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福尔摩斯的心理课(纸版犯罪心理私家侦探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第一本心理学版“福尔摩斯”!如果福尔摩斯变成心理医生,他会怎样探案?全面揭露日常生活中导致犯罪的心理学效应;纸版《犯罪心理》,私家侦探必读。

阳光的冯娟编著的《福尔摩斯的心理课》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普及读物。如果福尔摩斯变成心理医生,他会怎样探案?如何运用催眠、心理测试、神经心理学、家庭系统排列等心理学方法寻找你身边潜藏的罪犯?本书借助生动有趣的心理案件故事,详细介绍了失忆症、强迫症、神经心理学、心理年龄、心理轨迹、家庭治疗等一系列心理学知识。

内容推荐

《福尔摩斯的心理课》由阳光的冯娟编著。

如果福尔摩斯变成心理医生,他会怎样探案?

英国留学的心理学博士夏洛克,回国开了一家心理诊所,却阴差阳错成为市公安局刑侦女队长华笙的破案搭档。

在一个个离奇的案件里,夏洛克为我们上了一堂堂精彩的心理课,揭露出一系列导致犯罪的心理学效应。

——强奸犯、连环杀手、偷窃癖、虐待狂等罪犯的心理动机究竟是什么?

——如何运用催眠、心理测试、神经心理学、家庭系统排列等心理学手段,寻找你身边潜藏的罪犯?

看完《福尔摩斯的心理课》,你就能第一个猜出侦探悬疑故事的结局!或者,成为私家侦探!

目录

我是谁?我杀了谁?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选择性遗忘和失忆症

追命符死亡事件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为什么命运会重复?

冥婚——相亲杀人事件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家庭系统排列

太平间里的红指甲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什么是虐恋?

被强暴了四次的女人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什么样的女孩容易被强暴?

你的爱,值不值50万?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性格倔强可能是“脑子有病”

地铁刀片男伤人事件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父爱的重要性有多大?

小偷是个白富美?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什么是偷窃癖?

一个女孩堕落了,另一个女孩疯了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父母对子女的婚恋有何影响?

精神病院里的偷窥狂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精神病可以装出来吗?

高传染性恐惧病毒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什么样的人得不到爱就报复?

有人要杀我!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青春期性幻想

40岁的女人却有一双6岁的眼睛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心理年龄如何测试?

你是我的,就永远都是我的!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心灵的创伤

脑子里的警察失效了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大脑决定性格

爱你,所以永远“不要”在一起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为何家会伤人?

爸爸被“说”死了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心理轨迹

一把钥匙却打开了两扇门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口误是一个信号

后记

试读章节

冥婚——相亲杀人事件

朱乔乔满怀着对未来夫婿的憧憬,踏上了相亲的旅程。她满以为这是一条幸福大道,压根没有想到,等待她的却是一个死亡陷阱。

2011年6月20日,伊人咖啡屋

朱乔乔像一朵花儿,摇摇摆摆地走进了伊人咖啡屋。

吊带花裙,高跟凉鞋的细带子缠绕在脚踝上,浑身香喷喷。朱乔乔对自己的装扮很满意,既有风情,又不失大方。

在转角的那张桌旁,朱乔乔看见了今天要见的相亲对象。

那是一个大姐。短袖衬衣,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碎花裙子,齐耳短发,笑容可掬。

“别见笑,我是替我弟弟征婚的。我弟弟太忙了,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在研究所担任主任,连结婚的房子都是我替他参考,替他买,替他装修。就是千万别让我也替他去结婚就好了。”大姐说话轻松得体。

朱乔乔一下子对大姐倍有好感:这么朴素善良的大姐,什么人作她弟媳都是福气。

朱乔乔脑子也转开了:博士,主任,房子……看来这个弟弟很有实力,自己熬到26岁还没结婚,不就是等这样一个金龟婿吗?

想到这里,朱乔乔的眼睛都开始笑起来。

朱乔乔招一招手,给自己点了一杯蓝山咖啡,给大姐点了一杯香芋奶茶。大姐抿着嘴,喝了一小口说:“这都是你们年轻人爱喝的玩意儿,我们老了不讲究啦。”

“姐,您哪里老啊。”朱乔乔讨好地说,“您为什么要替弟弟征婚呢?”

