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印记》作者哈兰·科本被誉为“现代悬念大师”,获多项国际大奖,美国三代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最喜欢的畅销书作家。在神秘悬念小说创作领域里的地位卓著,《纽约时报》称赞他的小说是“天才作品”,《洛杉矶时报》认为他的小说“充满洞见”,《休斯顿纪事》指出他的作品“始终给人带来愉悦”。许多报刊一致认为,哈兰·科本的作品是必读书。
前网球选手苏兹身怀六甲,其丈夫摇滚明星却神秘失踪。米隆出手调查拯救他们的婚姻,谎言、欺骗、罪恶、阴谋一一浮现,曾经的一切,都打上了魔鬼的印记……
图书 | 魔鬼的印记(哈兰·科本悬疑推理作品)/米隆·波利塔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魔鬼的印记》作者哈兰·科本被誉为“现代悬念大师”,获多项国际大奖,美国三代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最喜欢的畅销书作家。在神秘悬念小说创作领域里的地位卓著,《纽约时报》称赞他的小说是“天才作品”,《洛杉矶时报》认为他的小说“充满洞见”,《休斯顿纪事》指出他的作品“始终给人带来愉悦”。许多报刊一致认为,哈兰·科本的作品是必读书。 前网球选手苏兹身怀六甲,其丈夫摇滚明星却神秘失踪。米隆出手调查拯救他们的婚姻,谎言、欺骗、罪恶、阴谋一一浮现,曾经的一切,都打上了魔鬼的印记…… 内容推荐 《魔鬼的印记》是哈兰·科本悬疑推理小说“米隆·波利塔系列”中的第九本。《魔鬼的印记》讲述前网球选手苏兹·T的Facebook页面上出现了一条匿名评论,质疑她肚子里的孩子并不是她丈夫摇滚明星莱克斯的。更意外的是,这条评论出现后,莱克斯失踪了。苏兹挺着八个月的身孕央求她和莱克斯的经纪人米隆·波利塔帮忙找到莱克斯,拯救她的婚姻——可能还得救莱克斯的性命……米隆·波利塔和他那亦正亦邪的好友兼搭档再次上场,为大家带来一场更为刺激的谜案冒险。 试读章节 一个朋友曾经告诉米隆,最丑陋的真相仍然好过最美丽的谎言。 此刻,低头看着躺在医院病床上的父亲,米隆想到了这句话。他回想起16年前,他最后一次对父亲说谎——一个引发了如此多悲伤和破坏的谎言,一个激起了一场悲剧涟漪的谎言,终将在这里灾难性地结束了。 父亲的双眼仍然紧闭,呼吸刺耳且不规律,身上的那些管子像是从各处延伸出来。米隆低头凝视着父亲的手臂,他记起孩提时去纽瓦克市的工厂探望父亲,看到父亲坐在超大的桌子旁边,衣袖卷起来的样子。那时,父亲的手臂强壮到足以让衣服布料绷紧,使得袖口就像是缠在肌肉上的止血带。而现在,年华老去,父亲的肌肉看起来绵软无力,像泄了气一样。曾让米隆备感安全的宽厚胸膛还在,只是已经变得脆弱,仿佛一只手压下去就可以折断他如同干树枝一样的肋骨。父亲未刮胡子的脸上出现了点点灰色,而不似以往他在早上刮完脸之后傍晚又长出的黑色短须,他下巴周围的皮肤已经松弛,松垂下来就像是一件尺寸过大的披风。 米隆的母亲——艾尔·波利塔43年的妻子,坐在床边。她患了帕金森症,颤抖的手一直握着丈夫的手,整个人看上去也十分憔悴。母亲年轻时,是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同葛罗莉亚·斯坦能一同发起“燃烧胸罩运动”,穿着印有“女性的工作场所在众议院和参议院”的T恤。现在,爱伦·波利塔和艾尔·波利塔(母亲总是开玩笑说:“我们是爱伦一艾尔,就像以色列航空公司”),两人都因岁月的侵蚀而老去,或许,到目前为止,他们要比大多数上了年纪的夫妇幸运——然而,这种幸运也快要结束了。 上帝是有幽默感的。 “那么,”米隆的母亲低声说,“我们达成一致了?” 米隆没有回答。最美丽的谎言与最丑陋的真相对决。米隆本该在16年前,对自己最爱的那个伟大男人说最后一个谎话后,就汲取教训的。但是,没有,没有这么简单,这个丑陋的真相会是一场灾难,它会撼动整个世界,甚至是毁了整个世界。 所以,当父亲的双眼颤抖地睁开,当米隆此生最珍爱的男人望向他最年长的儿子,眼神中带着恳求和近似孩子般的困惑时,米隆看向他的母亲,缓慢地点了点头。他抑制住眼中溢出的泪水,准备对父亲说最后一个谎话。 6天前。 “拜托,米隆,我需要你的帮助!” 这对米隆来说,有点梦幻:一个曲线凹凸有致、外表性感迷人,却不幸陷入麻烦的少女,优雅从容地走进他的办公室,就像是老侦探电影中的情节一样——只是,优雅从容更像是步履蹒跚,而曲线凹凸有致,则是因为这个性感迷人的少女已经怀孕8个月,真的很抱歉,这似乎毁了整个梦幻效果。 