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龙山往事
内容
试读章节

晨堤雾遇

堰镇是润城南乡的一个重镇,这里交通便捷,商业发达。

听长辈们说,堰镇名字的由来,缘于它西北面的一座石堰。这石堰年代久远,位于望仙河、望堰河分流处上游的两百米处。堰上河道宽阔,数公里内波纹荡漾,碧水齐岸。堰外两边水渠纵横,四通八达。源源不断的清流滋润着堰镇四方数万公顷的良田,造就了润城南乡旱涝稳产的粮仓。丰水时节,河水溢过厚实的阶梯式石堰,从高到低,形成一级一级白练样的瀑布,十分壮观。据镇志上说,这里宋初时就已建市,至民国时,光米行就有40余家。酒行、木行、杂货店、酒馆、客栈、布店、当铺……难以计数。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堰镇似个历尽荣辱沧桑步入晚年的江湖浪子,开始猥琐苍老、步履踉跄,往日的喧嚣和兴盛成了过眼烟云,东流春水。七十年代初,人民解放军在堰镇南面的华山里建国防工程,堰镇的街上才又开始热闹起来。河道里,那些原来只有在大江大湖中才能见到的铁壳驳船也开进来了,它们整日“呜呜”地叫着,拖着一长串的木船,在河中穿梭。船上装着黄沙、石子、水泥、钢筋等东西,沉沉的,船舷齐着河面。上下货物的士兵们喊着口号,唱着歌列队在街上跑步穿行;涂着草绿色油漆的军车装满货物,整日整夜地在新铺的石子路上来回奔驰。

初春的早晨,寒气尚重。枯草上、树叶上都凝着茸茸的白霜,仿佛下过了一场小雪。雾气弥漫在空中,漂在河上,把河对岸的房舍遮得影影绰绰的,看不真切。

六点钟刚过,公社大门边传达室的门打开了。随着“吱呀”一声门响,一个年轻人从里面走了出来。他头戴旧军帽,身穿旧军装,背着一条扎成豆腐方块似的被子,右手拎着一只装着脸盆的网兜,里面放着一套《毛泽东选集》,以及毛巾、牙缸、牙膏、牙刷等洗漱物品。

小伙子一米七五的样子,身材结实,浓眉中夹着帅气。他叫杜正平,二十六岁,参过军,大前年被推荐到省华阳农校上过学,做过工农兵大学生。去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堰镇人民公社工作,当农技员。今天,他要到龙山大队去赴任。

在公社革委会的班子成员中,杜正平并不被看好。小伙子做事热心沉稳,但对报纸上的这运动那运动掺和的热情并不高,在机关组织的评水浒批宋江、批投降派等活动中差强人意,缺少青年人的激情和方刚血气。公社党委分管党务、组织人事的副书记曾说过,杜正平这小伙子做日常事敢干肯干,有热情,有闯劲,但政治敏锐性有待提高。可基层大队里的人不这样想,常常竖着指头夸他,说农技员做事认真,肚里有货,没有架子。他卷起裤管能下田,肯坐在田埂上和社员群众聊天。看看庄稼叶子,就晓得它们得了什么病,该用什么药。他整过枝的桃树,桃子结得多,不掉果;他掐过头的西瓜结得大,蜜似的甜。

三年的部队生活,培养了杜正平冷静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他遇事有自己的思想,不愿随大流,在华阳农校读书时也是这样。小伙子是班上唯一的党员,当然也是班长,植保系组织各班学生批林批孔时,他不够热情,不够积极主动。学校里组织学生上街游行,他们班也经常落在后面,为此他曾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但他嗜书如命,手上整天都卷本书。那时学校规定,晚上九点统一熄灯。宿舍里熄灯后,小伙子常站在楼道或厕所的灯下看书。为这事,农校的同学们后来聚会时还经常拿他开涮,把这当成奇闻趣事。在学校的教师、同学中,他的哥们、朋友很多,可最要好的竟然是那个扫厕所的戴眼镜的老头。那老头姓欧阳,是一个走资派——这个学校的老校长。只要有空闲,这对忘年交活宝就会聚在一起。树荫下、操场边,甚至厕所旁的草地上都有过他们的身影。

杜正平在部队里肯吃苦,深得连长赏识,第二年就人了党,还立过一个三等功。喜报寄到公社武装部,分管部长感到很骄傲,专门组织了八个基干民兵,一路敲锣打鼓,把喜报送到了年轻战士的家里,还亲自挂到堂前的墙上。

