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带着吉他去旅行(附光盘)/三明治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去银川的火车晚上八点才出发,火车上的人不多,这次竟然买到一张靠窗的座位,右边是一个大学生,对面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大叔和一对年轻情侣。只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以“K”打头的列车居然是一列绿皮火车,座位上有厚厚的尘土,像是刚从煤矿里出来的。

列车开动后,大家都没有互相聊天,我干脆戴上耳机望着窗外。旁边的大学生在看书,对面的大叔也望着窗外出神,那对情侣则拿手机上网,女生一直让男生上QQ联络某人,男生反复迂回就是不干,具体怎么回事我不太清楚,大概意思就是某年春晚小品里郭冬临说的那样:“你用一个谎言去验证另一个谎言,得到的一定是谎言。”

十点多,列车上的人在包头下了一部分,车厢里的人更少了,那对情侣和大学生都去了其他座位,就剩我跟大叔俩人坐着。我摘下耳机,正好列车服务员推着货车经过,大叔买了一袋小面包,拆开后递给了我一个:“吃吧。”

“不用不用,谢谢你了。”我对他突如其来的热情连忙摆手谢绝。

“没关系,吃点吧,一会就饿了。”他边说边拆开了一个。

大概是上车前的回锅肉盖饭我根本就没吃下去多少的原因,当时肚子还真有些饿了,也就不再客套,正好借此机会跟他随意聊聊。

“您去银川?”我咬了一口面包问他。

“是的,再转车去××。”后面那个地名我没听清楚。

“转车去哪里?”我继续追问。

“固原县。”他很用力地说清楚了一些。

“哦,我有个朋友也是那里的,还邀请我过去玩呢,但是我查了一下,好像银川过去有点远吧?您是那里人吗?”

“是的,银川过去大概三四个小时,我这次家里有事,临时回家一趟。”

“哦,那您是在呼市工作的对吧?”

“对,工地里,我们干力气活,在城市里能多赚点,老家没那么多事可做。”

“也是,那您通常一年回家几次呢?呼市离固原也不算远。”

“一年就一次两次吧,除非像这次这样,家里突然有急事。”

“家里小孩都在上学吧?多大了?”

“没有上了,小的十几岁,在村里当老师,大的二十几,出门打工了。”  “十几岁当老师?”我以为我听错了。

“对,我们村太偏僻,没有老师,都是小学毕业了就开始教其他小孩,县里本来也有安排其他老师去,但是没有人愿意的留下来,小孩们也不愿意学习。”

我听了鼻子一酸,眼睛当时就模糊了,但是不能在大叔面前露馅,只好佯装低头赶紧擦干净了,“小孩子天性爱玩,肯定是不爱学习的嘛,所以才要大人去好好引导他们。”

“没有人引导,村里年纪大一点的都出去打工了,外面请的老师也不愿意留下来,小孩子又不爱学……”大叔又一次强调了这两点。

“那……你们那里的大人们怎么想这事?”

“没有文化,当然是很吃亏的事,像我们在城里只能干体力活,下雨也好下雪也好,我们都要去工地,我是做工程的嘛,不能耽误工程进度,有时候夏天晒得都快晕过去了也不能下来,除非你真的晕倒了被人抬走。”大叔说到这里,明显感慨良多。

那天晚上我们俩就这个教育问题聊了很多,这不是什么深刻的对话,但对我的触动非常大。脑子里突然浮现出“支教”这个词,虽然从来没有做过这件事,但那一刻我突然深深理解了那些把青春献给了大山里教育事业的人们。

大叔是回族人,跟我说起了他们那里的一些特色,“你去银川要去看西部影视城吧?我们家就跟那里差不多,房子都是窑洞,直接在山里挖出来的。”

我很天真地问:“那坚固吗?要是下雨什么的不会被冲刷导致一些问题吗?”

