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漫游西方哲学/与青少年谈哲学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千百年来,如此众多的思想家们,似天空中灿烂的群星,闪耀着强烈的智慧光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前赴后继地探索着自然和人生的真理,昭示着人类的发展前程。

高亮之著的《漫 游西方哲学》,副书名是“与青少年谈西方哲学”,它的含义是:与青少年一起漫游西方哲学。这是一本面向大中学生和以青少年为主的哲学普及读物,也适合于中年与老年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高亮之著的《漫游西方哲学》是一本博古通今、深人浅出、引人入胜、老幼皆宜的读物。他采用科幻的表现手法,由一位教授带领两位中学生,穿越2500年的时空,访问和介绍了西方不同时期思想界40多位代表人物。其中,有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腊自然哲学创始人泰勒斯;有古希腊黄金时期三位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有中世纪专制黑暗时期的哲学家奥古斯丁、阿奎那……千百年来,如此众多的思想家们,似天空中灿烂的群星,闪耀着强烈的智慧光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前赴后继地探索着自然和人生的真理,昭示着人类的发展前程。

《漫游西方哲学》是一本面向大中学生和以青少年为主的哲学普及读物,也适合于中年与老年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讲 漫游的开始

第二讲 西方智慧的朝霞——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一、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

 二、探索自然的本原

 三、数的哲学

 四、不变与变

 五、种子与原子

第三讲 古希腊三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一、苏格拉底

 二、柏拉图

 三、亚里士多德

第四讲 希腊思想的余辉——希腊化时代和罗马时代的哲学

 一、斯多亚学派

 二、伊壁鸠鲁学派

 三、怀疑学派

第五讲 信仰和理性——基督教和中世纪哲学

 一、两种文化

 二、基督教

 三、奥古斯丁

 四、阿奎那

第六讲 人的觉醒——文艺复兴和哲学

 一、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潮

 二、宗教改革文

 三、科学革命

第七讲 知识来自经验——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

 一、巴罗克时期

 二、培根

 三、洛克

 四、巴克莱

 五、休谟

第八讲 我思故我在——近代西欧的理性主义哲学

 一、笛卡尔

 二、斯宾诺莎

第九讲 影响深远的启蒙——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一、孟德斯鸠

 二、伏尔泰

 三、卢梭

 四、拉美特里和狄德罗

第十讲 近代西方哲学的高峰——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一、康德

 二、黑格尔

 三、马克思

第十一讲 人是哲学出发点——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

 一、意志主义

 二、生命哲学

 三、现象学

 四、存在主义

第十二讲 哲学和科学的联姻——西方现代科学主义哲学

 一、实证哲学

 二、实用主义

 三、分析哲学

 四、结构主义

 五、科学哲学

第十三讲 哲学随时代前进——西方现当代哲学的新进展

 一、现当代历史哲学

 二、现当代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

 三、后现代主义哲学

第十四讲 西方哲学的综述

 一、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二、人能够认识世界吗?

 三、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四、人的本质是什么?

 五、什么是合理的社会?

 六、历史是怎样发展的?

 七、科学是怎样发展的?

 八、学习西方哲学有哪些教益?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旧历年初三,小用与小蕾两个孩子,到张教授家去拜年。这一天相当寒冷,北风呼啸,天空中飘着雪花。不过,在张教授的书房中,开着空调,倒是挺暖和的。

小用17岁,在读高二;小蕾16岁,在读高一。小用的妈妈是小蕾爸爸的姐姐,算起来,小用和小蕾两人是表兄妹。他们两家都住在大学的宿舍区,离得不远,两人经常在一起玩,或在一起做作业。

小蕾与她爷爷(也就是小用的外公)高教授住在一起。高教授是在大学中从事信息科研的老科学家,有许多发明创造。

张教授呢?他是大学的哲学教授,不仅有渊博的哲学基础,而且还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经常喜欢用他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哲学问题。他是高教授最好的同事和朋友,实际上他们还是中学时的同学。两个老朋友经常在一起喝茶聊天,相互切磋并探讨学问。两家住得也不远,高教授常常带着小用与小蕾两人到张教授家去玩。张教授家中有许多书籍,如哲学、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都有。张教授还特别喜欢与孩子们聊天,给孩子们讲故事。小用与小蕾都很愿意听张教授讲故事。他们也会问张教授各种问题,张教授总能耐心地解答孩子们的问题,似乎很少有张教授不能解释的问题。

