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且把浮名抛(民国才子往事)/民国往事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张学良不救

张作霖可不管邵飘萍是不是得罪了段祺瑞、骂了章士钊,他一心想逮住邵飘萍,但不好去东交民巷捉捕,便收买了一个叫张翰举的人,为了诱捕邵飘萍。

张翰举,绰号“夜壶张三”,专门奔走在娼妓云集的八大胡同和梨园界,刺探消息造谣生事,为权贵效力。他张口就是桃色新闻,很多人都很讨厌他,避之唯恐不及。妓院里的姑娘和梨园界的女演员都恨他恨得牙根痒。 “夜壶张三”这个外号就是八大胡同的姑娘们给他起的,意为此人的嘴像夜壶一样。他当时是(伏陆报》的社长,和邵飘萍也算是朋友。张作霖答应张翰举,只要把邵飘萍骗出东交民巷,就把北京造币厂厂长的职位给他,另外再付两万大洋。

张翰举一听有如此好事,心花怒放来到东交民巷,鼓动如簧之舌对邵飘萍说:“你是中国著名新闻人,张作霖根本不敢杀你,这有违新闻自由,会引来国际干涉。再说我已向张学良疏通,张学良允诺《京报》可以照出,对你既往不咎。”

邵飘萍听信了张翰举的花言巧语,当日晚上,趁夜色乘车赶到《京报》报馆。

此时,报馆附近已经受到监视。一个小时后,邵飘萍处理好事务,又乘车准备返回东交民巷,在路上遭到侦缉队的逮捕。

就在他被押往警察厅时,《京报》报馆也被包围搜查,最后侦缉队声称搜出了冯玉祥聘请邵飘萍为军事顾问的聘书、军事电报密码一本,以及他与冯玉祥的合影等,作为邵飘萍犯罪的物证。

邵飘萍被捕当日,北京报界就得知了这个消息,报界同仁召开全体大会,讨论营救邵飘萍的办法。大会讨论的结果是:推荐代表,,向张学良求救。会后,十几个大会代表乘坐四辆汽车浩浩荡荡地赶到张学良的住处——北京的石老娘胡同。

张学良听了来意后,说:“逮捕邵飘萍这事,是老帅以及各个将领共同决定的事,并且要求一经逮捕,立即枪决。这个时候,邵飘萍是否还在人世都不知道。这次逮捕他,不是因为他是记者,写文章批评政府,真实原因是宣传赤化,流毒社会,贻误青年,实在是罪不容赦。再说,大家共同的决定,我也不好一个人推翻,违拗众人的意愿。”

逮捕邵飘萍,按张学良的说法是“宣传赤化”,但事实上,当时北京的报纸普遍刊登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并不是只有《京报》一家,所谓“赤化”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代表们其实也心知肚明,于是继续恳求道:“这次邵飘萍是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军团长一贯尊重舆论,而且和北京报人夙有情谊。恳请军团长能够帮帮忙,即使不能释放,判个永远监禁也行,只要能保全性命即可。”

张学良说:“从我个人本意来说,我是非常愿意尽一点绵薄之力。但这件事确实无能为力。”

代表们还是缠着张学良,希望能够救邵飘萍一命。最后张学良实在被逼得没办法,说:“我与郭松龄情谊之深,世上无与伦比。如果郭松龄因为其他事犯罪,我大不了牺牲自己的前途,和他一起潜逃。但他这次的举动,我实在没办法。我在出兵讨伐他时,曾写信给他:你以前老说我战术水平差,不会打仗,这次要战场上见真章了。又给郭夫人写了一封信:可惜,我们以后不能一起跳舞。其实,我对生死看得极为透彻。邵飘萍虽死,却必定扬名后世,大家就不要强人所难了吧。”

1926年4月26日,北京警察厅宣布邵飘萍的罪行:“京报社长邵振青(邵飘萍),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大恶极,实无可恕,着即执行枪决,以照炯戒,此令。”  当日下午,邵飘萍被押赴天桥东刑场。临刑前,邵飘萍向监刑官拱手说:“诸位免送!”然后面向天空,哈哈大笑,从容就义,年仅40岁。

至于邵飘萍究竟是不是“赤化分子”,罗章龙曾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回忆五四运动和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文章中爆出:邵飘萍是中共秘密党员,曾“不断向我们党组织提供了关于北洋军阀政府方面的主要军事、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情报资料”,还经常从驻北京的外国通讯社那里取得“特殊重要的新闻消息”。

