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民国史论丛(第5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所编“民国浙江史研究系列”第五辑——民国浙江经济问题专辑。江浙财团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重要经济基础,而浙江的社会经济建设在1927-1937年期间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为各地的工商业较为发达、商会组织比较完善、新式交通的作用逐渐加强等。本辑对民国时期的以上诸多方面进行了程度不等的研究。 目录 民国时期的浙江财政经济概论 江浙财团与北洋政府的经济关系 一 江浙财团与北洋政府的财政经济政策 二 江浙财团与北洋政府的内债 三 江浙财团与关税特别会议 江浙财团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 一 江浙财团与国民政府建立前国民党的财政经济关系 二 江浙财团与国民政府1927-1931年的公债 三 江浙财团与1932年的公债风潮和公债整理 四 江浙财团与国民政府1933-1937年的公债 张静江与浙江经济建设 一 社会经济概况与张静江的治浙主张 二 改善基础设施 三 改良农业和发展林业 四 举办展览会 余论 浙江绍兴柯桥镇商会与地方社会 一 柯桥镇商会的组织演进与运行机制 二 柯桥镇商会与地方经济 三 柯桥镇商会与地方社会的治理 四 柯桥镇商会的政治参与 新式交通与近代江南交通格局的变动 一 海陆交通格局变化:出现海洋导向的交通格局 二 水陆交通工具变化:显现陆上交通运输主导性作用 三 交通的社会作用加强:对中西方、东西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沪杭铁路与沿线社会经济(1912-1937) 一 沪杭铁路的修筑 二 沪杭铁路对区域经济的调节 三 铁路影响下的城乡变化 小结:沪杭铁路促进发达区域间的互动 1945-1949年杭州市粮食危机探析 ——以钟渭泉案为中心的考察 一 1945年以前杭州市的粮食问题 二 战后杭州市粮食问题:供求失衡、粮价飞涨 三 战后杭州市抢米风潮 四 收购摊米、操纵米价 五 粮食危机下各方势力的角逐 结语 导语 本书是杭州师范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编的“民国浙江史研究系列”(第五辑),民国浙江经济问题专辑。辛亥革命后,浙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此基础上,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财团开始形成,它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巩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抗战全面爆发前的浙江经济社会,虽然受到全国范围军阀混战的一定影响,但总的说来,浙江的工商业在全国是比较发达的。各地商会组织也较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但在1937年底杭嘉湖等地先后陷入敌手后,由于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工商业的野蛮掠夺与摧残,致使浙江经济残败不堪。战后浙江省政府也曾积极计划各项事业的复兴,但由于国民党顽固坚持其一党独裁的统治,不惜发动内战,浙江的财政经济最终走向崩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国史论丛(第5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潘国旗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644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7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首版时间 | 2020-05-01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2 |
CIP核字 | 2020072207 |
中图分类号 | K295.5 |
丛书名 | |
印张 | 2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