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存的智慧(鬼谷子的博弈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生存需要智慧,智慧来自何龙所著的《生存的智慧:鬼谷子的博弈心理学》。若欲不败,要懂点博弈学的技巧;要想成功,须学点心理学的知识。

一个神秘莫测的世外高人,一部“战国版的厚黑学大全”。一书囊括:领导、同事、客户、朋友,统统搞定!

内容推荐

何龙所著的《生存的智慧:鬼谷子的博弈心理学》用通俗的语言,解析鬼谷子其人其书,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进一步了解鬼谷子这个人,进一步参透《鬼谷子》这本书。生存是一种状态,但是需要技巧和谋略来更好地维持这一状态,换句简单的话讲,就是活得更好。无疑,这是需要大智慧的,《生存的智慧:鬼谷子的博弈心理学》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智慧。

目录

引言 鬼谷子“还魂记”:还原一个最真实的鬼谷子

 1.风云战国幕后总策划:假如没有鬼谷子

 2.罡风吹动了温柔:统治者眼中的“洪水猛兽”

第一章 舌头的博弈:跟鬼谷子学“说话”

 1.鬼谷子是一把水果刀

 2.“成功就是X+Y+Z”

(1)你的舌头就是一把利剑

(2)“此时有谎胜无谎”

(3)想成功,就闭嘴

 3.玩转“社会语言”:沟通的“鬼计”

(1)弄清亲疏远近再开口

(2)不可不知的“鬼话”和“人语”

第二章 心灵的博弈:跟鬼谷子学“窥心”

 1.欲窥人,先窥己

 2.通过相貌看穿他的心:鬼谷子“揣情术”

(1)你的眼睛会说话

(2)嘴唇也有“表情”

(3)没有好牙齿就没有好工作

 3.哲学家和处女:“以情识人”有诀窍

 4.一眼看出谁在撒谎

(1)说谎“三要素”

(2)通过微表情识破他的谎言

(3)鼻子当中蕴藏的谎言

 5.看衣识人:透过衣服洞察他的心

(1)衣服当中的色彩心理学

(2)什么人,什么衣

第三章 情感的博弈:跟鬼谷子学“交友”

 1.鬼眼识友:交友的三大原则

(1)看准人,再交友

(2)“哥们义气”,不是友情

(3)交友不要交“庸才”

 2.鬼道交友:成为他人知己的两大技巧

(1)跟你的朋友产生心灵上的“共振”

(2)施恩惠,得人心,旺人脉

 3.鬼谋固友:“利益”,是维系友谊的纽带

第四章 利益的博弈:跟鬼谷子学“升职”

 1.决战办公室,升职有诀窍

(1)制人有术:先送“鲜花”,后送“钳子”

(2)升职有术:让你的同事“主动让权”

 2.职场中的“制敌术”

(1)各个击破你的竞争对手

(2)如何除去“眼中钉”

 3.搞定上司的“三部曲”

(1)千万不要跟自己的领导“咫尺天涯”

(2)我们是“绿叶”,领导是“红花”

(3)得君心者得君信

 4.取代领导的“三重奏”

(1)“控制”你的领导

(2)“蛊惑”你的领导

(3)“取代”你的领导

第五章 控制的博弈:跟鬼谷子学“管理”

 1.先管理自己,后领导别人

(1)伟大的领导,首先在于能管理好自己

(2)管理自己,从修身开始

 2.“车轴”与“辐条”:合理授权的奥秘

(1)拒绝“事必躬亲”

(2)领导一定要“善借臣力”

(3)你想被“活活累死”吗?

 3.“精神引导术”:“控制”下属的奥秘

(1)领导力的实质:影响力

(2)赢得员工的“身体和心灵”

(3)“控制”,不是“洗脑”

第六章 灵魂的博弈:跟鬼谷子学“悟道”

 1.鬼由心生:在权力中迷失自己

(1)不要让权力腐蚀你的灵魂

(2)把心中的“魔鬼”关进潘多拉盒子

 2.鬼由心灭:在宁静中找回自己

(1)吃饱了,要晓得放碗

(2)你“已经”拥有了一切

附录 《鬼谷子》原典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鬼谷子是一把水果刀

通过引言,我们对鬼谷子这个人和《鬼谷子》这本书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我们就细细研读一下这部被誉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的《鬼谷子》。

从哪里开始呢?

