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化一往事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记录中国石油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总校第一中学建校六十年以来的作品集。1978年学校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重点中学,2000年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本书采用回忆录的形式,通过人物采访、回忆、口述等形式进行记录,所收录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独特,事件生动且鲜活,人物与事件的交织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目录
那些人
我心目中的鲍普夫妇/李靖业
丝尽无悔一枝独秀/刘作拥
化作春泥碾作尘/蒋彩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周铮
别样花开/王雪梅
爱是教育之魂/李宏伟
善的承载/刘力宇
为伊消得人憔悴/高璟
耳顺千秋一苇以航/刘雅慧整理
峥嵘岁月/李慧慧整理
回忆许嘉璐先生/李晓雁
宽容对待静俟花开/马富山
时光飞逝化一存影/陈鹏锋
温馨的到来温馨的后来/赵拴芹
长路远行常念师恩/郝玉虹
微雕,毛金秀整理
小小瞬间串连成线/侯赞
忆往昔岁月稠/韦媛媛
教学伊始引路明仁/谷金凤
燃烧中的生命,不休不止/申文丽
情在言谈笔落间/药朝霞
骐“骥”一跃爱恨难忘/吴晶
如花之眷恋,叶之静美/姜敏
你的微笑我的期待/巩凯旋
你是沉静的月你是浓抹的绿/高敏
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刘晴
当今雷锋到校园教师冷暖不用愁/贺鹏武史莲辉
梦的彩虹雨的邂逅/刘韬
成长的摇篮回忆的故乡/郝贵荣
那些事
感恩我和化一的美丽邂逅/马潮编委会整理
岁月催人老时光度轮回/张平祥
人生为一幸事来/刘作拥张浩整理
传媒中心的故事/郑龙飞
在你的波光里投影/毛金秀
校园的玉兰花/周伟云
收获的十月/朱红
与“绳”共舞/任晖
心之所向格物致知/赵鹏
一把椅,一杯水,一句话/邓亚鹏
静待花开/唐英梅
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武月红
当秋色遇上彩虹色的我们/杨心怡
我们的林学夏令营/马玉红
戎装记/蒋钧
“有趣”的照片/邹品红
是你吗?蜥蜴/刘书锦
魅力青春精神桂冠/文婷
喜怒与哀乐灵魂的烙印/刘岚
热气腾腾的青春/张春华
生命的镜头青春的号角/董文颖
青春的项链/杨霁楚
温煦时光/龚瑞欣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朱丽玉
秋意阑珊/范玉彪
雨落晴空/李芳洲
今日良宵会/柳斌
所谓缘分/张金花
那些回忆
我的化一情缘/王晶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沈平奇
励精图治六十载再续华章立新校,张江和李慧慧
旧时携手处水远山更长/尚进虎
那丝缕间的不解之缘/吴小兰
吾爱吾校字字真情/王忠福
理念乃根本,然后是行动/尚进虎整理
年轻过,也曾经自命不凡/耿春霄
巍巍峻宇桃李芬芳/王汉雄
成长的根基便是乐园/何祖英
摆渡人的灵魂/蒲彩霞、
耕耘途中静待花开/郭丽
为了变化的记忆/达正华
律动的情缘/管晓燕
平凡之旅感动灵魂/李延龙
见证守望/肖雯
那些年,那些回忆/梁继荣
唯愿情深不负你/易凌燕
忆往昔恩师教导愿少年乘风破浪/陈洁平
道阻且长奋斗不止/王静艳
我与化一有个约定/常宇春
我愿与这片善的沃土共成长/李青芬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彭俊勉
弦歌不辍六十载薪火相传谱华章/马娟娟
上善若水温润如玉/冀文伟
精雕细琢点石成金/邹兵
回忆过往云烟/吴萍
最初的感动/周敏杰
心语/张宁
献给校庆的歌/张成德
一件值得回忆的“小事”/李艳华
逆境中的灯塔/路霞
愿一中的列车开得更快/赵洪革
寄情母校未忘跪乳/贾宇骄
烈日炎炎劳筋骨英姿飒爽斗志昂/肖莹
浓情寄语/谢伟琦
文明在春天的校园发芽/袁媛
我生根发芽的那六年/翟婧琳
致亲爱的母校,殷悦
那些如花般的记忆/薛松
余韵绕梁的化一印象/宋晓旭
感恩化一思念化一/黄润涛
简忆高中生活/孔令倩
值得追忆的高中时代/朱利华
永不褪角的“509记忆”/朱江
不能忘/曾雨晴
那样的时光/伏文嘉
忆军训/张得桂
最美不过遇见你/张雪
世界很小化一很大/赵瑞