“唉,我这个弟弟啊,从小就很乖。我母亲生他的时候大出血死了,父亲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也出车祸去世了,是我把他带大的。他什么都听我的,现在他都快30岁了,也该成家立业了。操完这个心,我也对得起九泉之下的父母了。”大姐说着,眼圈红了。

朱乔乔听了这席话,表面上看起来很同情很哀伤的样子,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越发对这个神秘的相亲对象感到称心如意了:年轻有为,又没有双亲,也就是说没有“婆婆”,这样的金龟婿真是百年难遇啊。

愉快的聊天,相谈甚欢。外面夜色深沉,霓虹闪烁,良辰美景。

大姐说:“小朱,我看你这个妹妹不仅人长得漂亮,性格也好,很对我脾气。要不这样吧,我跟我弟弟联系一下,带你去他的别墅跟他见见面。他这个人啊,时间没个准,抓一次是一次。我保证,他对你肯定是一百个满意!”

朱乔乔有点飘飘然,何况人家大姐话说得又那么诚恳。还没等她回过神,那边大姐已经拨通了她弟弟的电话。

“弟弟啊,你下班了没?这么晚还没吃东西啊,赶紧吃点,我带个漂亮女孩过来,你买点水果啊,我们马上就到。”大姐兴奋地挂断了电话。

朱乔乔的心立刻又飘了起来。这个博士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他的别墅有多大?他会对我满意吗?这么晚去他家,合适不?

一切都来不及犹豫了。热情的大姐很快结完账,拉着朱乔乔的手,快步走出了伊人咖啡屋。

朱乔乔满怀着对留学海归的向往、对未来夫婿的憧憬,踏上了相亲的旅程。只是,她满以为这是一条幸福大道,没想到,等待她的却是一个死亡陷阱。

2011年6月23日郊区树林

这是一片桃树林。6月,正是桃树挂果时节。桃林里,一群年轻人正在摘桃嬉戏。桃农在报上登了一则消息:欢迎市民到郊区摘桃。这群年轻人,正是看了报纸才相邀来游玩的。在桃林深处铺上一块毯子,围坐一堆,吃着带来的各种食物,扭头,就可以摘到头上的红桃,真是人间美事。

一个女孩一边吃一边抽着鼻子说:“我怎么总闻到一股怪味呢?你们闻到没?”

其他人摇摇头。

有个好事的男孩,站起身,弓下腰,去嗅那女孩说的怪味。真的,走进一堆草丛,怪味越来越浓了。掀开草堆,下面是一块石板,揭开石板,是个黑洞洞的枯井。男孩叫起来,一堆人都跑过去,凑着往下看。

一个人尖叫:“好像是一个人!”

是的,是个女人,穿着花裙子!

报警!

警车来了,年轻人抖抖索索地挤在一堆,他们亲眼看见,一具尸体被捞了起来,是个穿花裙子的女人!

那个首先闻到怪味的女孩,立刻吐了。

尸体已经腐烂,散发出阵阵怪味。法医鉴定,死者是先被勒死,然后被推下枯井的,时间大概是三天前的夜里。

死者是谁?为什么被杀死在这样一个地方?

公安局通知近十天报失踪的家属前来认尸,一一排查。其中一个报失踪的是一家叫作“鹊桥婚介所”的办事员。两天前,这个婚介所报警说有个征婚的女孩,夜晚前去相亲,之后一直联系不上。女孩父母非常着急,但他们住在另一个城市,就委托婚介所报了警。打她手机,是通了没人接的声音。第三天再打,就打不通了,估计是没电了。

接到报警后,警察们到女孩单位去调查。原来,女孩真的失踪了,已经两天没来上班,也没请假。据说,女孩此前上班一直很守规矩,因为单位规定迟到和旷工都要扣工资,而女孩家境一般,很在意钱。

当婚介所的办事员被领到那具女尸前时,办事员一眼认出,那就是6月20日晚去相亲的女孩!