就从鬼谷子的显赫身份说起吧。

虽然我们现在连鬼谷子姓甚名谁都说不清楚,但在金戈铁马的战国乱世,他可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风云人物”。他一举手、一投足,都会牵动时代的神经。

这么说,可不是夸张,而是实话实说。要知道,鬼谷子可是纵横家的鼻祖。

纵横家,又是什么呢?

纵横家是诸子百家之一,出现在战国到秦汉时期,他们大多是策辩之士,主要从事政治外交活动,游说各国诸侯,进而影响天下局势,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历史当中最早的外交政治家。它的创始人是鬼谷子,其他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鲁仲连、公孙衍等,这些纵横谋士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可以说是影响着历史进程的精英人士。

这些外交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割据纷争不断,王权不能稳固统一,所以就需要在国富力强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危逼、利诱、反问等种种计谋来不战而胜,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

具体来说,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群雄并峙、诸侯争霸、狼烟四起的复杂局面。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军事、外交斗争非常突出,这为外交家的诞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在当时的情况下,一个国家要取胜,并不是完全凭借武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政治、外交等“和平途径”,也就是通过这些外交家的谋略计策、游说雄辩而取胜,这往往比单纯的武力征伐更有效,损失也更小。

这也就是《孙子兵法》上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意思是说,首先是不用打仗而能迫使敌人降服,这才是最高明的。所以,最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手段的综合运作,在对立双方矛盾激化之前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解决争端。

其次是用外交战胜敌人,这是指当矛盾已经不可避免的时候,就要动员本国和盟国的力量,显示必胜的决心,给对方以强大的精神压力,从而造成压倒优势或力量制衡。占据了心理上的上峰之后,可以派外交家去游说对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分析双方的战略局势和力量对等,使对方主动提出妥协、退让,从而达到不诉诸武力而战胜敌人的目的。

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在敌方政治、经济重心之外解决敌人,以便把战争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进而攻取敌方的战略要地乃至全部领土。杀伐攻城的策略,是在上述三项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这四种方案当中,“伐谋”和“伐交”属于“不战”思维,“伐兵”和“攻城”属于“慎战”思维。这种以斗智斗勇的心理战代替真刀真枪的攻伐战的军事思想,是当时战国的主流思想。因为在那个血流漂橹的战乱年代,人们已经经历了过多的血腥和战争,已经“厌战”了(这种情形,就跟当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时候的情形一样,深陷战争泥淖的美国民众,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战游行)。这也就是《战国策》上所记载的:“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朝廷)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意思是说,用政治取胜,而不以武力取胜;用外交取胜,而不以战争取胜。

可以说,这种时代性的“厌战症”为纵横家的出现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P26-28

序言

生存——就是跟自己博弈

其实一直想写一本有关鬼谷子的书,因为这个名字带着那么点儿“鬼气儿”的人算得上是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就像我们今天的奥巴马、卡扎菲一样,他的“一举手,一投足”,可能就会影响历史的进程(关于这一点,在引言里边说得很详细)。

虽然鬼谷子算得上是那个烽火漫华夏的战国时代的牛人,但可惜的是,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到底“牛在哪里”——大家都不了解他,不了解他的著作、他的思想、他的抱负——就像我们不了解自己一样。

不但是不“了解”,很多人都“曲解”,甚至是“误解”了他,认为他在自己的遗著里边,只讲了一些怎么跟别人钩心斗角的权谋、诡计、攻心术,认为《鬼谷子》这本书,不过是一部“战国版厚黑学大全”,是见不得光、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那么,究其根源,这个“误解”是怎么产生的呢?

