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六大真相
内容
编辑推荐

王释德编著的《人生六大真相》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入手,总结出人生六个至关重要的真相,试图帮助读者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清人生的真相,获得自我激励的力量。书的核心观念有痛苦、压力、欲望,都来自于你的内心,而非外界施加你的;没有所谓的失败和成功,生命中任何一种经历都是宝贵的礼物。

内容推荐

你以为你的痛苦来自于他人,幸福更来自于他人?

你以为有车、有房、有钱、有自己的事业,就是成功了吗?

你以为你的幸福还在未来的某一天?

人生最至关重要的真相是,你从来没有察觉到,你的痛苦、压力、欲望、情绪等问题,其实都来自于你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就像看不见的枷锁一样,一直限制着你的思想,影响着你的行为和命运。当你每隔一段时间就负面情绪缠身,忍不住嫉妒别人、抱怨一切,或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过去的错误,就意味着你早已放弃了思考,一切都听从心智模式的指挥,无力主导自己。

现在,《人生六大真相》作者王释德将为你揭示产生痛苦、压力、欲望、情绪、成功、幸福的心智模式。当你看透自己的心智模式,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式和思维误区,你将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认清自己,好似脱胎换骨一般,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收获你想要的成功和幸福。

翻开《人生六大真相》,突破思维局限,彻底改变你自己!

目录

序言人生充满幻象,你要越活越明白

第一篇

◆人生第一大真相:痛苦都是假象

1.人为什么会痛苦?

2.我怎么可能会陷入嫉妒?

3.从来没有人是失败者

4.活着,就是为了“死而无憾”

5.你在害怕什么?

6.重要的不是谁在说,而是谁在听

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第二篇

◆人生第二大真相:只有你自己能帮自己

1.当你意识到问题的时候,问题才会出现

2.“造物主”就在这里

3.“压力”不可能被化解

4.“成功”的真实秘密

5.隐藏在“关系”背后的秘密

6.启动最强大的铭印能量

第三篇

◆人生第三大真相:每一种情绪都可能是假象

1.情绪伤害的并非别人,而是你自己

2.你的坏情绪是他人带来的?

3.打开最好的能量窗口

4.爱,其实不是你想的那样

5.真爱无需培养

第四篇

◆人生第四大真相:问题就是你要的答案

1.为什么就是走不出低潮?

2.问题就是你要的答案

3.要公正?这才是真相

4.看到“信念”的真相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第五篇

◆人生第五大真相:为什么你现在还不幸福?

1.幸福不依赖于任何一切

2.“幸福”的面具

3.谁控制了你的幸福感?

4.如果幸福是结果,为何不是现在?

5.你只是还没看到自己的幸福

6.幸福无需开悟

第六篇

◆人生第六大真相:每个人都可以心想事成

1.真相,不可思议

2.不得意,怎能忘形

3.“游手好闲”的成就者

4.心想事成的世界

试读章节

痛苦的起因

“为什么要我来承担这份痛苦?”

“我的人生实在是太痛苦了!”

女孩子失恋了,相爱五年的男友离她而去,她陷入了消沉当中,每天都认为自己的生活过得好苦。

觉得苦的不光是这样的人,有很多在别人眼中过着舒适生活的人也会觉得自己好苦。我有一个做企业的朋友,每天开着价值一百多万的车出入高端场所,空余的时候就会跑来找我倾诉,说自己过得好苦。

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毫不吝啬地把“痛苦”这个词送给自己。

他是在无病呻吟吗?你是在无病呻吟吗?

我相信他真的很痛苦。同样,当你觉得自己痛苦的时候,你就一定是痛苦的。这份痛苦与你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开什么样的车、住什么样的房子、妻子对你是不是温柔体贴、孩子是不是懂事听话无关,只要你觉得苦,你就苦了。

痛苦究竟是什么?有人说痛苦是源于一种未被满足的欲望。

是的,你以为痛苦来自于欲望,然后会把欲望分成“物质欲望”和“情感欲望”两类。肚子很饿却找不到吃的就会很痛苦,因为填饱肚子的物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当你把肚子填饱了,还是会觉得痛苦,因为你看到别人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于是你对食物品质的欲望没有实现。当这一层欲望又被实现的时候,你还是会觉得痛苦,因为你看到别人都有温柔贤惠的老婆,自己却没有……

而源于情感欲望的痛苦则来自于希望被认可、被欣赏、被接纳、被赞美……这些欲望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

痛苦的确来自于欲望,但这只是它出现的表面原因。就像我用木棍去敲打你的头,你会头疼,会觉得痛苦。有人一旦觉得头疼就开始吃止痛药,吃完以后头暂时不疼了。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根本原因不在于你的头,而是我在用木棍敲你。不解决敲的根源,头疼的问题会一直延续下去。

问题的根本,在于你为什么认为它是问题。

这话看起来似乎不太好理解,我们不妨来看这样一件事。大家多多少少会有过类似的感受,偶尔会突然认识到“自我”并不是真正的自己。例如,当你看到一盘从未吃过的菜时,脑子里突然出现朋友说过的一句话:“这菜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道菜!”尽管没动筷子,但你的味觉已经有了反应,也不自觉地开始认为这菜看样子就很好吃。这时候出现在脑子里的“这道菜很好吃”的想法,是来自于你,还是你的朋友?

同样,你的脑海里会有无穷无尽的意识。比如,“我是一个努力的人”“我是一个乐观的人”“这件事让我觉得痛苦”……可这份意识真的是来自于“自我”,还是来自于别人对你的评价、外界环境的影响,或是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知识?

