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回声之骨(精)/贝克特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萨缪尔·贝克特在《回声之骨(精)》中“倾尽所有,倒出了所有我知道的东西”:它运用来自奇幻、非现实主义文类及叙述的手法,比贝克特其他任何一部早期著作都更密集地引经据典,驾驭着从科学和哲学到宗教和文学的一系列材料,映射出多种文化背景,风格借鉴自各个文学时期,语言在华丽和俚俗之间来回摇摆,故事在结构和观念上平行于《神曲》里但丁对死后生活的一瞥,并戏仿与罪人恶行相对应的种种赎罪形式。在主题和语言层面上,《哈姆雷特》的幽灵在《回声之骨》里忽隐忽现;它隐隐预期着他的战后文本,陈述了他将在《等待戈多》及以后反复重申的谜题。

《回声之骨》由贝克特国际基金会主席马克·尼克松亲自编辑,加入了长文导读和详细注释,可作为解读贝克特早期作品的入门钥匙。

内容推荐

《回声之骨(精)》是1933年底,萨缪尔·贝克特应编辑之邀,为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徒劳无益》创作的压轴篇或曰“退场故事”。小说写就后却遭编辑拒稿,尘封80年后方才重见天日,于2014年在英美同步出版。

《回声之骨》由三个看似相对独立的“乐章”组成:第一部分讲述贝拉夸的复活及其与妓女扎波洛芙娜·普里维特小姐的邂逅;第二部分是关于苦艾林的巨人高尔老爷,生不出儿子的他面临失去自己庄园的窘境;第三部分中,贝拉夸坐在自己的墓碑上,看着墓地管理员多伊尔打劫他的坟墓。

目录

致谢

导言

文本说明

打字稿扫描图

回声之骨

注释

查托-温德斯出版社编辑查尔斯·普伦蒂斯致贝克特的信

参考文献

附录:原英文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死者死得艰难,他们是彼岸的非法侵入者,他们必须随遇而安,屈身于重归污泥的竖井和窨井通道,直到时来运转,譬如庄园主因他的长期默许而招致关于他们的注意义务。然后他们就笃定在死者中问自由自在了,他们的烦恼随之结束,天生的烦恼。但与生俱来的债务,即本人遗产那种臭名昭著的后事,却绝不会因为蹬腿翘辫子的简单事实就得以清偿。正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至少这话确实适用于贝拉夸,他发现自己又活生生回到了世界的尘土中,回到了他在这晦暗之地的老一套,一次又一次,频繁得有时简直让他心生疑窦:自己的这种无生命状态难道不是南柯一梦?总的说来,他在所谓正式离开活人界之前,难道不是比离世之后更加死气沉沉?没人比他自己更乐于承认说,他曾经确定无疑的个人存在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公正,承认这冗长乏味的灭绝过程,慢性发作的陈年痼疾,是对每一次动物性情绪飞跃的强行赎罪,按时间顺序一一偿付。但认识到这一点并没有让事情变得轻松愉快或更容易忍受。有一天,他正弯腰叠背像个品箫者似的坐在篱墙上沉浸于美味的遐想,吸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牌雪茄喷云吐雾,这时他突然想到如果他是被火化而非直接土葬,也许就不那么容易回头吃所吐的了。但让我们大家高兴的是,这念头太离奇了他也就没多想。尽管没挪窝,他试着调动全部知识去想象自己的残蜕,想象它如何保存在某位好心人书房内的一只骨灰瓮或其他容器里,或者像一朵好色的花粉云似的四处游荡,但不知怎么他似乎没法完成这想象,这简单的小小飞行。也许他的想象力已葬身刑讯室,那个禁烟区?那才真是件振奋人心的好事,会让马登奖赢家的眼睛像哨兵蟹那样直竖起来,怀着狂热和兴奋,称之为在正道上迈出一步。

让我们毫无保留一劳永逸地说出来吧,贝拉夸是一个死去并且入土而现在又被放归丛林的人,是的当真放归丛林,他精疲力竭,自惭形秽,坐在这堵篱墙上,日复一日,心乱如麻,在抽雪茄的问隙挖着鼻孔,忍受着曝光的极度煎熬。这就是他及其冒险之旅的出发地,在惨败之后甚至有可能返回的地点,在这里他被迫服用每一剂赎罪的猛药,从这里他被攫升,每一次变得更好一点j更干枯一点、不那么天生势利眼。这些渭语概括不了他这个人,有多少谓语都不行。如果说当年作为实体可继承产的密集组织——哈!——他像上帝一样是无谓语的,那么做了鬼岂不更是如此?但这些谓语确实能概括他的残酷归来何其平庸,不值一提。我们擅自从中挑选出三个场景,分别是首幅、中幅和末幅,作为完成这篇狗尾之作的材料,这幅小小的三联画。