这次,公社党委研究安排小伙子到龙山大队任党支部书记,除武装部长一开始就同意外,党委其他领导同志的意见并不统一,硬是党委书记做工作才勉强通过。

党委书记姓马名力平,五十二岁,脸上有几粒麻子,一九七五年上半年才被解放出来恢复工作。马力平新中国成立前在苏中参加过地方部队,还去过朝鲜。他性格倔,一副宁折不屈的犟脾气。“文革”时,他不服批斗,被红卫兵戴着烟囱高帽,挂着大牌子,穿着背心裤头在倒扣的碗上跪了三天三夜,后来又在林场山北潮湿的屋里改造生活了几年,腿上落下了钻心的风湿病。公社机关里的年轻小伙子有五六个,老马偏偏只看中杜正平。春节前,马书记就找杜正平谈过话,昨天上午的党委会一结束,他又单独找杜正平交心,鼓励中充满殷切期待。面对马书记的信任,杜正平感到有压力,没敢轻易表态,仿佛一匹遵照马妈妈安排,第一次驮物渡河的小马,激动中夹杂着迷茫,或许胆怯,就像这眼前的白雾,看不清前面的东西。

堰镇有生气了。沿街的店铺已经开门,有人蹲在石板街边刷牙漱口,睡眼惺忪的,仿佛还未睡醒。有人在街上生煤炉,扇子“啪嗒啪嗒”响,白色的烟气袅袅上升,融人雾中,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味道。河北岸的临时码头上,士兵们正在下货,“嘿唷嗬哟”的号子声在雾中颤动。

杜正平走过望仙桥,向东跨上望仙河北堤。这是堰镇通往东边村镇和邻县的必经大道。

起风了,悠悠的东风沿着河道吹过来,潮潮的。原本白纱似的薄雾开始动起来,一缕一缕,一团一团地从眼前飘过。河岸上的杉树、河边的芦苇一下看清了.一下又隐没了。

前面的河边传来声音。有一只船靠在岸边,人们担着粪桶踏着跳板上上下下,空气中飘来氨气的味道。

杜正平一心赶路,走得匆忙,身上开始热起来。他放下手中拎着的网兜,伸手解开外套扣子。刚要起步,前面的雾中冷不丁地窜过来一只大狗,吓了小伙子一跳。大狗小牛犊似的,浑身乌黑,只有腹部和四只爪子隐约有些灰黄。它不声不响,“呜喔”一声,一口咬住了杜正平的网兜。

“黑虎!”前面的雾气中传来女孩清脆的唤声。那叫黑虎的狗并未松口,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尾巴。

……

P5-6

目录

引子

晨堤雾遇

雏鹰试翅

润城借粮

姑苏学艺

春雨潇潇

龙山办厂

阳春燕飞

龙村婚礼

山村地震

祖屋火龙

秧门洗泥

白鱼传说

佳宝韵事

防震抗灾

雨夜斩龙

县长遇险

福荣蒙难

路折途迷

干校学习

方惠遭祸

长夜漫漫

日照菊媚

尾声

序言

近年来,戏说、穿越、宫廷内斗、武侠、谍战……各种题材的小说铺天盖地,令人目不暇接。很多作品为迎合当代人们的浮躁、虚无心理,功利化、低俗化的倾向日趋严重,它们内容浮浅,粗制滥造,声势浩大地来,悄无声息地走,恍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真正经得起推敲的好作品少之又少,《龙山往事》却叫我们耳目一新。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杜正平不畏艰险,带领一帮年轻人艰难创业和与华侨之女恋爱的描写,歌颂了一批关注农民、关注民生,立志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共产党员的群体形象,在对秀美的原生态农村环境进行展示和赞美的同时,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路线下一部分人打着革命的旗号倒行逆施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她似僻静山坳边飘来的一缕清风,阴凉、舒适、沁人心脾,给身居闹市憋闷烦躁的人们恬静清心。“紫燕双飞”中赤龙湖中的紫气朝阳,“春雨潇潇”里的朦胧雨帘,大码头前的梦幻晨景,望仙河面的摇曳渔火,雄峻汤山上的七彩金菊,无不美轮美奂,令人平心静气,称奇叹服。

