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内容
编辑推荐

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让孩子轻松快乐每一天,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为孩子一生幸福打好基础。

廖康强编著的《给孩子读的心理学》从生理、人际交往、学习、情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青少年如何察觉自己的心理问题,如何缓解不良情绪,如何纠正偏差的行为,如何抵抗心理疾病的侵袭,如何使自己在心理上成熟起来,成为一名有责任心、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

内容推荐

《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由廖康强编著。

《给孩子读的心理学》分为七章,从学习、青春期、行为习惯、情绪等方面,向读者介绍各类心理学规律,并且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种心理修炼的方法,教育孩子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正确对待生活及学习中的烦恼,化解生活和学习中的痛苦和郁闷,学会协调和家人、同学、朋友的矛盾纠纷,让自己的未来获得终极的幸福和成功。

目录

前言

第1章 青春期不再有烦恼一一生理心理学

 1.异性效应:培养男孩女孩的友谊

 2.性心理:坦然面对青春期的冲动

 3.生理发育:如何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4.逆反心理:走过叛逆的青春期

 5.认识自己:让自信扬起生命的帆

 6.悦纳自我:友善地对待自己

第2章 这样学习最有效一一学习心理学

 1.罗森塔尔效应: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产生奇迹

 2.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激发我们的学习动机

 3.瓦拉赫效应:谁都可以成为天才

 4.吉格定理:勤能补拙是良训

 5.兴趣效应:让学习变得快乐起来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高你的记忆力

 7.高原现象:破解学习效率低下的迷局

 8.反馈效应:及时反馈提高学习效率

 9.半途效应: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第3章 让身边的人都喜欢我一一交际心理学

 1.交往剥夺:培养社会交往的能力

 2.费斯诺定理:会听比会说更重要

 3.南风法则:关爱他人很重要

 4.刺猬法则:君子之交淡如水

 5.杰亨利法则:与人交往坦率真诚

 6.首因效应:如何与陌生人交往

 7.近因效应:重视留给他人最后的印象

 8.赫洛克效应:赞美的力量

 9.自己人效应:拉近彼此的距离

 10.代沟心理:这是可以逾越的

第4章 轻松快乐的每一天一一情绪心理学.

 1.ABC理论:理性地认识负面情绪

 2.杜利奥定律:任何时候都要对生活充满热忱

 3.霍桑效应:学会适时宣泄负面情绪

 4.心,临美境:经常想想快乐的事

 5.延迟满足:克制是成功的前提

第5章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一行为心理学

 1.路径依赖: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2.强化理论:培养良好习惯的魔棒

 3.重复定律:成功不过是简单的重复

 4.蝴蝶效应:细节决定成败

 5.成瘾心理:摆脱令人痛苦的依赖

 6.下坡容易定律:学坏容易学好难

第6章 我要赢,也不怕输一一竞争心理学

 1.鲶鱼效应:竞争帮助我们提高

 2.狐狸法则: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

 3.孔雀心态:争强好胜要不得

 4.因果定律:输赢都是有原因的

 5.瓦伦达心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6.特里法则: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第7章 我不再惧怕任何困难一一逆境心理学

 1.挫折必然定律:承受挫折是成长必须做的事

 2.酸葡萄效应:挫折的心理防御

 3.习得性无助:任何时候都不要绝望

 4.鸵鸟心态:逃避是懦弱者的行为

 5.章鱼心态:从偏执中走出来

 6.韦特莱法则:成功属于勇敢的人

试读章节

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

当今社会的竞争异常激烈,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就必须有足够的竞争意识,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作为学生,我们不要被暂时的安逸所迷惑,也许安逸的表面掩盖了许多我们不曾注意到的小问题。

客观规律表明,危机的存在是必然的,且危机的来临是无声无息的。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变革,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猎食”的技能,以便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当黎明的曙光刚刚划破夜空,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羚羊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更快一点,更快一点,如果你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可能被它们吃掉!”于是,小羚羊起身就跑,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在另一个场地上,狮子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更快一点,更快一点,如果你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可能会活活饿死。”于是,小狮子起身就跑,也向着太阳飞奔而去。

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刚出生时,每个婴儿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随着环境和事物的不断变化,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会变成“狮子”,有的会变成“羚羊”。在残酷的现实中,每个人所面对的竞争和生存的压力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从小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我们具备参与竞争的智慧和勇气,将来才不会被“饿死”,或是被“吃掉”。

当然,培养竞争意识并不是争吃、争穿、争霸,这不是我们提倡的竞争。培养竞争意识是要培养我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我们做人、做事、处世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整体素质。

我们要意识到竞争的重要性,充分调动自己的竞争意识,这种潜在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不但会产生乐于完成学习任务的迫切需要与强烈的动机,而且会有更强的外部行为努力、更强的责任心、更大的创造力。因为竞争意识泛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就是提高自身素质。