那么从头说起吧,他感觉自己正挤在灰蒙蒙成群结队的天使中间昏昏欲睡,他们是和他一道离世的同行人,在子宫坟墓里熙熙攘攘,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从慵懒的至福深处滑落出来,那远比油脂更顺滑比南瓜更软糯的至福,他发现自己正徒劳地抗拒着可怕的麻痹,抗拒着眼皮在眼球上的研磨与瞪视,被黑暗包裹已久的眼球,紧接着他就像我们刚才所见的那样骑跨在篱墙上了,煞有介事地整装待发,座座教堂尖塔上钟声回荡,他的口袋里塞满了雪茄。他取下一支雪茄的封条,点上烟,检视自己的内心并大声宣布:

“我的灵魂开始被百无聊赖地怂恿着折磨着,我灵魂垃圾的所有陈年旧痛都回来了!”

这个念头跃出他的大脑,就像一颗肾结石从。肾脏里进了出来,就在这时一个女子冲出树篱并在他面前站住,宁静安详,但又明朗而不乏肃穆。她站在那儿,坦荡地邀请他上前,不要怀疑,同时伸出她圣洁的双手去拥抱他,怀抱里人山人海有上百万的好榜样。在她身上没有一丝凄苦寡妇或衰老处女的气息,她的容貌里没有半点贫瘠的影子。她将成为丰饶多产的母亲,如果目前还不是,她将生出一大群快乐的娃娃们。

“他们叫我扎波洛芙娜”她憨笑着说。

“我听不清你在说什么”贝拉夸说。“大声点好吗。”

现在必须明了贝拉夸所来之地没有花街柳巷,既没有花街柳巷也没有对花街柳巷的需求。但在这里,在夜色逼近的黄昏时分,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码事。贝拉夸觉得自己已死去很久,至少四十天了。

“你是贝拉夸”她说“我们还以为你死了呢,不然我就是小狗。” P3-6

序言

我首先必须感谢的是爱德华·贝克特,从这个出版计划几年前开始以来,他就一直在给予支持。我还要感谢授予相关权限的雷丁大学贝克特国际基金会及特藏部、汉诺威达特茅斯学院的劳纳图书馆、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哈里·兰瑟姆人文研究中心以及兰登书屋。我在注释《回声之骨》时还受益于很多学者的帮助和专长。不幸的是,我无法恰如其分地致谢每一位咨询过的学者,因为这么做将让注释变得臃肿,但我希望在此表达谢意。我最需要感谢的人(既非第一次无疑也非最后一次)是约翰·皮林,他和这个故事的持续搏斗比我更早很多年,并且一直慷慨地给予我建议、提示和资料。他帮我澄清了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而且他的注释版贝克特《梦中佳人至庸女》札记是《回声之骨》已发现素材的主要来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我的《回声之骨》注释工作。为本书提示或指明了其他出处的还有克里斯·阿克利、奥拉·贝克霍夫一菲亚略、塔季扬娜·拉莫娃、德克·凡·休勒、肖恩·肯尼迪,马蒂·科尔文一帕夫洛夫斯基、已故的肖恩·劳勒、保拉·纳斯提、马修·斯科特和大卫·塔克,我感谢以上所有人为解开该文本若干谜题提供的帮助。我还要感谢吉姆·诺尔森的友谊和支持。我尤其感谢德克·凡·休勒、约翰-皮林和大卫·塔克阅读部分书稿并提出宝贵意见。自不待言,任何遗留的疏漏和错误都由我自己承担责任,而且,考虑到《回声之骨》的性质,我确信其中讹误相当不少。我还想感谢奥拉始终如一的支持和提卡令人欢喜的打岔。最后,我要感谢责任编辑埃莉诺·里斯对书稿的仔细审读,感谢费伯出版社的玛莎·斯普拉克兰、保罗·基冈和马修·霍利斯提供出色的编辑指导并为书稿付出心血,感谢他们耐心引导这本书的出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回声之骨(精)/贝克特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
译者 朱雪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75185
开本 32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1
出版时间 2017-02-01
首版时间 2017-02-01
印刷时间 201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2017043671
中图分类号 I562.1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193
13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