“不会,我们那里的泥土都很结实,而且窑洞里冬天很暖和,夏天很凉快。”

虽然大叔跟我说了很多窑洞的优势和好玩的事,但我对它的印象也仅仅只有影视剧里的惊鸿一瞥,并没有一个实际完整的印象,直到这趟旅行结束时,西安回北京的列车经过了延安,我才终于见到传说中的窑洞,那真是一种巧妙而独特的建筑,或许也是世上最隐秘的建筑吧。

话头扯回来,大叔还跟我推荐他们那里的馒头,“我们那里的女人做馒头绝对是其他地方比不上的,特别香,就跟……反正就是很香,你要是有机会去了,一吃就知道了。”虽然大叔没有找到合适的比喻,但那种质朴的表达反而更让人相信那里的馒头确实很棒,而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在外漂泊的男人对家乡、对妻子的思念。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一个在城市里务工的农民,家里能有一个让他惦记的女人和食物,是他在外赚钱的最大动力。城市里诱惑比农村更大,漂亮女人也更多,但是有些人心里就是比谁都清楚:用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应得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随意幻想。他们或许接受的教育没有我们多,但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应该是中国传统美德最后的承载者。

进入午夜,倦意袭来,大家都开始准备休息,由于车厢内人数足够少,每个人都可以躺下睡觉,也就是说,我们花了一张硬座票的钱买到了卧铺的享受,虽然有点脏,但谁又会计较这个呢,一觉到天亮,睁开眼时看手表已经五点多,终点站银川已经在望。

P9-12

目录

序——趁着还有远行的心和燃烧的血

第一篇章:从城市到城市

 第一站:呼和浩特——这里没有草原

 第二站:银川——干净的不像西北城市

 第三站:兰州——黄河城中流

 第四站:西宁——青旅初体验

第二篇章:平均海拔三千米之上

 第五站:拉萨——走快点是会死人的

 纳木错——26年来我见过的最美的日落和日出

 羊卓雍措——组团狂欢才是硬道理

 第六站:搭车滇藏线

 第一天:搭车新手的第一天(拉萨——林芝八一镇)

 第二天:孤身夜斗大黑狗(林芝——鲁朗)

 第三天:渡过通麦天险,穿过然乌仙境(鲁朗——八宿)

 第四天:怒江仅有七十二拐吗(八宿——左贡)

 第五天:死里逃生的一天(左贡——芒康)

 第六天:澜沧江旁的盐田与佳加面(芒康——盐井)

 第七天:小面包车惊魂记(盐井——香格里拉)

 第八天:捡到一只小鸟(香格里拉——丽江)

第三篇章:西北偏北,东南以南

 第七站:昆明——有坡度的城市最有生命力

 第八站:成都——不得不提的东区音乐公园

 第九站:广州——忘不了的朋友们与粤式早茶

 第十站:西安——在黄昏的古城墙上骑车才是正经事

附:带着吉他曲旅行EP

序言

趁着还有远行的心和燃烧的血

这二篇序可能比其他书的序都长,实际上,你完全可以把这当做我的旅行前传来读,我会在这里告诉你这次莫名其妙的旅程念头是如何从天而降,砸得我在凌晨时热血沸腾爬起来查询路线,这不是一份总结,而是一段开篇,我照搬了出发前的一篇博客标题和部分内容,并作了修改和增补,所有这些,都是我真实的心声。

每次看到那些在大学时期就独自走遍了很多地方的学生朋友,我总是不可抑止地充满了羡慕;每次看到那些毅然决然辞去工作踏上孤独之旅的上班族,我总是发自肺腑地充满了敬佩。对于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只能在下班后抬头看看被高楼分割出的天际线框出的只有几平米的天空的我来说,外面的世界真_的很精彩,也真的遥不可及。

我们得到的越多,却越不敢放弃,那些本该是让生命更加精彩的事情,最终却成了钳住双脚的镣铐,让我们成了工作与生活的奴隶;我们努力地向前奔跑,却忘记了出发的目的,也失去了终点的方向。

