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河湟历史文化论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论集选取的文章,时间跨度80多年,是研探河湟历史文化的学术精品。民国时期出版的《新青海》《新亚细亚》《西北问题》等杂志,载有介绍、研究河湟历史文化问题的文章,现已引起学界重视,笔者也翻阅过其中一小部分,收获甚多。本想结集出版这些文献,无奈民国时期载于期刊、报纸、内部资料等的相关文献太多,而我精力、财力皆十分有限,只好作罢。此次选取这些文章,一是想体现河湟历史文化研究的传承有序,二是希望引起关注,未来有学者能做全面收集、出版这些成果的工作。本论集所收录的现当代学者论文,既有以人群为对象的地方史研究文章,也有反映空间特性的区域社会史研究成果,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河湟地区历史文化的总体面貌。本论集所选取的青海师范大学相关学者的论文,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科研团队的研究特色和科研水准。 目录 第一辑 文化教育 改进青海教育刍议 青海羌民的婚姻 青海民歌的一斑 青海与祭海 论甘青彩陶纹饰中卐形等符号的演变 关于马厂类型四大圆圈纹与蛙纹的几点看法 青海民族历史的特点与民族文化的特性 论青海历史上区域文化的多元性 试论明清时期河湟文化的特质与功能 青海东部史前文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河湟文化圈的形成历史与特征 青海大通县广惠寺蒙藏小学校创办考论 明清时期河湟地区的土司宗族构建 ——以西宁卫东李土司为例 第二辑 社会经济 青海田赋之探讨 对于青海田赋清理之商榷 青海羊毛的负担及其对于各方的影响 关于青海土地行政之探讨 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 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地区的民族贸易市场 民国时期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研究 ——以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心 第三辑 历史地理 青海省的史地 青海农田水利调查概况 青海西宁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 西平郡与鄯州 古青海路考 青海平安县出土东汉画像砖图像考 西汉时期湟中地区的交通 西北黄河古渡考(一) 古玉石之路与丝绸之路青海道 吐谷浑与昆仑玉 汉族移民与河湟地区的人文生态变迁 丝绸之路河南道多元宗教文化传播研究 地缘结构与丝绸之路东段南道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河湟历史文化论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李健胜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580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5 |
出版时间 | 2020-01-01 |
首版时间 | 2020-01-01 |
印刷时间 | 202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94 |
CIP核字 | 2019290474 |
中图分类号 | K294.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