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大学化学系走出了许多化学界的前辈与先贤。他们是中国化学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他们胸怀家国天下,或投身抗战、保家卫国,或参加革命、为党为民,在国家危难之际、在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是对沪江大学化学系历史的全面梳理和总结,介绍了学校历史、办学理念、优秀师资、杰出校友以及轶事回忆等内容。
本书适合中国化学史、中国科技史、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可作为大学化学、材料、环境、医药等相关课程的思政素材,也可以作为中小学化学教育科普读物和爱国主义教育参考书。
图书 | 沪江大学化学史 |
内容 | 内容推荐 沪江大学化学系走出了许多化学界的前辈与先贤。他们是中国化学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他们胸怀家国天下,或投身抗战、保家卫国,或参加革命、为党为民,在国家危难之际、在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是对沪江大学化学系历史的全面梳理和总结,介绍了学校历史、办学理念、优秀师资、杰出校友以及轶事回忆等内容。 本书适合中国化学史、中国科技史、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可作为大学化学、材料、环境、医药等相关课程的思政素材,也可以作为中小学化学教育科普读物和爱国主义教育参考书。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历史总览 一、1900~1911:初创成形 二、1911~1927:发展壮大 三、1927~1937:兴盛发达 四、1937~1945:动荡坚守 五、1945~1949:修复重启 六、1949~1952:院系调整 七、1952~2006:薪火相传 八、2006年至今:继承发扬 第二章 办学理念 一、优秀的管理 二、中美协同办学与教授治校 三、雄厚的师资 四、严格的管理 五、视野开阔、中西结合、科学人文互通 六、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制度 七、硬件建设 八、师生关系融洽、业余活动丰富 九、校友会 十、社会服务 第三章 优秀师资 一、沪江大学理科与化学系历任领导 二、沪江大学化学系优秀师资 三、优秀师资代表 第四章 学生名单 第五章 杰出校友 一、中国学术团体的创始人或先驱 二、期刊编辑 三、民族化工或中国化学的创始人或先驱 四、院士 五、科研院所与高校领导 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劳动模范 七、省部级领导 八、上海市化工行业优秀人才 九、杰出校友代表简介 第六章 轶事回忆 沈之荃院士一家三代的母校情结 忆沪江大学化学系前后三位系主任 点滴回忆和感言 感恩母校哺育,回馈社会国家 谦谦学者风范殷殷爱国情怀 砥砺前行六十载 久久为功今犹璨 第七章 薪火相传 沪江美文,上理名言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沪江大学化学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缪煜清//王细荣//刘德强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20527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3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首版时间 | 2021-10-01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48 |
CIP核字 | 2021147570 |
中图分类号 | G649.285.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