她的名字叫作苏兹·T,T是Trevantino的缩写,她是一个退役的网球明星。苏兹曾是网球巡回赛场上的性感坏女孩,她挑逗性的装束、穿环和文身比她的比赛更令她闻名。然而苏兹还是赢得了一个重要奖项,并且接了无数个代言广告,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她为La-La-Latte做女性代言人的广告,那是一个连锁的咖啡吧,服务生身着袒胸装(米隆喜欢这个委婉的说法),大学里的男生们喜欢在这个咖啡吧里,因为“额外的牛奶”而窃喜。美好的时光啊! 米隆张开双臂:“我一直在这儿等着你,苏兹,24小时全年无休,你知道的。” 他们在他的公园大道办公室,MB Reps的总部,M代表米隆,B代表波利塔,Reps则是因为他做运动员、演员和作家的经纪人。名字的首字母连在一起就是公司的名称。 “告诉我,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苏兹开始踱来踱去:“我不太确定要从哪里开始说起。”米隆刚要说话,苏兹就抬起了一只手,“如果你敢说‘从头说起’,我就扯掉你一个睾丸。” “就扯掉一个?” “你现在已经订婚了,我只是考虑到你那可怜的未婚妻。” 苏兹的踱步逐渐变成了跺脚,速度和强度越来越剧烈,以至于米隆有一点担心她会不会在他这个刚刚翻新过的办公室里分娩。 “呃,地毯,”米隆说,“地毯是新的。” 苏兹皱了皱眉,又踱了一会儿,开始咬她涂了指甲油的长指甲。 “苏兹?” 她停了下来,两个人视线相对。 “告诉我。”他说。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吗?” 米隆点头。那时他才离开法律学院几个月,正在创办他的新公司。当时,刚一开始,公司叫作MB SportsReps,因为米隆最初只做运动员的经纪人。后来他开始做演员、作家、艺术家和社会名流的经纪人时,就把Sports从公司名字中去掉了,成了现在的MB Reps。 仍然是首字母的缩写。 “当然。”他说。 “我那时一团糟,是不是?” “你当时是一个伟大的网球天才。” “还是一团糟,别美化我了。” 米隆双手一摊:“你当时才18岁。” “17岁。” “17岁,怎么说都行。”米隆脑海中迅速浮现出那时的苏兹在阳光下的样子,一头金黄的长发扎成马尾,脸上露出顽皮的坏笑,正手击球时就像是那个球惹到了她。“那时你刚刚成为职业选手。 P1-4 书评(媒体评论) 哈兰·科本是现代悬念大师——他能够在第一页就牢牢抓住你的心,又在结尾带来震惊。 ——丹·布朗(《达·芬奇密码》作者) 悬疑小说的极致!惊险紧张,扣人心弦。节奏风驰电掣,读者得时时提醒自己放慢速度,品尝一字一句及刻画生动的人物。科本一次比一次进步。 ——杰弗里·迪弗(《人骨拼图》作者) 我逼自己读慢点,细嚼慢咽每个线索、每个细节,只愿它永不落幕。多线情节导向最终结局,直到最后一页才真相大白。 ——《今日美国》 令哈兰·科本卓尔不群的是他的智慧以及……引人入胜的情节。 ——《洛杉矶时报》书评 本书震撼人心。读完让我脑筋打结,因为直到最后一页我才恍然大悟。这是一本惊险刺激,爆发力十足,精彩震撼,让你手不释卷的书。 ——《纽约时报》畅销作家丹尼斯·勒翰(《神秘河流》作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魔鬼的印记(哈兰·科本悬疑推理作品)/米隆·波利塔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哈兰·科本 |
译者 | 赵星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40903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8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09 |
宽 | 146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7-2012-4036号 |
版权提供者 | Amer-Asia Books, Inc.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