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我们可以给自己寻找一两个竞争对手,然后“暗中使劲”,与对手展开竞赛。寻找竞争对手的好处在于,我们可能通过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差距。只有看到差距,才会有补偿差距的愿望,否则,我们就不知道往哪个方面去努力。

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对手时,目标不要太高,不要每次都盯着第一名。如果选择的竞争对手与自己的差距太大,很容易产生望而生畏、高不可攀的心理,而丧失竞争的勇气。最好是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比自己略高一筹的同学作为竞争对象,这样容易激起我们赶超的信心和勇气。

在竞争的同时也要重视“友谊第一”,不要滋生对竞争对象的敌意,那样就是邪恶的嫉妒心,而不是良好的竞争意识了。当我们通过努力已经超过竞争对手时,要给自己选择新的竞争对手,这样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促使我们不断取得进步。

与自己竞争

除了不断超越竞争对手,与自己竞争也是一个不断让自己进步的好办法。例如,我们在训练口算时,可以每次都卡时间,和自己比,这样,我们的速度就会一次比一次快,自信心就越来越强了,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选择他人做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时,很多人的选择往往是盲目的。如果我们与那些遥遥领先于我们的人比,很可能会丧失信心和勇气;如果跟那些毫无竞争力的人比,我们便会因沾沾自喜而停滞不前。所以,用来比较的最好的标准就是从前的自己。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每天,他不是在大街上闲逛,就是和周围的一群孩子到庄园或河边玩耍。

爱因斯坦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她再三告诫爱因斯坦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不学一些东西,长大了如何能出人头地呢?”

爱因斯坦总是不以为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

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说:“昨天我碰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给你讲完了,你再去钓鱼,怎么样?”

爱因斯坦很不乐意地站住了。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烟囱内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杰克大叔的身上、脸上全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竞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草草地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地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罢了,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生命的熠熠光辉。

要想超越别人,首先应该超越你自己。一个人要想不断进步,就需要比从前的自己更出色。

选择与自己竞争,我们就可以更加关注自身的进步,而不会盲目贬低或是看重自己了。我们只需要每天都积极行动,努力使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超越自己,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这样,就赢得了胜利。

P251-255

序言

对于孩子而言,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

对人的一生而言,心理成长是一个充满了危机和考验的过程,除了阳光和芬芳外,也潜伏暴雨、狂风和雷电,甚至有时会威胁年轻生命的成长。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决定一个孩子在长大以后能否充分发展自己、能否获得成功、能否生活得幸福。一个心理品质欠佳或有心理障碍的人,即使知识再丰富、头脑再聪明,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甚至还有在人才竞争中被淘汰的危险。

即使仅仅为应付考试,心理学对孩子也是非常有用的。中国科学院王极盛教授曾对某一年全国高考状元进行了20个因素在高考成功中的作用的定量研究,以这些因素在高考中的作用大小排列,考生考试中的心态在高考成功中的作用排列第一位,考生考前心态在高考成功中的作用排列第二位。这项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素质与他的考试成绩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是提高学习质量,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的成长是个漫长渐变的过程,随着生理、心理、智力的一天天成熟,我们充分享受着成长的喜悦。同时,又必须面对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等环境在内的社会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压力,需要非常用心处理好这些发展项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这些便成为成长中烦恼的源头。

喜悦和烦恼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也正是心理成长过程中生活滋味和生命魅力的体现,因为其间蕴藏着人情绪、情感的万千变化。心理的健康成长,除了需要阳光的关爱,也需要经过艰苦的磨砺历程。罗曼·罗兰曾说:“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的水源。”

烦恼虽不可避免,但并不可怕。张爱玲16岁时曾说过这样的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布满了虱子。”我们在健康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小烦恼,不过是那华美的生命之袍上的虱子而已。

当然,我们也不能任由这些“虱子”横行,因为“虱子”虽不会危及生命,却让人烦恼不已,进而影响生活大计。但要清除“虱子”,靠别人帮自己,只能是一时之劳,还需要自己学会清除“虱子”的方法,这才是赶走“虱子”,让心理、心灵和生命都健康成长的最好选择。

为了帮助广大在成长中的孩子学会清除“虱子”的方法,我编写了这本书。

本书从生理、人际交往、学习、情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青少年如何察觉自己的心理问题,如何缓解不良情绪,如何纠正偏差的行为,如何抵抗心理疾病的侵袭,如何使自己在心理上成熟起来,成为一名有责任心、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

对每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本书中提供的知识和阅读内容都是十分有用的,足以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认真阅读本书,你能够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甚至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以后再遇到心灵上的困惑时,你不再惊慌失措,而是变得从容不迫。

愿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更加健康,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这样,我们未来的世界也将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满。

这,也是我写作本书的目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廖康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74700
开本 16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