任何“误解”,它产生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的行为。

一天,S小姐到C城出差,她曾经在那里度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没想到,竟然在C城大街上偶遇了大学时代的“舍友加闺蜜”——B小姐。

默然相视的那一刻,两人默契地笑了。兴奋之余,她们来到了上学时经常去的那家雕刻时光咖啡馆。

坐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位子上,看着窗外悠然飘落的黄叶,望着街上步履匆匆的行人,品着手里香气氤氲的咖啡,时光仿佛回到了六年前,她们刚上大学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聊了这么多,我几乎都忘了,你是不是处女来着?”S小姐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

“……这个……”B小姐有些猝不及防。

“嗯……我想想……我是天蝎,我们都暗恋的那个美术系男生是天平,我记着,你好像就是处女!”S小姐很肯定地说道。

“……哦,对,对!就是,就是。”B小姐一下子释然了。

其实生活当中的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就像这个B小姐一样,时时刻刻想着的,都是自己:自己的隐私、爱情、事业、心情……所以呢,在看待问题、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就难免不完全从自己的角度去揣测、应对了:

如果他真的爱我,就应该知道我不想去参加那个晚会,哪怕我嘴上说愿意;

他一点儿也不在乎我,不然,他应该了解我的感受;

他以这样的口气对我说话,是不是瞧不起我啊;

瞧他看我的眼神,一定是暗示我,应该如何如何……

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于是,当我们心里只装着自己的时候,对别人的“误解”就产生了,认为别人一定是我们认为的那个样子,认为事情一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句话,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盲目相信自己”。

而我们每个人之所以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去处世,去做事,去思考,说到底,是为了“生存”。

1859年,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于是,这之后,人们对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人类社会上的尔虞我诈终于释然且坦然了——既然生存就是如何在残酷、激烈的竞争当中活下去,那出现些博弈、斗争、战争,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当生存变成了一场生死博弈,“生存的智慧”“博弈的技巧”“阴谋诡计”“厚黑学”……这些有关人性阴暗面的东西自然就诞生了。

“厚黑学”的产生,可以说是“人性的产物”,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可以说,为了在这个“鸭梨山大”的时代,在这个竞争惨烈的社会生存下去,我们必须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必须懂一些博弈心理学、处世厚黑学——自古至今都是这样,“人”,很难真正“活得纯洁”。

那么,既然鬼谷子的“战国版厚黑学大全”的产生是无可厚非的,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对鬼谷子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甚至诋毁、辱骂呢?

就是因为鬼谷子揭露出了他们“心里知道”但嘴上不敢说的,人性当中固有的阴暗面;揭开了他们内心深处不可见人的疮疤。鬼谷子知道,“人”,不仅仅是人,人的内心当中——隐藏着“野兽”。

在这本书里,我们讲到了很多鬼谷子经过多年的“斗争实践”总结出来的跟他人打交道的方法、技巧,甚至诡计。那么,为什么鬼谷子会想出这些“诡计”呢?

正所谓“苍蝇不叮没有缝儿的鸡蛋”,正因为我们许多人的心中都有“鬼”,正因为人性当中,有其与生俱来、难以克服的弱点,所以这些“诡计”才得以诞生,并且奏效。如果我们自己无贪无私、无欲无求,德行与智慧都达到完美之境,试想,这种“无懈可击”的人,怎么会有所谓的“疮疤”让别人去揭呢?!

那么,“诡计”,其诞生的根源在哪里呢?

不在发明诡计、使用诡计的人心中;不在鬼谷子心中,而是,在我们每个人自己心里——魔非外招,鬼由心生。

所以,与其说是人们“误解”了鬼谷子,不如说是他们“误解了自己”:他们不敢承认自己心中那些或许卑鄙、或许龌龊的念头,他们总试图在众人面前装出一副无欲无求的“完美者”的模样。

其实我一直认为:

生存的博弈,从来不发生在我们跟其他人之间;

人生的智慧,是勇于承认并敢于战胜自身的弱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存的智慧(鬼谷子的博弈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56148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数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225-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