒的人性教化论及其教育人类学义涵 春秋决狱中的情法冲突处理原则及其价值 阴阳、五行视域下董仲舒法治理想探微 《春秋繁露》的教化思想对后世从教者的启示 董学文本与董学史研究 论康有为的《春秋董氏学》 从钱穆、牟宗三的一个共同判断看董仲舒“大一统”的政治哲学意蕴 张岱年先生的董仲舒研究 时间意识下的天道与人道 ——对张祥龙现象学视域下《春秋繁露》解读的审视 “史实”:董仲舒及苏舆的春秋公羊学 “以《诗》为天下法”探微 董仲舒“为人者天”释析 董仲舒生平事迹、故里文化研究 汉初制策与董仲舒贤良对策之年考辨 董仲舒“天人三策”应在元光五年辨正 清末新政时期衡水地区的教育更化 文化自信与文脉再造 ——刍议儒学复兴从衡水走来的历史使命 “文化衡水”建设中董子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经营 “儒学复兴从衡水走来” ——以董仲舒为例谈衡水儒学复兴 董学研究总结及综述 近八十年“五德终始说”研究综述 ——从思想史视域的考察 2018年董仲舒研究综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第12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魏彦红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11490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20 |
出版时间 | 2021-06-01 |
首版时间 | 2021-06-01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16 |
CIP核字 | 2021105915 |
中图分类号 | B234.5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