我记得在电脑前翻看别人旅行日志时的羡慕与心酸:我也记得去年公司某同事辞职独自骑行西藏回来后跟我们诉说旅行经历时心中的嫉妒;我还记得在纪录片里看到别人在世界各地体验不同文化、不同民俗时自己的沉默无语……虽然一再强调自己有一颗向往蓝天的自由心,却不断证明自己是一个畏缩不前的奴才命。

等攒够了钱,我就去××好好地玩一趟一一这是我听过最多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几乎所有有正常职业的人都把旅行当做一场度假,它需要足够的钱才能支付的起,不知不觉中又成了旅行的奴隶。

即便有钱又有闲了又怎样?要的是憧憬旅行的心,是对自由的渴望,是再一次认识自己的机会;不是乘坐飞机到达某个地方留下一张V形手势的照片,再前往下一个热点旅游城市;不是白天去古镇随人流瞎转,晚上回到豪华酒店独自望着天花板炫目的吊灯发呆;我想真实的、零距离的与这个世界接触,想在不同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我忘记了这个念头出现的确切时间,只记得某天凌晨两点多躺在床上翻看《培根论人生》这本书,里面没有提到任何跟旅行有关的内容,脑海中却忽然冒出了这个念头,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有一件事始终像火一样燃烧你,除了去完成它还有更好的选择吗?多少次萦绕耳畔的声音,多少次回转脑海的画面,终于因为这样一个决定而变得越来越清晰。

之后实际行走的路线与计划的路线有所偏差,依旧走了十个省份,只是贵州改成了广州,湖北改成了江西,计划终究是赶不上变化,后来在路上的很多事,也都是临时决定,这种随机性反而让我更加放松,不提前做详细攻略反而不期而遇许多惊喜。  打开电脑查看别人游记中的照片,雪山、高原、林海……不知不觉竟笑了出来,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那片土地,意识到自己这种神经质般的失态后,我突然感到一些失落,距离上一次为一件事情夜不能寐已经整整八年了;有时候,某些事成为梦寐,也是一种充实的幸福,因为你知道,你终会为了它而全力奋进。

周末的时候我把要出行的消息告诉了跟我同居将近五年的谷希希,她是一个东北姑娘,在一家IT公司任部门经理,回家也兼职厨师,堪称“出得厅堂,入得厨房”,那天她就在厨房一边炒菜一边漫不经心地回头问我:“你要去哪些地方?”

“以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为第一站,然后去银川、兰州,到时候再决定去不去西藏,还有成都、重庆、西安、贵州的一些地方,大概一个多月到一个半月左右吧。”

“真的假的啊?那这么长时间你留我一个人在家?”她半信半疑,索性提出一个建议:“你等我攒够了钱跟你一起去吧。”

“等不及了,我下周就走。”我态度很坚定。

“你是不是遭雷劈了,不是都去面试要工作了吗?”她这才觉得我可能是认真的。

“不去了,这一上班,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脱身,先去疯狂,回来再闯。”

当我们在房间里吃饭的时候,谷希希还是有些不信我真能走完这全程,“你要是不行了就赶紧回来,我不告诉别人,没人笑话你。”

我不屑地白了她一眼:“什么叫‘你要是不行了’?”

谷希希带着她一贯诡计得逞后的邪笑:“不是,我就说那意思,这不是一片好心嘛,又不是诅咒你。”

我了解她盼我回来的心情,男朋友不在身边,我这个陪伴她多年、已经成为她生命中重要的男人之一的人又要离开这么长时间。独守空房的日子好寂寞,所以广大女同胞啊,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那个默默守候在你身边的男人,拥有一个不是男友却胜似男友但又永远不会成为你男友的男友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5月15日是周一,去超市买了多功能刀、小手电和防晒用品,又去药店买了户外必备的受伤防护药品,又去尾货市场淘了一双价廉物美的运动鞋和一双手套、一张毯子,没有帐篷。