而当年的共产党刊物《政治生活》对邵飘萍的评价却不高:

邵君晚近言论的确趋于进步的。有时也发表接近民意的文字,自然我们不能证明邵君发表此种文字时的动机若何……

根据北京各报所载,邵君向无定见,以金钱为转移,致遭各方毒恨,最近以宣传赤化嫌疑被奉军枪毙。如此记来,似邵君素行乏检,最近又犯军阀,真是罪有应得,死得活该。

连共产党内都有不少人认为邵飘萍的死是因为“敲诈”军阀,也真是误解一代才子了。

邵飘萍牺牲的当日,《京报》报馆依旧被封着,邵飘萍的夫人汤修慧也被反锁在报社内。汤修慧为了营救邵飘萍,不顾个人安危,冒险翻墙逃出被警特包围的《京报》馆,而后赶往花园饭店,请求张培风先生设法营救邵飘萍——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邵飘萍那时候已经被枪杀于天桥刑场。

汤修慧闻知丈夫已被害的消息,为了寻找到邵飘萍的尸首,她四处求人打听下落,终于在崇文门外的二郎庙挖出了尸首,抚尸恸哭几次昏厥过去,在场之人无不为之伤心落泪。

后来,汤修慧忍痛将邵飘萍安葬于天宁寺,冯玉祥得知后对汤道:“邵飘萍是为我牺牲的”;毛泽东在建国后,亲自批示追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

1929年,汤修慧承继邵飘萍未竟事业,她独自扛鼎《京报》大旗,使其复刊,汤修慧自任《京报》社社长兼总经理,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第一大报的旗手。1930年,北京报界联合成立“北平记者联合会”,公举汤修慧女士为北平记者联合会执行委员,负责主持会务。

“七·七事变”,北平失陷于敌手,汤修慧关闭了自己苦心经营了20年的《京报》,只身一人潜出北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汤修慧听到毛泽东成为共和国的最高领导者,非常激动地返回北京。毛泽东闻之,立即派其秘书来《京报》馆看望她,并对其工作生活给予极大的关心。

汤修慧回京后开始整理邵飘萍和《京报》史资料,由于她工诗善文,且又精通书法,在文化界、新闻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并得到社会的敬重。

“文化大革命”中,汤修慧被遣送回浙江金华接受劳动改造,她向毛泽东秉笔直书鸣辩冤案。毛泽东得知详情后,立即批示予以纠正,并将汤修慧接回北京平反昭雪。由于毛泽东亲自出面保护师娘,汤修慧方得以在京安度晚年。