2011年6月25日鹊桥婚介所/伊人咖啡屋

婚介所的办事员记得很清楚,这个女孩要相亲的对象其实是一个女人。那女人是打电话前来登记的,说是要替自己的弟弟征婚。办事员当时很感动,这么为弟弟操心的姐姐可不多。随后,那女人把资料传真过来,原来她弟弟是一个海归,现在某研究所工作,有房有车,年薪可观。办事员特别挑选了年轻漂亮的朱乔乔,大学毕业没几年,在一家文化企业做设计。办事员还为朱乔乔窃喜呢,撞上这么一个金龟婿,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么?何况,朱乔乔要去见的是一个声音听起来很温和的姐姐,女人和女人见面,会出什么事呢。

谁也想不到,真的出事了,而且出的还是大事。

那么,朱乔乔前去相亲的对象究竟什么样?她是不是真正的凶手?如果是她,她为什么要杀死朱乔乔?

幸运的是,有人见过那个“姐姐”。她就是伊人咖啡屋的女服务员。服务员说,她对那个朴素的“大姐”有印象,她梳着齐耳短发,身穿碎花衬衣和长裤,脚上是一双绣花布鞋,清爽干净,笑容可掬。

咖啡屋前台的收银小姐补充了一个细节:大姐在结账的时候要了发票。收银小姐很纳闷,像这种穿着的女性来咖啡屋消费,本身就让人诧异。这里是小资们玩的地方,大妈大婶谁来啊?而且,这个“大姐”一看就像个多年不社交的“家庭妇女”。收银小姐正在猜想“大姐”要发票做什么,随后看到的,更让收银小姐开眼界了——这位“大姐”把发票按在手心,向收银小姐要过一枚硬币,细致而小心地刮开了发票上的密码,想看看有没有中奖。就在这当儿,收银小姐注意到了“大姐”的指甲,她的手指修剪得很精致,指甲好像都上过油,是那种类似皮肤的油彩,温润而不张扬,不细看根本看不出来。而她的指甲盖,不长不短,像极了一粒粒好看的小贝壳。收银小姐不得不慨叹,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有,一个“居家大姐”居然会去做指甲。

就在收银小姐向警察介绍情况的时候,旁边一个男服务生说,那女的戴的是假发。男服务生是门口的迎宾先生,客人的迎来送往都是他。他肯定地说:“我一眼就看出她戴的是假发,因为我妈也戴假发,跟她的一模一样。假发有个明显的特征,头发是整块梳在一起的,看不见头皮的路子。”

收银小姐像被点醒一般,连忙附和着说:“我总感觉她的头发怪怪的,哪能梳得那么光溜,原来是假发呀。”

假发,涂指甲油,索要发票……这一系列的线索,让警察们对这个神秘的“大姐”感到越发的神秘。她,究竟是什么身份?

2011年6月26日静山区移动营业厅

“大姐”像一条狡猾的鱼,在这个世界刚冒了点头,又沉入了水底。她留下的唯一的线索就是:那个打给鹊桥婚介所的电话。

然而,这个电话已经停机了。

那是一个神州行的手机号,在任何一个移动营业厅都可以买到,毋需身份证件。这个手机号是在静山区移动营业厅卖出的。这个营业厅每天人来人往,还顺带销售手机。为了防止手机不被偷盗,营业厅为此安装了秘密摄像头。

录像显示:6月19日那天,在拥挤的人群中,有一个头戴大遮阳帽,身穿中长绸褂,戴着一个大墨镜的中年女人,买走了这个手机号。

营业厅大门外有一个停车场,停车场出入口也设有摄像头,警察发现,当时有一个同样打扮的女性,开着一辆奥迪车出入的镜头。结论是:开奥迪车的女性和购买手机号的女人是同一个人!

2011年6月27日美惠区美惠贸易有限公司

顺着奥迪车查下去,美惠贸易有限公司的女老板查叶苹,落入了警方的视线。这是一个非凡的女人,出身寒门,却能够凭借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精神,从一个纺织厂的女工,做到贸易公司的女老板。

刑侦队长华笙见到查叶苹的时候,不禁为她的气质所倾倒。查叶苹浑身散发出一股成熟的魅力,说话有条不紊,做事干脆利落。她是一个集女强人、知性女性为一身的社会精英。

奇怪的是,她没有弟弟。那么,那个为弟弟征婚的女人就应该不是她了。6月19日那天,她的确到静山区移动营业厅买过一个神州行号码,据她说,那个号码她还没来得及打开,就遗失了。

为什么要跑到离美惠区很远的静山区去买号码?

