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宗教信仰与近代天津社会生活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突破以往中、外宗教信仰分治的研究模式,在参考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宗教社会学理论、社会性别视角、全球地域化视角、日常生活史等新理论、新方法,从整体上对近代天津地区的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活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举凡天津近代开埠以前传统文化信仰的流传与嬗变、开埠初期基督宗教的传入与初步发展、清末民初基督宗教与天津城市社会生活的关联、清末民初天津地方变迁与传统信仰的存续等,均有述论,对天津基督教男女青年会的分析,对天主教会内部围绕“老西开事件”等所产生的矛盾和斗争以及雷鸣远等在困境中积极推动天主教中国化、本地化的描述,对民国时期居士文化和佛教寺院的重建、诸暨卐字会的发展壮大和传统“皇会”的逐渐消亡等的梳理分析等,尤为细致深入,颇有助于从整体上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简介 赵天鹭,男,1988年7月出生,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宗教史、性别史研究。著有《变法图强:近代的挑战与革新》(合著)、《行将消失的足迹:性别视域下的缠足女性研究》(独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近代以前天津传统信仰文化的流传与嬗变 第一节 明清时期天津地区的佛教、道教与伊斯兰教 第二节 明清时期天津地区的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津开埠初期基督宗教的传入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 晚清时期天津天主教、基督教的初步传播 第二节 民教冲突:晚清天津基督宗教的挫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末以来的基督宗教与天津城市社会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天津天主教的重振与发展 第二节 20世纪上半叶天津基督教的复兴与成长 第三节 天津基督教男女青年会社会服务评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以来地方社会的变迁与传统信仰的存续 第一节 清末民初天津地区传统信仰文化的衰落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天津传统信仰文化的革新与复兴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天津民间宗教信仰的延续与挣扎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天津的宗教》(中译节选)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宗教信仰与近代天津社会生活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天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8057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1 |
CIP核字 | 2018131895 |
中图分类号 | B928.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