1986年3月2日,一代女报人汤修慧病逝于《京报》馆内,享年96岁。

P20-23

目录

铁肩辣手,报界金童邵飘萍

 ·新闻亦能救国/2

 ·骂死袁世凯/5

 ·讽刺北洋军阀/8

 ·生财自有妙招/13

 ·不小心惹祸/15

 ·张学良不救/20

一针见血,超级毒舌林白水

 ·愤青才子/26

 ·咱也搞搞暗杀/31

 ·钱是骂来的/34

 ·总统,别恐吓我/39

 ·张宗昌,开溜王/44

 ·千秋文章/47

宪政高手,无端患难林长民

 ·“五四”点火人/52

 ·不仅有才,还有财/54

 ·理想是宪政/58

 ·感情大师拟宪法/62

 ·被军阀忽悠/65

 ·塞上风景异/68

 ·意外身亡/70

 ·挥袖别云,多情余恨徐志摩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76

 ·要追到什么时候/79

 ·横刀夺爱/83

 ·艰难的相处/88

 ·拼命赚钱为红颜/91

 ·轻轻的,我走了/94

 ·落魄贵族,京华名士袁克文

 ·二爷不稀罕当太子/100

 ·‘高贵的出身/102

 ·青楼里面觅知音/105

 ·才女姐姐精神恋爱/108

 ·专业收藏家,兼职流氓/110

 ·苍凉一曲万声静/113

 ·写字换钱/116

 ·凄惶生世谁人怜/120

一念之误,汉奸文人胡兰成

 ·老汪要卸磨杀驴/124

 ·别以为咱好哄/127

 ·寂寂无闻,饱尝冷暖/131

 ·牛刀小试,游走官场/134

 ·女人的知己与魔星/139

 ·老底被揭遭围剿/143

情多人累,忧郁王子郁达夫

 ·七岁断奶,东京求学/148

 ·为爱国而狎日妓/152

 ·哥喜欢的是文学/156

 ·富春江上神仙侣/160

 ·最爱是杭州/163

 ·国难当头,难解家愁/166

 ·自报家丑闹分手/170

 ·莫怪流水无情/174

 ·再聘罗敷,啼笑姻缘/178

 ·日本投降,才子遭殃/181

风流小杜,江东独步杨云史

 ·鲜衣怒马动京华/188

 ·不干革命玩经商/192

 ·见梅花,想老婆/195

 ·跟定吴大帅/198

 ·家家红粉说杨圻/201

 ·行军司马鬓苍然/204

小说出敌,鸳鸯蝴蝶毕倚虹

 ·偏偏少年毕老师/210

 ·律师难混,就写字吧/212

 ·溜溜的她/214

 ·后院起了火/218

 ·再得良缘/221

 ·牡丹花下死/224

 ·地狱人间谁能继/227

袈裟风雨,革命情僧苏曼殊

 ·我要干了康有为/230

 ·小和尚的初恋/232

 ·咱也干革命/235

 ·取次花丛懒回顾/238

 ·诗画绝伦,性情纯真/241

 ·佛学大师,处世超然/244

 ·革命胜利,有吃的就行/246

闪电彗星,红色才子高君宇

 ·活泼好动顽皮小子/252

 ·“五四”运动之健将/255

 ·跟阎锡山铆上了/260

 ·一生最爱是梅花/265

 ·红叶飞,良人不归/268

 ·化作蝴蝶舞蹁跹/273

序言

民国时代,炸弹随玫瑰绽放,战火并旗袍共舞,政客粉墨登场,军阀覆雨翻云,生存在乱世之中的才子们,无论积极入世,还是超然出世,都难觅一方心灵之净土。

才子就是才子,不一定非要成为大师。他们的际遇与爱情,给那个年代添上了异样的华美;一些如流星般灿烂而又短暂的生命,更增添了无数的惆怅。

才华横溢、有“报界金童”之称的邵飘萍,为传媒事业一腔热忱,因揭露军阀残暴,被奉军杀害,少帅张学良却不肯出手相救。

精通三门外语、一生跌宕起伏的郁达夫,尽管“生怕情多累美人”,还是没能与王映霞厮守终老。在苏门答腊,凄然死在日本宪兵的冷枪下。

“民国宪法”缔造者林长民,毕生精力“宪政治国”,惜几届总统只用其充门面。凄惶乱世,最终毙命于流弹之下,后世提起,却是因其女儿林徽因。

更有袁克文名满京华,林白水嬉笑怒骂,杨云史江东独步,高君宇生如闪电,徐志摩挥袖别云,苏曼殊散尽尘缘……

才子们比一般人有着更美好的理想和期待,也比一般人有着更多的失望和痛苦。开到茶蘼花事了,尘烟轻绕、悲喜知多少?水痕斜映青山遥,漏船载酒、且把浮名抛。

内容推荐

吴安宁的这本《且把浮名抛》为“民国往事系列”丛书中的一本。

《且把浮名抛》内容如下:

民国时代,炸弹随玫瑰绽放,战火并旗袍共舞,政客粉墨登场,军阀覆雨翻云,生存在乱世之中的才子们,无论积极入世,还是超然出世,都难觅一方心灵之净土。

他们比一般人有着更美好的理想与期待,也比一般人有着更多的失望和痛苦。才华横溢、有“报界金童”之称的邵飘萍,为传媒事业一腔热忱,因揭露军阀残暴,被奉军杀害;精通三门外语、一生跌宕起伏的郁达夫,尽管“生怕情多累美人”,还是没能与王映霞厮守终老……更有高君宇生如闪电,徐志摩挥袖别云,苏曼殊散尽尘缘……

编辑推荐

《且把浮名抛》是《中华传奇·大历史》的主编吴安宁多年打造的力作!

领略冠绝古今才气,追忆才子人物风流。

才子就是才子,不一定非要成为大师。他们的际遇与爱情,给那个年代添上了异样的华美;一些如流星般灿烂而又短暂的生命,更增添了无数的惆怅。

真所谓“开到茶蘼花事了,尘烟轻绕、悲喜知多少?水痕斜映青山遥,漏船载酒、且把浮名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且把浮名抛(民国才子往事)/民国往事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安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247081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6
丛书名
印张 17.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9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