她回答:恰好有朋友送她双卡手机,她那天办事又恰好路过静山区移动营业厅。

而调查结果显示:查叶苹真的没有弟弟。她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都已结婚。

华笙对查叶苹很快结束了访谈。在秘书的带领下,华笙参观了一下美惠贸易公司。在公司内部的资料室,华笙看到了美惠公司的发展史,它实际上也是查叶苹这个女人的奋斗发家史。

这样一个从苦水中挣扎出来的女人,也许更会珍惜生活。如果她真的是杀人凶手,那么,这个杀人动机一定是非常特别的,她一定和被害者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华笙表面上装作只是来走走形式问询一下,其实她留了一手。她把伊人咖啡屋的收银小姐和迎宾先生都带了过来,让他们先躲在车里,随后被当作华笙的助手请进了美惠公司的资料室。在那里,他们看到了查叶苹不同时期的照片,特别是近期的几幅。

走出美惠贸易公司的时候,伊人咖啡屋的收银小姐和迎宾先生,异口同声地说:“就是她!”

因为,她的面貌,她的笑容,都和那天在咖啡屋他们看到的一模一样。  2011年6月27日江城市公安局刑侦处问询室

夏洛克是公安局特聘心理断案专家,也是刑侦队长华笙的拍档。现在,他和华队长一起研究查叶苹的资料。

伊人咖啡屋的收银小姐和迎宾先生的指认,证明查叶苹在说谎!明明是她假装一个家庭妇女去和朱乔乔相亲,她为什么要撒谎?换句话说,她撒谎的目的就是为了掩饰自己是杀害朱乔乔的凶手?

她为什么假装自己有个弟弟?

她和朱乔乔素未谋面,为什么要骗她去相亲,并且残忍地杀害她?

调查中发现,查叶苹并不是同性恋者,她只对男士感“性”趣,曾经交过很多男朋友,也受过感情的伤,但在她心中,事业永远排第一。所以,年近四十,她依然孑然一身。有个海归博士正在猛烈地追求她,她也接受了对方的恋情,只是尚未谈婚论嫁。

不为图财,不为谋色,作为社会精英,查叶苹为什么会对一个无辜少女痛下杀手?

虽然查叶苹是最后一个被看见和朱乔乔在一起的人,但并不说明就是她杀害了朱乔乔。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找不出查叶苹的杀人动机,等于一切都是猜想。

2011年6月28日夏洛克心理门诊

查叶苹没有想到,断案专家夏洛克会请她去心理门诊喝茶。

实际上,作为心理医生,夏洛克有点不道德,因为他请客人去喝茶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多地了解案情。而作为断案专家,他又需要借助某些心理治疗的手段,来获得事实的真相。

“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夏洛克想起毛主席的话,宽慰地笑了。

会客室貌似一个小型的活动室,屋子里铺着地毯,周围是一圈软皮椅子,有几个人正在活动室里小声说话,看到夏洛克和查叶苹走进来,都噤了声。

夏洛克拍拍手掌说:“今天我们的活动是做一个‘家庭系统排列’训练。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的商界名人查叶苹女士做我们的观摩者,等下你们表演完了,我们就请她分享下自己的经验。她是我们在座每一位学习的榜样,大家今天可要认真啊。”

夏洛克这番介绍,让查叶苹小小吃了一惊,她原以为夏洛克是为了案子找她来问询的,没想到是参加他们的心理活动。她很快镇定下来,露出一个温和而含蓄的笑容,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她是见过何等风浪的人,这小小的活动,岂能难倒她?

查叶苹这才看清,除了她和夏洛克之外,还有5个人。

今天有谁要做个案?夏洛克边问边用目光扫了一圈。

有人举手,说:“我!”