初三那一天,小用约了小蕾一起去张教授家。张教授特别高兴,张师母拿出了巧克力花生糖和新疆葡萄干招待孩子们,这些都是两个孩子最爱吃的零食。

“今天有什么新问题吗?”张教授微笑着问。

“有,老师!”小用与小蕾同时回答。他们对于教授总是称:老师。

“说说吧!”教授说。

“老师,我们两人商量过了,想问您一个问题。爷爷说您是哲学教授,究竟哲学说些什么啊?”小蕾嘴巴快,先说了。小用点头表示同意。

“你们问的倒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在我给你们解释之前,想先问你们几个问题。”

“好。”两人同声说。

“你们在中学里,学习过物理、化学、生物吗?”

“初中、高中都有学的。”小用说。

“这些都是自然科学。你们知道自然科学最早是从哪里来的吗?”

“这倒说不清楚。”小蕾说。

“它们最早都是从哲学来的,具体点说,就是从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来的。虽然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大自然有一些抽象的、宏观的认识,如‘道’、‘阴阳’等,但是缺乏研究大自然具体规律的科学传统,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没有产生自然科学。有没有自然科学,是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一个重要区别。”教授说。

“怪不得我们的物理、化学等教科书上的一些定律都用的是西方国家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西方哲学能产生出自然科学,这样看来,哲学倒是有点重要性。”小用说。

“第二个问题,你们知道中国最后的一个皇帝,是什么时候被推翻的吗?”教授问。

“我们学过历史,是1911年辛亥革命时将皇帝推翻的,孙中山先生创立了中华民国。”小蕾说。

“对,这是中国第一次民主制度对于封建帝制的胜利。那么,民主制度的思想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教授问。

“这倒也不很清楚。”小用说。

“古希腊有过短暂的民主制度的历史,但是近代直至当代,遍及全世界的民主思想,是从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的。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这就是一种哲学思想。”教授说。

“噢,对哲学还不能小看。”小蕾说。

“我再问你们,老师要求你们同学之间友爱互助。这种要求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教授又问。

两人都答不出来。

“那是2000多年前孔子的教导。孔子提倡一个‘仁’字,‘仁’就有友爱互助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哲学思想。”教授说。

“老师,您能不能用简单的一些话说说什么是哲学呢?”小蕾提出要求。

“可以。”教授接着说了下面一些话。

“你们在中学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都是研究大自然的,也就是研究自然世界。

你们学的历史中有许多人类世界的故事。

你们学的语文与思想道德中有许多应该怎样做人的道理。

所有这些课程都使得你对于世界与人生有一个比较正确的看法。

人对于世界的看法,可以叫做‘世界观’。

人对于人生的看法,可以叫做‘人生观’。

哲学,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关于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学问。”

“老师,您的归纳简单、明确,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小用说。

“请说。”教授对于孩子们也经常用“请”字。

“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研究自然世界,历史学研究人类世界,它们都与世界观有关。那不是与哲学研究的问题有重复吗?”小用问。

“不错,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但是哲学不研究具体的物理问题、化学问题或历史问题。哲学只研究世界观与人生观中一些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问题或比较抽象的问题。

“例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人能够认识世界吗?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应该怎样做人?等等。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其他科学一般是不研究的,而恰恰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研究这些比较抽象的问题,有什么用呢?”小蕾问。

“的确不是直接有用的。但是,间接地说,它是十分有用的。我在上面已经介绍过了,自然科学、民主制度、社会道德等,它们的最初来源,都是哲学。”

“哲学既然重要,为什么我们在中学时,没有哲学课呢?”小蕾又问。

“正因为哲学比较抽象,探讨一些世界与人生的根本性问题,让中学生系统地学习哲学,时间是早了一些。但是我看过你们用的初中和高中教科书,在语文课中,已经有一些有关哲学的课文。例如,九年级语文下册中,就有墨子、孟子、庄子的文章,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的大哲学家。你们以后进了大学,会有哲学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小用说:“经您这么一讲,倒引起了我对于哲学的一些兴趣。您能给我们系统地讲点哲学吗?”

