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凡人可成佛--菩萨五十二位阶讲记
内容
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在教我们怎么当一位菩萨。内容取材自证严上人二○○五年九至十一月间晨语开示,起于《慈悲三昧水忏》中「或因六行造一切罪」一句忏文。忏文中的「六行」意指偏差修行的「外道六行」,而证严上人为了拨乱反正,释文当中同时仔细介绍了「佛之六行」,作为外道六行的对照,并为我们指出了正确的修行方向。
「佛之六行」展开来即「菩萨五十二位阶」,是修行者学习当菩萨最重要的指引。因此,我们特别将这段内容由《水忏》讲记中独立出来,让大家一书在手,学习不愁。看了这本书,你会知道要当一位菩萨可能遇到的困难,也知道如何坚定自己的心志,等到具足了信心愿力,你也可以是一位菩萨。
作者简介
释证严,证严上人,台湾著名宗教家、慈善家,是慈济基金会的创始人与领导人,开创慈济世界,含括“慈善” “医疗” “教育” “人文”四大志业。二O一O年,被台湾民众推选为“最受信赖的人”。
一九三七年,出生于台湾台中的清水镇。一九六三年,依印顺导师为亲教师出家。师训“为佛教,为众生”,奉持不懈。一九六六年,创办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一九六六年以后的数十年来,慈济世界在上人慈悲呵护下,一步一步,坚实的茁壮如今遍布全球的慈济人,出现在全世界许许多多有灾难与苦痛的地方,亲手拔除人们的苦与痛,秉慈运悲行于菩萨道,同心实践证严上人三愿: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难。
曾获颁——二OO九年国际慈善论坛“国际慈善功德人物奖”、二OO八年世界佛教友谊会“全球佛教贡献奖”、二OO七年日本庭野和平基金会“庭野和平奖”、二OO四年加州美国亚裔联盟“亚美人道关怀奖”等众多国际性荣誉。
目录
上人序
编者言
[总论]菩萨五十二位阶
[十信篇]
信心
念心
精进心
慧心
定心
不退心
护法心
回向心
戒心
愿心
[十住篇]
发心住
治地住
修行住
生贵住
方便具足住
正心住
不退住
童真住
法王子住
灌顶住
[十行篇]
欢喜行
饶益行
无瞋恨行
无尽行
离痴乱行
善现行
无著行
尊重行
善法行
真实行
[十回向篇]
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不坏回向
等一切佛回向
至一切处回向
无尽功德藏回向
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真如相回向
无缚解脱回向
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篇]
欢喜地
离垢地
发光地
焰慧地
难胜地
现前地
远行地
不动地
善慧地
法云地
十地总结
[等觉、妙觉篇]
等觉
妙觉
附录
十身
序言
编者言 人人是菩萨
无论是否佛教徒,相信大家都常听到“菩萨”这个名
词,而其中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更为大众耳熟能详。
在慈济世界,我们则常用“人间菩萨”来形容发好心
、做好事的人,又以“草根菩萨”来称呼环保志工。其他
“老菩萨”、“小菩萨”、“教师菩萨”、“人医菩萨”
、“企业家菩萨”、“警察菩萨”、“志工菩萨”……不
一而足。
听起来,“菩萨”肯定是个好名词。不过,究竟“菩
萨”二字是什么意思?
“菩萨”是“菩提萨堙”的简称,菩提萨埵则来自梵
语音译,华语意译为“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之
意,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圣人。所以能自己努力
修行而有成就,还能使所有众生都得到觉悟的快乐,这种
人就是菩萨。
如此说来,人人都能是菩萨,只要愿意多付出一点点

这本书是在教我们怎么当一位菩萨。内容取材自证严
上人二○○五年九至十一月间晨语开示,起于《慈悲三昧
水忏》中“或因六行造一切罪”一句忏文。忏文中的“六
行”意指偏差修行的“外道六行”,而证严上人为了拨乱
反正,释文当中同时仔细介绍了“佛之六行”,作为外道
六行的对照,并为我们指出了正确的修行方向。
“佛之六行”展开来即“菩萨五十二位阶”,是修行
者学习当菩萨最重要的指引。因此,我们特别将这段内容
由《水忏》讲记中独立出来,让大家一书在手,学习不愁
。看了这本书,你会知道要当一位菩萨可能遇到的困难,
也知道如何坚定自己的心志,等到具足了信心愿力,你也
可以是一位菩萨。
导语
听起来,“菩萨”肯定是个好名词。不过,究竟“菩萨”二字是什么意思?
