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四川薯类创新团队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2015-2020) |
内容 | 内容推荐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针对贫困地区薯类产业发展的瓶颈,因地制宜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扶贫脱贫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本书由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和岗位专家共同编写,用写实的手法和简练的文笔,图文并茂地回顾了创新团队开展薯类产业科技成果助力精准扶贫的主要工作,总结归纳了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主要路径、工作方法、技术路线、技术措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主要经验等,对于进一步做好薯类科技成果创新转化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从事产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办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录 四川薯类创新团队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工作与成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脱贫攻坚出策出力 加强薯类科技创新转化,助力精准扶贫伟大事业 让贫困区薯农吃健康薯、种活力薯、卖高效薯 发展特色马铃薯,促进薯类增产增收 脱贫攻坚,小红薯绽放大能量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付出是幸运,需要是价值 背着幺儿去扶贫,博士妈妈的无悔青春 加快优质种薯繁殖,发挥马铃薯增收潜力 铁牛助力,直奔小康 扶贫奔行万里,土豆情系三州 薯类病虫绿色防控,助力薯类安全生产 携手农企共克生产难题,优质甘薯决胜脱贫攻坚 利用生态优势,深耕种薯繁育,助力山区脱贫 发展多目标马铃薯育种,满足贫困地区多元化需求 大力发展薯类产业机械化,农民增收、产业发展 天高路远种薯扩繁,土豆花开山区高原 健康生活,多食富硒马铃薯 肤色渐深终不悔,情系扶贫促发展 聚焦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服务马铃薯产业开发 导语 马铃薯和甘薯分别是四川省第四和第五大粮食作物,大力发展薯类产业不仅对粮食安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而且对确保贫困山区和民族地区口粮安全、精准扶贫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本书针对贫困地区薯类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地制宜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六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扶贫脱贫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为川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四川薯类创新团队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2015-2020)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潘海平//沈学善//黄钢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6506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88 |
CIP核字 | 2020191448 |
中图分类号 | F326.11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