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春30)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之30,反映了我国学者在英美文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论丛主要分为学者访谈、学者笔谈、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文学理论、博士论坛等几个部分,推出了业界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英美文学研究领域重要的一本参考书。 目录 学者访谈 文学研究的中西比较自觉意识与文化自信 傅修延教授访谈录 人学视野与世界文学建构:蒋承勇教授学术访谈录 后人类时代的文学和哲学 后人类哲学家罗西·布拉伊多蒂教授访谈录 英国文学 莎士比亚的全球异常 《麦克白》之“人类”摹本、影视化以及灭绝时代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 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基姆》中的家庭焦虑 友谊、金钱与政治:《雅典人泰门》的礼物经济 末日神话视域下的多丽丝·莱辛苏非哲学探究 以《第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为例 幽灵叙事的反叛 弗农·李《奥克赫斯庄园的奥克》中的皮格玛利翁神话 腹语与通灵:拜厄特笔下的女性灵媒及其隐喻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克哈马的诅咒》中人物的神话审美研究 从文本空间到社会空间 扎迪·史密斯《西北》的空间叙事解读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美国文学 论《维纳斯》中的黑人女性身体与19世纪西方医学话语 思乡、返乡与抵达:李立阳《玫瑰》中的“家园”意识 《微暗的火》:一种文本形式分析 时尚悖论与黑人的身份认同困境 《日用家当》中迪伊身份再解读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艾米·洛威尔的意象主义与中国情结 《婚礼的成员》中弗兰其的困境 冷战情境下南方理想女性形象中的遏制逻辑 文学理论 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视域 以斯皮瓦克的语境化性别理论为例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大洋洲文学专栏 亨利·劳森丛林小说的自传性书写 《未知的恐怖分子》中的媒体、政府与话语权力 神经操纵下的反殖民审美认知 评巴布亚新几内亚英语戏剧《老人的报偿》 书评及其他 探出城市日常生活的“恶之花 《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评介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 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 报道 征稿启事 本辑人物:傅修延教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春30)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李维屏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6578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2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16 |
CIP核字 | 2019053020 |
中图分类号 | H10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2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