查叶苹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心理专业活动,一时还没适应,既不懂什么是“家庭系统排列”,也不懂“做个案”又是什么。不过不急,待她静静观察。

举手的女士大约30岁,为了方便叙述,我们暂且叫她A。她说:“我的家里有父母、我、妹妹,我想解决一个问题:我和父母的关系一直很紧张,跟他们在一起我就想跑得远远的。其实,我知道他们都很爱我,但我却感觉不到。”

查叶苹心里又小小吃了一惊:怎么这女人讲的情况跟自己这么相似?

还没容她多想,活动已经开始了。

夏洛克按照A的指引,先后让A和另外三个人坐到了场子中间。

首先是A。

A的前方有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分别代表A的父亲和母亲)。

A的旁边有另外一个女士(代表A的妹妹)。

座位排好了,夏洛克望着A说:现在,你的原生家庭的关系就这样排列好了。

查叶苹在一旁仔细地看着,聪明的她,很快就明白“家庭系统排列”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是找一帮人扮演自己家庭中的成员,在表演中发现成员关系之间的矛盾,从而解决矛盾。那么,A这个“个案”其实就是被治疗的对象。

在这里,笔者不得不补充一下。“家庭系统排列”是德国享有盛名的心理治疗师海灵格先生独创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和查叶苹理解的差不多,这种治疗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家庭中的矛盾,成为国际上流行的家庭心理治疗法。

好,我们继续回到夏洛克的“家庭系统排列”活动中。

夏洛克问A,为什么你会感觉和父母的关系很疏远?

查叶苹这才注意到,A几乎不看自己的“父母”一眼,而且自动将自己的椅子退了两步。A的眼睛一直在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人。

顺着A的眼睛看过去,查叶苹看到了场子外还坐着一个人,那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男士,他托着下巴静静观察着现场发生的一切,他的眼神里有一种缥缈的空洞。

查叶苹心里动了一下,不知为何,她也和A一样将目光定在了场外这个男士身上。

夏洛克示意那个男士将椅子挪到“父母”身边去。而此刻,A的目光已经毫不顾忌地定格在场中新加的这个男成员身上。

“他是谁?你为什么在寻找他?”夏洛克问。

“我,只是觉得他很像我的……弟弟。”A说着,眼圈红了。

“弟弟?这个弟弟从何而来?”

A的眼泪流了下来,抽泣着说:“我弟弟,我的亲弟弟,在我8岁的时候,没出生就死了。我们家很穷,妈妈怀弟弟的时候没有吃的,我弟弟就活活饿死在妈妈腹中了……”

A还在诉说,场外有个人却抑制不住哭出了声,那是多么压抑和痛苦的哭声呀!那哭声,绝不应该从为人有理有节的查叶苹身上发出。可事实的确如此,查叶苹的身子抽成一团,肩膀剧烈地颤动,呼吸都急促起来。

……

查叶苹一直伪装、掩饰的真相,终于袒露在众人面前。

你想到了吗?

谁也想不到,一个胎儿的流产,会给家庭中的其他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查叶苹就是这样一个家庭中最大的孩子。和心理活动里的A女士讲述的一样,查叶苹曾经有个弟弟,而这个弟弟却在没出娘胎就死了。查叶苹亲眼看着爸爸抱着浑身红黑的小肉人,将他埋在了院中的小树下。从那一天起,弟弟,就活在了查叶苹的心里。其实,这个死去的弟弟一直活在这家人的心中。弟弟,承载了父母延续后代的梦想,更承载了整个家庭的重任。父母一直盼望着有个儿子光耀门楣,养个儿子来防老。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他们总是怀念那个夭折的儿子,假设他活着的种种种种。那时,幼小的查叶苹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向父母证明,自己虽然是女儿身,可是一样有出息,能光耀门楣,能为父母养老送终。

查叶苹做到了,现在父母和她一起住在大别墅里,出门有车送,买东西有人送上门。然而,随着岁月流逝,查叶苹心中的那个结却越来越紧了,她为了能让自己长期陪在父母身边,便迟迟不结婚;为了家族的兴旺,不得不牺牲自己所有的时间,将生命都投注于那所谓的事业上。而每当看到父母,她总是有无穷的内疚感,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没有完全替代早已死去的弟弟。她一面怕看见父母,一面深深地怀念那个死去的弟弟,如果他还活着,该30岁了吧,也该结婚了吧?该为姐姐分担多少压力啊!

