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江苏水文化与水韵江苏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发掘江苏水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个性特征,探索水在江苏文化中的重要象征意义,探索江苏水文化在中华水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理清江苏水文化发育成长的历史脉络,再现“水韵江苏”灿烂的传统之美,探索“水韵江苏”应有现代之美。 目录 中国古代水之哲学刍议 新时代“千年运河”国家文旅品牌形象塑造 拓展两大空间提升“水韵江苏”品质 浅谈江都水利枢纽的水文化建设 江苏水情教育策论 溯源江苏水文化内涵 江苏水文化遗产调查与思考 以文化建设引领江苏水文现代化发展 助力美丽江苏建设提供优质水资源支撑 江苏水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秦淮水文化中的古桥刍议 六朝建康青溪故道考 古邗沟与六合的关系初探 诤隋画意中的高淳古丹阳大泽 伯渎河与江南农耕文明 无锡城市与江南运河之缘 苏北水城灵动徐州 大运河的开通与邳州民俗的变化 常州水文化中的水工程形态研究 水利助力建设常州文旅休闲明星城的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大运河常州段旅游开发研究 大运河常州段文化景观遗产构成特征及其价值 水孕苏州的文脉传承 胥江:历史功能中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功能 姑苏驿站运河流淌的宝贵乡愁遗产 望虞河精神追记 留住水运文化之根脉弘扬水韵文化之价值——对南通保护传承水运 遗存、开发建设水韵文化的思考 通州运盐河的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传承 十八里河口大运河文化遗存与保护利用 通吕运河在近代南通的地位——以南通大生资本集团为例 水文化是江海南通的根与魂 南通运河水系的形成及其历史贡献 连云港水系与古海州历史文化研究 石梁河水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盐河:古海州与大运河的历史关联 盐河水韵与城市文明的转换 谈古道今说盐河 漕运与沿线城市的繁荣 洪泽湖水文化述要 人民性是江苏水文化的第一属性——以淮河洪泽湖三河闸为例 淮阴与河湖的古今嬗变 从“水利金湖”到“水美金湖”的转变 擦亮“安澜”水文化符号 河下古镇与水文化 盱眙水文化渊源略述 黄河故道淮安段的开发建设与思考 淮安漕运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及对策 盐城串场河与大运河水系不可分割 仪扬河运口通航设施变迁考 扬州古运河三湾片区文化景观的成功实践 刘宝楠与刘文淇研究扬州运河水道之成就 水与扬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1931年高邮特大洪灾的思考 浅析西津古渡水文化神祗崇拜的社会功能 镇江漕运文化的历史考察 传统优秀水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创造性转化——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泰州“街河并行”彰显水城特色的思考 清代兴化圩田的修筑及影响 探索基层水管单位水文化发展路径——以“大美引江”水文化品牌为例 1949年前沭阳境内的沭河变迁 以“大保护”绘就水韵宿迁——骆马湖生态保护的实践与启示 整合成子湖文化资源走好旅游扶贫新路子 略论骆马湖移民的实践与意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江苏水文化与水韵江苏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周毅之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海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0718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0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2021-09-01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14 |
CIP核字 | 2021187035 |
中图分类号 | K928.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