“菩萨”是“菩提萨堙”的简称,菩提萨埵则来自梵语音译,华语意译为“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之意,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圣人。所以能自己努力修行而有成就,还能使所有众生都得到觉悟的快乐,这种人就是菩萨。如此说来,人人都能是菩萨,只要愿意多付出一点点。
这本书是在教我们怎么当一位菩萨。内容取材自证严上人二○○五年九至十一月间晨语开示,起于《慈悲三昧水忏》中“或因六行造一切罪”一句忏文。忏文中的“六行”意指偏差修行的“外道六行”,而证严上人为了拨乱反正,释文当中同时仔细介绍了“佛之六行”,作为外道六行的对照,并为我们指出了正确的修行方向。
精彩页
大力菩萨言:“云何六行?愿为说之。”佛言:“一者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回向行,五者十地行,六者等觉行。"——《金刚三昧经》
五十二位阶之名出自“佛之六行”,即六度之行也。
菩萨由凡夫到成佛,定要经过这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才能转凡夫,成就菩萨,更进一步而成佛。
凡夫总是为己较多,利他较少。菩萨学习佛的心行,因此自度度他,心胸渐次开阔。一旦内心的镜子擦拭干净,大圆镜智光明,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是成佛了。
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总为十信,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也。——《三藏法数》
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我们发心学佛,就是要学佛陀发大心、立大愿、广度众生。若不能相信佛德、佛行,绝对学不成佛。所以对于佛的德、佛的行为,应该要非常坚定,一定要以信来降伏疑。经典中有关“信”的名相很多,现在取十种信,作为菩萨修行的方便。
《三藏法数》有云,万行以十信为先,十信也是三贤之首。“三贤”是指已证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贤位的菩萨。我们修行要证入贤位,一定要从信心入门,以信为前导,之后一步步进入贤圣果位。 一
“十信”从信心入门,以愿心为终。信心带我们入门,之后一直引导我们到发愿,如此共为十信。此十信,是菩萨修行的第一道门,也是菩萨真修的方便。行者若有信心,就会发宏愿;信心为前提,发愿随其后。所以信若正确,愿就正确;信若坚定,愿就宏大。 但信若迷失,则差毫厘,失千里,正道的方向一偏差,就会向邪道而去了,所以“信”对学佛者非常重要。信、愿、行是菩萨行者的道路,这一切都以“信”为前提。
第一章 信心
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楞严经》
第一要建立信心。建立信心,才能发大愿心;有了大愿心,才能实行菩萨道。所以“信”非常重要。
没有人能一悟成佛,要学佛、成佛,人人都要经过菩萨道,才能到达佛境界。不论从哪里开始,信心是最重要的基础。有坚定的信心,才能灭尽一切妄想,才能于中道纯真地直行。如此,在修行道上就没有偏差。
第二章 念心
一真信明了,一切圆通。……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楞严经》
心能去妄,建立了真诚的信心,也就是“真信明了”之后,这一分正确明信的心念要念念不问断,这也就是“念心”。念心要绵绵密密,不要有一点空隙;信念不间断,能防止无明趁虚而入,自然“一切圆通”。只要念念不离正信,真实的信心明白无欺,信心念力相续不断,做一切都能圆融通达,对人对事物都能圆通。P2-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凡人可成佛--菩萨五十二位阶讲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72686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9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322
CIP核字 2010085593
中图分类号 B94-4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3
出版地 上海
210
147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