“我赞成,我赞成!”小蕾拍着手叫起来。

“好,既然你们都愿意听我讲讲哲学,我倒也非常愿意。如果你们有兴趣,那么我想按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给你们介绍哲学。我们是不是先讲西方哲学,再讲中国哲学?”教授说。

“我们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先讲西方哲学呢?”小蕾问。

“当然,也可以先讲中国哲学。但是,我在上面给你们说了,科学与民主都不是来自中国哲学,而是来自西方哲学。而科学与民主又是当前世界文化的主流,也是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事业的主要思想支柱。先学习西方哲学,再来学习中国哲学,才能比较正确地理解中国哲学中,哪些是真正应该继承的精华部分。不至于将中国传统哲学中落后的、陈旧的内容当做精华来继承。

“当然,我这样讲,完全没有贬低中国传统哲学的意思。中国传统哲学中蕴涵着许多非常宝贵的思想资源,值得我们去挖掘,去继承,去发扬。而在西方哲学中,也有不少不够合理,不够全面的内容,我们与不需要全部接受。”P1-3

序言

高亮之著的《漫游西方哲学》是一本博古通今、深人浅出、引人入胜、老幼皆宜的读物。他采用科幻的表现手法,由一位教授带领两位中学生,穿越2500年的时空,访问和介绍了西方不同时期思想界40多位代表人物。其中,有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腊自然哲学创始人泰勒斯;有古希腊黄金时期三位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有中世纪专制黑暗时期的哲学家奥古斯丁、阿奎那;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有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加尔文;有进行科学革命的哥白尼、伽利略;有崇尚“知识就是力量”的培根;有最早提出对现代政治文明有深远影响的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学说的洛克;有主张认识无穷尽的怀疑主义哲学家休谟;有解析几何创始人、理性主义哲学家笛卡尔;有主张自然神学的斯宾诺莎;有影响深远的启蒙大师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拉美特里、狄德罗;有代表西方哲学高峰的思想大师康德、黑格尔;有近200年来对全人类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等。千百年来,如此众多的思想家们,似天空中灿烂的群星,闪耀着强烈的智慧光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前赴后继地探索着自然和人生的真理,昭示着人类的发展前程。

虽然高亮之这本200多页的读物,对西方哲学仅仅是进行了一次“漫游”,而不可能带领我们去拜读和完全理解思想家浩如烟海、内容深奥的著作,但已可以使我们领会:改变世界和人类面貌、创造现代文明的科学和民主,为什么首先出现在西方?而这正是我国古代所缺少的。

高亮之还以相当的篇幅为我们介绍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叔本华、萨特、杜威、罗素、波普尔、哈耶克、韦伯、哈贝马斯等20多位现、当代西方哲学家的学说和著作。如当代哲学家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一书,影响很大,赢得世界性的声誉,并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该书对我国当今的改革开放,就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从古到今,高亮之在全面地介绍西方哲学后,引人人胜地把西方哲学归结为几个问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可以被认识吗?人类怎样认识世界?人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合理的社会?历史是怎样发展的?科学是怎样发展的?高亮之指出,可从西方哲学中获得许多教益:理性和科学精神,不断完善认识方法;确立民主、自由的政治思想;合理、正义的人类理想;重视人类自身和人的本性、兼蓄并容的思想环境;发扬创造性的开拓精神等;并主张将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融合起来。

高亮之在青年时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学子,是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在他学习成才后是一位农业科学专家,曾任江苏农科院院长,对我国农业作出了许多贡献。在他离休之后,又勤奋钻研中国和西方哲学,并著书立说。无论是工作或是学习,他始终心系祖国的命运,并把目光回到青年,殷切地寄希望于青年。为帮助青年更好地找到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自己埋头通读数十部经典,又用科幻形式写成漫游,奉献给青年。拳拳赤诚,令人敬佩。而对我这样长期受教条熏陶而深感读书太少的老人来说,读这样的好书,也大为受益。

2007年4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漫游西方哲学/与青少年谈哲学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亮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113626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4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3166136
中图分类号 B5-4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9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