突然她脑子灵光一现,她想到:给阴间的弟弟送一个媳妇过去,也许弟弟有了伴,就再也不会给姐姐施加无形的压力了。而她这个姐姐,也就最后了结心愿了。

于是,她先去为弟弟征婚,后又和朱乔乔见面,接着一起乘坐的士到了郊外的桃树林。可怜的朱乔乔,还以为自己到了大别墅的私家园林呢,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丢了性命……

查叶苹没有想到,夏洛克会从这个谁也不知道的弟弟入手。原来,夏洛克到过查叶苹的家里,和她父母有过一面交谈,探知到那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夏洛克也终于明白,查叶苹并不是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杀手,黑暗中真正的影子,应该就是这个从没有在人世走一遭的夭折的弟弟。于是,他便导演了这一出“家庭系统排列”的好戏,那5个参与活动的人都是他请来的群众演员……

当手铐戴上查叶苹的手腕时,她温和地笑了,依然保持着那镇定的风度。有个声音在她心里说:你累了,休息吧……

福尔摩斯心理课堂:家庭系统排列

“家庭系统排列”是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独创的一种家庭心理治疗法。

海灵格的伟大之处在于,将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通过真人秀的方式现场排演出来,很快就能知晓矛盾的根源。而海灵格的另一个伟大发现是,其实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包括夭折的孩子、流产的孩子,对家庭中的其他成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是一例。查叶苹失去了弟弟,就失去了一个跟她分担父母期望的另一半,她在父母面前扮演着女儿和儿子的双重身份,即便是这样,她仍然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为什么有这样的观念?因为在父母心中,有个儿子是他们的梦想,儿子能够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儿子比女儿更重要。自然,在查叶苹的心中,自己是远远不如儿子的,甚至她还会渴望自己要是男儿身该多好。

在我接手的个案中曾经有这样的例子。家中的老大夭折了,老二变成了老大,家庭中的成员也改了称呼,叫他“大哥”。可他10多年都不适应,处处跟父母对着干,父母也不喜欢他,说他不像老大,弟弟也不尊重他这个大哥,兄弟不和,父子不和。他很委屈地说:“我本来就不是老大,我也没有能力当老大。家里人瞧不起我,为什么要我当老大呢?”

还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家中的三姐英年早逝了,后来二姐和四姐吵了20年的架。二姐怪四姐太娇气,四姐怪二姐太霸道。原来,三姐在世的时候是二姐和四姐之间的润滑剂,三姐性情温和,正好中和了二姐太骄和四姐太娇的性格。二姐和四姐都在以吵架的方式怀念着逝去的三姐,她们都希望三姐能够来调和她俩的矛盾。

海灵格在实践中发现,只要这个家庭成员出现在了兄弟姐妹之中,他就带来了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价值,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也就是说,每个子女都是有自己的位置的,他和其他的兄弟姐妹之间也有着相应的次序,长幼有序就是这个道理。一旦这个位置上的人突然消失,就等于打乱了长幼次序,每个成员都会感到自己的位置或次序乱了,不知该怎样调整,就会出现很长一段时期的心理空窗期。这个空窗心态,一方面是怀念故人,另一方面则是对故人责任的继承。而活着的人则可能怀有永远也抹不去的内疚之心。活着的人可能会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才会让这个兄弟姐妹过早地离世,这就是所谓“幸存者心态”。

其实,查叶苹就是在内疚心中完成着自己所谓的在家族、在人世间的使命。这本没有错,错就错在,她还要借别人的生命来帮助她完成使命。这就是荒唐,就是犯罪。

P33-47

后记

我是心理侦探!