胜败皆荣不老少年/黄雨潇
忆/王宇坤
那个属于自己的自己/周静嘉
军训小记/张瑛
军训之酸甜苦辣篇/郭旭
校园最钟情的泡桐姑娘/王露纯
大事记(1959.08—2019.05)
后记
序言
中国石油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总校第一中学创建于1959
年,是随着我国“一五”计划中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的建
设而诞生的一所企业学校,它的前身是兰化职工子弟中学
。自建校以来,历经辗转,几易校址,半世沧桑,在元峁
山下生根发芽。2015年,一所占地249亩的兰化一中新区校
区在兰州新区拔地而起,刹那间,名声大噪,支撑起新区
教育的一片天地。新老校区合力发展,济世为公,在历代
化一人的共同努力下,栉风沐雨,上下求索,沉淀了厚重
的文化内涵。
耕耘不辍送冬去,于无声处听惊雷。六十年问,全体
化一人,历风雨兼程而上下求索,经世事变迁而矢志不渝
。化一人锲而不舍,一路同行,平凡中追求卓越,奋进中
书写忠诚。不断凝练出了“言唯真”“思唯先”“行唯勤
”“品唯善”的“善文化”精神。历史可以沉淀,但精神
永放光芒。一代先师应汉阳、薛士杰、张志仁、贾冠民、
李堉业、孙宝国、马潮等筚路蓝缕,励精图治,他们身上
的精神薪火传承,成为后人前行的心中明灯。一代又一代
的化一人,用默默奉献的身影铸造了与时俱进,敢为人先
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的求真精神;不骄不躁,稳步提高的求实精神
;立足本职,着眼整体的全局精神;同心同德,和衷共济
的协作精神。这些都是化一人不竭的动力源泉。
春秋易序,如歌如诗。立本求新,与时俱进。几度春
秋,校园各类建设日趋完善,满园绿荫、书香飘溢,立本
求新。为师者,博学勤勉,立品垂范,教为乐,育为荣,
殷殷而诲;引智慧源泉启心灵窗扉,躬耕讲坛育桃李,无
愧园丁本色。为学者,敏思笃行,明德达才,学不惰,习
无辍,孜孜以求;携青春韶华扬理想风帆,遨游学海做栋
梁,不负时代重托。为师者,敢为人先,勇争时代潮头,
与国家教育脉搏同呼吸;为师者,或温柔敦厚、循循善诱
,或严谨治学、教导有方,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或埋
头苦干、诲人不倦;为师者,亦敬业乐群,宛如红烛照亮
学生,可谓桃红李白,芬芳馥郁。莘莘学子由此走向巅峰
,成为各条战线的佼佼者。
故貌翰墨香,新颜续华章。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六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我们同历史对话是
为了今日的创新和明天的发展,我们与时代同步是为了家
乡的发展和人民的重托。回眸兰化一中的历程,我们在回
首问已经风尘仆仆地走过了一个甲子。六十年奋斗不息,
六十年沧桑巨变,六十年灿烂辉煌,让我们一起走进化一
这片纯朴无华的历史,去解读学校的昨日与今天,承前启
后,继往开来,让化一永葆青春!
是为序。

2019年1月
导语
本书用百余篇文章记录了化一人六十年的人、事、回忆。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从历任校长到现任教师,从学生家长到学生都呈现了对兰化一中的特殊情感。全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那些人”;第二部分为“那些事”;第三部分为“那些回忆”,还附有校友来信;第四部分为大事记。本书的出版对于研究省级示范中学的办学思想以及发展历程具有启示意义,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了真实的可借鉴的一手资料。
后记
瞻仰一行行文字,如同经历兰化一中六十年的沧桑变
化;欣赏一幅幅佳作,如同穿越兰化一中六十年的阴晴雨
雪;倾听一段段回忆,仿佛融化在兰化一中六十年的傲岸
倔强之中。回首往昔,我们一路勇于开拓一路歌;放眼今
朝,我们与时俱进谱新篇;极目未来,我们志存高远创辉
煌。
远喧嚣而宁静致远,亲儒雅而翰墨飘香。历史的脚步
清晰凝重,文明的传承绵延不息。我们无暇陶醉在历史的
功劳簿前,我们不屑端坐在昨天的荣誉台上。历史,在这
里凝聚,但不会在这里止步;历史,在这里定格,但不会
在这里驻足。
积跬步以致千里,逢盛势益增鸿志。今日之化一人,
胸怀赤子心,襟带教育梦,脚踏实地,坚定不移,不忘初
心,立时代潮头,葆蓬勃朝气,正以满腔热忱谱写着兰化
一中教育的壮美篇章!
此书已成,实属不易。在此,感谢兰化一中校领导、
各位投稿的同仁、《化一往事》编委会成员、兰州大学出
版社等单位、部门和个人的鼎力支持!