答案显而易见,我们对自己以及世界的所有看法只不过是对事物本来面目,也就是对真相的抗拒。我们所称的“自我”不过是一个用来抗拒生活本来面目的头脑机制。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背包,这个背包里装满了别人塞给你的各种概念、认知,甚至是标签。你的一生都背着它在行动,而且你在大多数情况下会确信里面的东西都完完全全属于你自己。一旦你在旅途中遇到某些和背包里的内容不符的情况时,你就会把包里面的东西翻出来,挡在自己面前。所谓“自我”,就是你抗拒所有不认同事物的武器。于是,痛苦出现了。当然,就连痛苦的定义也是背包里的东西,因为你从来没有告诉过自己,这就是痛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我”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如果要用更精确的文字来表示,也许用佛家常说的“我执”这个词更为准确。

“自我”会对事实真相本能地抗拒,对于真相,要么推开不想要;要么痴迷渴求要不到——这自然也是另一种对真相的抗拒。这种抗拒和渴求,形成了一个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相互分离的自我。然而,如果你要看到人生的真相,就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真实自性根本不是那个渺小的“自我”,也不是那个我们一度自以为是的“自我”,这些都只不过是意识和思想形成的虚幻标签而已。痛苦的真相

痛苦就是你,你就是痛苦!

看到这句话,我相信90%的人都会表示费解或不赞同。这很正常,因为正如刚才所说,当我们遇到自己没有接触过,或者不理解、不想要的事物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接纳,而是评判——它是不是和我背包里的东西相符?

要作出改变并不容易。若像大多数人一样,将自我的能量交托、依赖于某些“神圣”“未知”或“权威”等任何你相信但并不真正了解的东西时,尽管你在努力摆脱那些让你产生挫败感的问题或事件,但你全身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都一定会阻碍你的所有努力。P2-5

序言

作为老师,我认为在我的各种使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帮助所有人与他们自己的“内在导师”建立连接。

虽然我并不清楚每一个有缘看到这段文字以及阅读这本书的人的最终目的,但那些曾经与我讨论、探究的大部分人都在寻求一种更深层次的觉悟。他们想摆脱自我意识中的那些所谓的“负面障碍”:痛苦、烦恼、愤怒、妒忌、悲伤……试图从自己想象出来的局限、孤立的“我执”中获得觉悟。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种渴求正是制造生命分裂和障碍的重要原因。

生命不只是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样子,它蕴藏着更深的奥秘。对于真理和实相的渴求才是所有生命背后的真实动力:去发现内心直觉中的真相,与生命本来的样子相遇。

生命是一个没完没了的话题,可与此同时,生命本身又是如此惊人的短暂。既然如此,你是否应该问一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我该不该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一一我应该按照他人的要求去生活吗?

——努力追求快乐真的是一种生活之道吗?

——头脑中的理念真的很重要吗?

遗憾的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他们并没有察觉生命中唯一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觉知到生活的真相——你以为来自于自己的种种认知,其实并不见得属于你。那些让你产生愉悦、让你为之努力追求的事情,那些让你感受到愤怒、嫉妒、痛苦的事情,也许并非是你最真实的愿望和感受。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觉得匪夷所思。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某天,你的同事请你帮他做一件事,当时你很忙,很想拒绝他。但是你突然想到,很多人曾经赞美过你,说你是个“热心的人”,连你的上司都完全认同这一点。于是,为了维护“热心人”的形象,你不由自主地答应了同事的请求。

不只是你,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中,主人公也有类似的经历——伊凡·伊里奇是一个法官,被所有人称为好人,被所有人“尊重”和“爱戴”。然而,当他不幸患病去世的时候,人们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悲痛,而是在考虑这件事和自己的关系。比如办公室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伊里奇一死对他们本人和亲友在职位调动和升迁上会有什么影响。

你可以说这部作品反映了世态炎凉,但当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去思考,你会发现一个鲜有人思考的问题——伊凡·伊里奇的过去完全是由别人支配的,他放弃自我主宰和自我支配,只是为了适应生活环境和他人的眼光。

在过去的时间里,他的一切渴望都不过是虚幻:他的所有职责,他对家庭的所有安排,他对社会的关心,他对成功的追逐,他的整个生命活动,一切都是梦幻一场。他本想捍卫自己的一切,然而,就在弥留之际,他突然意识到他所捍卫的那些事竟然完全经不起推敲——他居然没有可捍卫的事情。

因为过去的控制,我们很难会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即使我的整个人生充满了错误,又怎么样呢?”

在这背后,就隐藏着人生的最大秘密,也是我们每天都看得到,却主动或者被动忽略的一个真相:我们正处于各种冲突之中。

你的欲望是现实和内心需求的冲突,也是你和外界的冲突。在每个人的内心,危机和自我斗争接连不断。从早晨睁开眼睛开始,你就在思考今天的工作、家庭的压力、愿望的未被满足,甚至是同事昨天随口说的一句话……这些导致了我们的焦虑、痛苦、执著和不幸。我们努力地学习和思考着,听了很多课,买来很多书,想要依靠它们来解决自己的种种冲突。然而,冲突真的被解决了吗?

也许看起来它被解决了,但事实上问题背后的冲突并没有解决。只要冲突存在,新的问题就会不断产生。

要解决这些问题,你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新思想体系或者新经济革命,而是要了解事实真相——以不满足的态度和面对自我的勇气不断地对事实真相进行探究——这将会引发比各种观念的革新更为深远的革命。因为要探究真实,就必须超越人类现有的知识,否则我们只能看到符号的世界,看到由知识创造的不完整的世界。

这些年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有缘人已经瞥见了更大的真相。这个关于人生的真相,就是这本书要跟大家分享的果实。若你也正在探寻生命的真相,若你已经作好了一切准备,若你有面对一切创伤的勇气和能量,本书就是为你而写。

是否愿意看到真相,这份选择权,其实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六大真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释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65840
开本 32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2013222067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