她似山野水村里端出的一盆土菜,地道、新鲜、原汁原味,令向往归真返璞、崇尚自然的人们羡慕神往。焕发童真的儿歌,婚宴上激情奔放的对歌、舞蹈,端给左邻右舍的馄饨、面条,疯狂的泼水砸泥,人越吃越多的农村寿宴,那份边吃边听典故的轻松惬意,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的描绘,都给人以质朴的享受,意欲置身其中而后快。

她似曲径通幽处走出的窈窕少女,淳朴、秀美、亭亭玉立,让看惯追求刺激、情节堆叠小说的人眼睛一亮。在铺展那个时代被破坏了的农村经济的同时,用大量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自然美景、地方美食,这些诗化了的伊甸园般的生活,令人垂涎,让人羡慕,叫人陶醉,诱人神往。

小说时代感强烈。翻开书页,“文革”末期的狂热气息扑面而来,极“左”、内斗,“反击右倾翻案风”“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等颠覆性的愚蠢折腾和提法,都使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记忆犹新。

围绕主题,将现实生活与传说典故紧密结合是该小说的一大特色。凤凰墩掘宝、何首乌的故事、白鱼传说、雨夜斩龙、割裙作桥等精彩片段的嵌入,仿佛靓女身上佩戴得体的五彩珠佩,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吸引力和小说的人文厚重感。  故事前后呼应,情节设计精巧,别具一格。两次大雾,一轻一重,有力地衬托了主人公无奈迷茫的心理。两次地震,一实一虚,将主人公的政治命运、仕途起伏紧紧相扣,令读者叫绝。结尾时,“四人帮”粉碎,举国欢庆,让读者激动的同时,心里充满了憧憬,倍增了希望。

作者着笔生动,文学功底深厚。景物描写贴切优美,时时处处都围绕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行布局设计,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场面描写气势壮观,沸腾的婚礼舞蹈,疯狂的秧田泼水,骇人的祖屋大火,曼妙的玉龙萤火,惊心的雨夜斩龙,摧枯拉朽的嶂山泥石流,无不让人的感官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刺激,令人身陷其中;书中歌词精炼、优美,起到了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表衷肠的《你是我的朝阳》《长发为君留》《我是你的糖果》,抒胸臆的《采菱曲》《我为你而生》《渔歌》等歌曲叫人或激动或压抑,尤其是《红河谷》可谓绝唱,它将故事的情节推到了极致,让读者顿生失落惆怅、无奈愤懑之感,无法自拔;书中人物形象生动,合卷闭目,个个栩栩如生,仿佛我们的朋友就站在眼前。其中关于男女性爱的描写可谓经典,它运用暗喻的手法,在给人充分想象的同时,展示了女子初欢时的急切、震颤、痛苦、愉悦和精神感官的升华,给人以美的享受。

小说中许多人物所言也称得上为名言警句。吴美琴的“告诉你,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的位置必须自己去找、去争取,没有人会把你想要的位置拱手送给你”,三宝和尚关于月盈月亏的教诲,汤校长关于水不屈品质的开导,党委书记马立平关于风雨与太阳辩证关系的训示,地委书记高俊秀关于信念的见解……都饱含哲理,给人启迪。日本姑娘桃子关于女人崇美心理的剖析更是字字珠玑,入木三分,叫读者叹为观止。

通观全书,小说在表达人们对大自然敬畏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暗含了宿命的观点,但这些并不影响其为优秀小说的定位。

唐璜

二○一四年十一月

内容推荐

金童的《龙山往事》以一九七六年的一个江南古镇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为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艰难创业的故事,在对众多正面形象进行歌颂的同时,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思潮下倒行逆施的行为进行了揭露。

书中看点很多,几代人曲折离奇的爱情是亮点之一。他们或一见钟情,或青梅竹马,或私定终身……其中的一段跨国恋情,令许多人阅后都暗自垂泪,嘘唏不已!

编辑推荐

金童的《龙山往事》通过对主人公杜正平不畏艰险,带领一帮年轻人艰难创业和与华侨之女恋爱的描写,歌颂了一批关注农民、关注民生,立志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共产党员的群体形象,在对秀美的原生态农村环境进行展示和赞美的同时,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路线下一部分人打着革命的旗号倒行逆施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围绕主题,将现实生活与传说典故紧密结合是该小说的一大特色。凤凰墩掘宝、何首乌的故事、白鱼传说、雨夜斩龙、割裙作桥等精彩片段的嵌入,仿佛靓女身上佩戴得体的五彩珠佩,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吸引力和小说的人文厚重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龙山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08570
开本 16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5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2014273544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