在我居住的城市,有一个刑侦大队长,他20岁进入公安局,直到55岁退休,一直坚守在刑侦第一线。35年来他始终只做一件事情:破案。这期间,他不是没有升职的机会,只是他对破案是那么沉醉和痴迷,就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了这个辛苦而又充满乐趣的岗位上。

这个刑侦队长是我的朋友。

我是个杂志主编兼心理治疗师,平常编杂志、写书、作咨询,没想到因为发表过几篇心理学的文章,居然被他邀请一起去破案——

一个深夜下班的单身女孩,被尾随其后破门而入的歹徒绑了起来。歹徒用她的衣裳层层包裹住了她的脸,并用刀把她的裙子划成了碎布条,让她几乎裸露在歹徒面前。可是,歹徒只抢走了她的银行卡和一些现金,并没有强暴她……

歹徒是谁?

我分析:用衣裳层层包裹住脸——说明歹徒害怕她认出自己,歹徒可能是她认识的人!把裙子划成布条——说明歹徒想过个眼瘾,有色心没色胆,很可能是个平时比较关注她被她吸引的男人!而且,能够尾随受害者又能躲过小区监视器的会是谁呢?

没几天,队长给我回话:歹徒就是女子所住小区的一个保安!你猜他是怎么排查出歹徒的?他把所有的保安集中起来,让他们交出手机,在一个保安的手机里查出了好多色情照片——就是这个色胆包天的家伙!

我们同破的第二个案子——

三环线下,一个偏僻的城中村,发生了一起强奸幼女案。公安局派男女警官分别询问13岁的受害人。小女孩受到了剧烈惊吓,已经说不出半个字来。

我随刑侦队长走进这个村子。在村子的尽头有一栋相对独立的房子,就是受害人的家。歹徒就是翻越了一楼的窗户跳进屋子,强奸了正准备睡觉的女孩。女孩的妈妈一见我们便泪流满面,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不知如何告诉远在外地打工的孩子他爸。屋子里留下我和女孩,她低着头不说话。我蹲在她面前,用双手握住她的小手。我说:“我女儿和你一般大。”她抬眼看了我一下。我说:“我知道你不愿意待在这个屋子里,也不愿意回忆那天的事情,你受了巨大的委屈!我就是来帮助你的。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坏人早点抓起来,帮你出气,好不好?”女孩点点头。我找来一张纸,我们共同在纸上描绘歹徒的形象——他有没有长胡子?他的脸型是圆的还是尖的?说话的口音怎样?体形胖还是瘦?皮肤粗糙还是细腻?白还是黑……一张脸在纸上慢慢显了出来。不久同村人就指认出,这是村子附近一个工地的打工者。

随后,我们进行了更深入的合作:

如何让一个毒贩开口?

如何逮住一个绑架学生的惯犯?

如何找到一个失踪者消失前的痕迹?

如何确定一个人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

如何破解一桩离奇的杀人案?

按照刑侦队长的逻辑:“任何犯罪行为都会留下痕迹,同理,任何犯罪也会留下心理痕迹。”因为行为是心理指挥的结果。他在长期的破案工作中发现:许多犯罪分子的确是由于心理问题才会做出变态的行为。循着这些变态心理的轨迹,就能揪出犯罪分子。而将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这本《福尔摩斯的心理课》。

本书主角——心理医生夏洛克的原型,就是我这个刑侦队长朋友。以他为蓝本,我又在夏洛克身上刻上了好几个我所熟识的心理学者的气质(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例如睿智的、幽默的、稳健的,其中还包括我的、恩师王国荣博士,他给夏洛克注入了神经科学的视角和信仰的力量。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生活在中国人身边的睿智幽默、博学而有活力的心理侦探夏洛克。

而华生医生就摇身一变,成了俏皮的华笙姑娘,成为江城市公安局的刑侦队长……

这个世界最需要丰富的是我们的心灵,最需要觉醒的是我们的心灵,最需要关注的是我们的心灵,最需要努力的也是我们的心灵。从人性的低谷反省人性,从人性的丑恶中仰望星辰,夏洛克和华笙所做的就是——消灭罪恶,扭转灵魂,洁净心灵。

亲们,读完本书,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心理侦探!

阳光的冯娟

2013年6月4日于武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福尔摩斯的心理课(纸版犯罪心理私家侦探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阳光的冯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67607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2013126920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