由于成书时间比较紧张,编委的精力水平有限,再加
上兰化一中的历史原因,《化一往事》离我们理想的要求
还有一定的差距,甚至还有较多的不完善。可能会给您在
领悟、理解兰化一中文化、历史等方面带来不便,借此机
会我们表示真诚的歉意!相信化一后来人还会继续努力改进
,续写出更加精彩的化一故事。敬请各位多从积极的方面
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
精彩页
我心目中的鲍普夫妇
我认识乔治·柯克·鲍普先生和珍妮丝·卡络琳·鲍普女士是十九年前的事情。
1985年10月的一天,我前去正在西北师范大学任教的美国堪萨斯州南舍莱那中学校长乔治·柯克·鲍普先生和该校的专职英语课教师珍妮丝·卡络琳·鲍普女士的住所做私人访问。我们在十分友好的气氛中,以一见如故的真诚,广泛而深入地交流了教育的方法理论和学校管理的实际经验,并邀请他们两位到兰化一中访问。
1985年10月15日,柯克和珍妮丝携子女前来兰化一中参加英语教学研讨和学生的英语俱乐部活动。这所学校高质量的英语教学和师生学习英语的极大热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鲍普先生说:“我们终于在兰化一中找到了最知心的中国同行,我愿意做出最大的努力,为这所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帮助。”他还异常兴奋地说,能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宏伟的现代化事业出力,不仅是他个人和家庭的光彩,也是绝大多数在华工作的美国教师及美国人民的荣幸。
从此,鲍普先生在百忙中多方联系,先后致函美国参、众两院,美国总统、副总统和堪萨斯州府、州长,为建议邀请中国中学代表团访美,进行美中中学校长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互访,建立姐妹学校友好关系等工作不遗余力。半年后,他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结果。1986年4月,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文化官员建议他与正在甘肃执行大学英语教学交流项目的俄克拉荷马州罗伯特大学语言服务中心主任都特瓦·甘特教授联系,以探讨把这一交流项目扩展到中学的可能性。鲍普先生在给甘特教授的电话中指出,“基础教育是正式教育之始之源、之基之主,语言服务中心在此领域里的开拓将会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和非常广阔的前景。由于此项工作是开创性的,应当选派最具能力的教师。兰化一中有条件接待和配合这种创造性的工作。”
1986年5月,甘特先生同意向兰化一中派遣教师。同年5月19日,首次派往兰化一中的美国教师比尔·波尔兰和安·波尔兰到达。随后,又有大卫·麦克尔·阮德尔等多名英语教师在兰化一中完成了英语教师培训和学生口语教学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产生了积极影响。
语言服务中心主任甘特先生及其秘书前后两次来兰化一中考察并与我(时任兰化一中校长)进行了极富建设性的会谈,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的支持下于1988年在兰化一中成立了“中美合办兰化公司英语培训中心”,同时由语言服务中心派遣赫克曼·马歇尔和比顿两位教师。
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是和鲍普夫妇的真诚帮助分不开的。
1988年夏,鲍普夫妇又一次在兰化一中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英语教师脱产强化培训,使兰化一中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同时和广大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90年夏,中国石化总公司委托我举办了为期60天的“西北五省区石化系统英语教师脱产培训”,由以鲍普先生为首的六位美国教师完成全部教学工作。在结业典礼上,总公司领导高度评价了这次培训的成果。 在过去的五六年中,由鲍普先生倡导,在波尔兰夫妇协助下,相互通信的中美学生人数近二百余对。此外,外籍教师还赠送了大量图书、图片和有声教学资料,表达了他(她)们对兰化一中师生的真挚感情。这一崇高的国际友情深深根植于兰化一中师生的心中。
1992年10月,鲍普夫妇应我的推荐同我一起参加了“北京中等教育国际研讨会”。他们两位在大会上的发言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赞扬。当时鲍普先生任美国哈斯维尔高级中学校长。
2001年,我在天津造访了正在天津师范大学讲学的鲍普夫妇。久别的朋友相逢,激动万分。在他们的住所我们促膝长谈至深夜两点半钟。当时,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四季如春的昆明都争相邀请他们两位去任教,但当我发出邀请时,他们欣然允诺。我问:“为什么青岛不去,昆明不去,而要去兰州?”他们这样回答:“因为兰州有我们的中国兄弟,兰州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2002年4月,鲍普夫妇应邀来兰化一中访问,就英语教学和全体英语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全校2700多名学生做了一次生动的演讲,并商定到兰化一中任教且担任校长顾问。2004年8月至今已在兰化一中工作了两年。在此期间进行了英语教师的长期培训,并担任高中和初中高年级的全部口语教学工作,同时组织初中、高中两个学生英语俱乐部的活动。从2004年春季开始,又兼任了兰化其他三所中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
鲍普夫妇的工作精神、态度、教艺令全体师生折服。他们热爱中国、热爱兰州、热爱兰化一中、热爱兰化一中的同事和学生们。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作风,得到了全体师生和化一领导的一致称赞,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化一领导还多次在教师大会上号召全体教职工向他们学习。他们把自己当作兰化一中的一员,以主人翁的精神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包括参加升国旗的仪式、运动会等。他们非常友善,尊重人、关心人,处处为别人着想,主动帮助了不少教师和学生,所以许多教师和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结下了亲密的友谊。总之,鲍普夫妇对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化一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尚进虎//穆京海
绘者
出版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1056797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9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74
CIP核字 2019175079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9
169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