我决定带上一把吉他,我知道一定会有人笑:“你们文艺青年真是……这种旅行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好那么好玩,吉他会成为你的累赘,就算带出去也一定带不回来……”无所谓,如同你们带着大单反和数千元的装备一样,吉他是我的“最佳旅途拍档”,它可以在孤独的旅途中带给我一丝慰藉。

临行前两天,我去通州跟Sara告别。她是西安人,但在北京已经工作生活十几年了,我们认识虽然仅仅只有一年多,但她俨然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女人之一。不仅是能跟我海阔天空的谈论文学、艺术、电影、广告、心理等各种话题的最佳聊友,也是我事业上的最佳拍档。她带着五个月的身孕,挺着隆起的肚子在沙发上听我絮叨。

“你要去这么多地方,钱够吗?”

“除了这几天已经买完的物品之外,真正出发时只有1500元。”

“啊?1500块你就敢出门?还要去那么多地方?车票都不够吧?”

“我算过了,所有车票的硬座加起来一共是一千多一点,还有五百多块可以支配。”

“那也不够啊,你这要去十几个城市呢,住宿、吃饭、景点门票这些都要花钱,多少也会在路上买点东西什么的,你这个预算怎么可能走完?”

“所以我带着吉他啊。”我看着一脸惊诧的Sara继续说,“而且有些路段我会选择搭车,不去那些门票比名气更高的景点,也不会在景区购买任何纪念品,就是想去感受那些地方的本土气息,不是旅游的那种。”

Sara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所以你这次算是把自己真正豁出去了,不留一点后路。”

“是的,没有退路,就只能前进了。”

“到了西安要是没找到地方住,可以去我们家,我老家的房子正好空着,钥匙到时候联系邻居阿姨给你,祝你旅途顺利,等你回来跟我讲故事。”

查阅路线的那个凌晨,一些旋律逐渐在脑子里出现,不断撞击不断回放,我打开IPAD记录下它们,并立即做了一个简单的DEMO:《未知旅途的风景》,后来它成为今年做的DEMO里获得评价最高的一首歌,我不知道这首歌对我即将出发的旅程意味着什么,也不愿意去多做揣测或赋予什么意义,虽然没有歌词,但它就是我心中的声音。

我知道会面临很多意想之中、意料之外的困难,我可能会茫然无助、会欲哭无泪甚至身临绝境,但就如我们年轻时的叛逆时光中,面对那些或善意或恶意的劝导忠告一样:佯装充耳不闻但把可取的都记在心里。请让我趁着还有远行的心情,去好好看看这个繁华世界,趁着胸中还有热血在燃烧,去好好体验这短暂而炙热的生命。

人在路上,梦在心上。

内容推荐

有音乐的地方就有灵魂。

一个从广告公司辞职的资深文案,因为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独自带着一把吉他、一个背包踏上了旅程。55天内跨越十个省份十三座城市,行程一万四千多公里,创作了十几首歌曲。俞燕俊编著的《带着吉他去旅行》不是泛泛的旅行记录,也不是滇藏线的旅游攻略,《带着吉他去旅行》是一本前所未有的音乐旅行日志。每个人的旅途都有音乐相伴,只不过,他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了歌,精选四首,与您分享!

编辑推荐

中国首部以音乐为主题的旅行读本!环绕立体声EP分享唱游10省13市天籁之曲!与众不同的滇藏线体验,背着吉他的文艺范儿!趁年轻,去遥远的地方写首歌给心爱的她!

一个从广告公司辞职的高级文员,一个背包,一辆山地车,一把吉他,跨越十个省份十三个城市,行程一万四千多公里,两万三千多张照片,十几首原创歌曲。俞燕俊编著的《带着吉他去旅行》不是泛泛的旅行记录,更不是滇藏线上的旅游攻略,这是一本前所未有的音乐旅行日志。因为有音乐的相伴,旅程变得与众不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带着吉他去旅行(附光盘)/三明治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俞燕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64966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2013185898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4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