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有趣的故事更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吸引学生读书,吸引学生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语文学习成绩,是“语文趣味故事丛书”的编写目的。
这本由刘玲编写的《最有趣的修辞故事》是其中一册,书中每篇故事相对独立,每篇故事设有“精彩故事”、“知识点击”、“妙趣横生”栏目。
图书 | 最有趣的修辞故事/语文趣味故事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爱看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有趣的故事更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吸引学生读书,吸引学生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语文学习成绩,是“语文趣味故事丛书”的编写目的。 这本由刘玲编写的《最有趣的修辞故事》是其中一册,书中每篇故事相对独立,每篇故事设有“精彩故事”、“知识点击”、“妙趣横生”栏目。 内容推荐 这本由刘玲编写的《最有趣的修辞故事》是“语文趣味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每篇故事相对独立,每篇故事设有“精彩故事”、“知识点击”、“妙趣横生”栏目。 《最有趣的修辞故事》收录了《敬新磨巧骂皇帝》;《绝妙书信吐怨言》;《奇特的回环诗》等故事。 目录 第一单元 比喻篇 1 曹植作诗 2 巧比善喻的惠子 3 蜗牛的比喻 4 小孙子的比方 5 巧比妙喻 6 心中的大象 7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8 打也是一种爱 第二单元 比拟篇 9 拟人与拟物 10 生动的“拟人” 11 侍女巧对下联 12 井蛙之志 13 森林里的选美大赛 第三单元 夸张篇 14 “夸张”的辩论 15 燕山雪花大如席 16 “夸张”的介绍 17 七岁写诗用“夸张” 第四单元 排比与反复篇 18 聪明的回答 19 长江之歌 20 大堰河的赞美 第五单元 对偶篇 21 千古绝对 22 善于巧对的杨继盛 23 尊师联 24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25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由来 26 蒋焘巧对联 27 小许将妙对 28 似曾相识燕归来 29 愧添门联 第六单元 借代篇 30 “大冒”“小冒”惹的祸 31 借代的手法 32 是为了寻饭碗吗 第七单元 设问与反问篇 33 周恩来的劝说 34 设问的魅力 35 巧用设问 36 你知道我是谁吗 37 濠梁观鱼辩 38 伊索和问路人 第八单元 对比篇 39 店主的改变 40 好官与坏官 41 名曲的价值 第九单元 引用篇 42 米饭还是金指 43 华侨的奇遇 第十单元 衬托篇 44 顾恺之画像 45 女孩作诗 46 讲故事,说反衬 47 谢安赏诗 第十一单元 讽刺与反语篇 48 风趣的对话 49 苏轼巧讽“势利眼” 50 敬新磨巧骂皇帝 51 五大天地 52 正话反说 第十二单元 双关篇 53 巧用双关 54 一石三鸟 55 双关语趣闻轶事 56 东坡让路 57 数字谐音双关 58 “双关”成就姻缘 59 妙用双关,丰富内涵 第十三单元 综合篇 60 奇妙的六十七个字 61 修辞与命运 62 绝妙书信吐怨言 63 巧诉年龄 64 纪晓岚题匾 65 飞白与曲解 66 李梦阳互对 67 奇特的回环诗 68 妙用“比兴”表谦虑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曹丕当皇帝后,特别担心曹植和自己争夺皇位。因为曹植才学过人,在大臣中又有威信,且曹操曾经想立他为世子。因此,曹丕一直想找机会除掉他。 有一天,曹丕又宴请曹植。席间,曹丕竭力赞扬曹植的诗文,接着,他话锋一转,带着怀疑的口气说:“弟弟,我曾听先王在世时说过,疑心你的诗文为他人代笔。”曹植一听,冷冷地回敬了一句:“陛下若是不信,可以当面一试。”曹丕便当即出了一道难题:“以弟兄为题,但诗中不准出现‘弟兄’一词,而且限你七步之内成诗一首。”这时殿下的群臣们都为曹植捏了一把汗。 只见曹植站起身来,两手一背,在殿上迈步向前。一步、两步、三步……曹植紧张地思索着,当走到第六步时,曹植突然停住脚步,朗声念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在这首诗里巧妙地运用了一个通俗的比喻:用豆和豆茎同一个根生的关系,比喻曹植和曹丕的亲弟兄关系;用燃豆茎煮豆子的相煎,比喻曹丕对曹植的相逼。这样一个情深意切的比喻,唤起了曹丕的一点手足之情与良知,再加上母亲卞太后的干预,因此,曹丕才没有杀害弟弟曹植。 曹植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豆和豆茎”同根生比作曹植与曹丕的兄弟关系,将“燃豆茎煮豆子”比作“曹丕对曹植的苦苦相逼”,让曹丕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之下放了曹植,使曹植自己捡回了一条命。 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叫惠子的人,他天资聪慧,能言善辩,经常能用浅显易懂的事物来说明、解释深奥难懂的事理,使人听得明白,受到启发。惠子的才能受到大家的赞赏,但同时也引起了少数人的妒忌。 一天,一个大臣在魏王面前毁谤惠子说:“大王,惠子讲话时总是爱兜圈子,从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明明是太阳,他偏要说成火球,明明是星星,他硬要说成萤火。这已成了他的习惯,如果不这样,他简直连话都不会说。” 第二天,魏王召见了惠子对他说:“惠子,你以后讲话要直截了当,不要绕弯子用那么多比喻。”惠子一听,知道有人在魏王面前进了谗言。他从容地说:“大王,例如‘弹’这东西,如果我告诉他们弹就是弹,它的形状就像弹,他们会明白吗?譬如,我说弹的外形像把弓,它的弦是用竹子做的,是一种类似弓箭的射击工具。这样说,人们才容易明白。”魏王听了恍然大悟,觉得惠子说得确实在理,不得不心悦诚服。 虽然有人在魏王面前进惠子的谗言,不但没让惠子受责罚,反而因他的巧比善喻,再次赢得了魏王的信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把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叫做比喻词,比喻一般有三种格式:明喻、暗喻、借喻。 正如惠子所说,通过“比喻”,可以让我们利用认识的事物来了解其他不认识的事物,而不是单一地认为用“比喻”就是绕弯子的表现。它可以使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使文章的内容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让读者理解、信服。在习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P1-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最有趣的修辞故事/语文趣味故事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183972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1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首版时间 | 2014-05-01 |
印刷时间 | 2014-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4 |
CIP核字 | 2013044717 |
中图分类号 | H15-49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1 |
宽 | 185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