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迪编著的《木偶奇遇记》是一部举世闻名的童话作品,讲述了一个孩子——木偶匹诺曹离奇的成长经历。匹诺曹和许多孩子一样,调皮捣蛋,不听大人的话,而且逃避学习和家务,也和许多孩子一样的是,做事任性,很少考虑后果。但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离奇的经历后,他终于成长为一个善良、正直、诚实、孝顺、爱学习、爱劳动的真正的、有血有肉的男孩。匹诺曹的木偶形象得到了全世界儿童的喜爱,在他的故乡意大利,人们为他塑造了一个铜像,台座上刻着:“献给不朽的匹诺曹——满怀感谢心情的四岁到七岁的小读者。”表达了小读者们的共同心声。
这篇童话通过匹诺曹的经历告诉儿童要抵御种种诱惑,做一个诚实、听话、爱学习、爱劳动,并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
《木偶奇遇记》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科洛迪创作的一部经典童话,深受读者喜爱,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并于1940年被迪斯尼公司改编为动画电影。这篇童话讲述了木偶匹诺曹的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他从一个任性、懒惰、爱说谎、不关心他人、不爱学习、整天只想着玩的小木偶,变成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勤奋劳动、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好孩子的过程,充满了童趣与想象。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许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往往会有不少不够尽善尽美的表现,等待着我们的逐步克服。希望孩子们从这个好玩的故事中懂得基本的做人道理:诚实、有责任心、爱学习、尊重父母。读《木偶奇遇记》,是许多人一生中最快乐的心灵奇遇之一。
木偶有些害怕,于是嘀咕着为自己壮壮胆:“小孩子好欺负吗?大人们真是好为人师,总喜欢教训我们,要我们做这做那。就连那个会说话的蟋蟀也是这样,这就是我不想听他唠叨的原因。照他的说法,天晓得会有多少不幸的事儿会落到我的身上!强盗?那一定是他自己瞎编出来的,我才不信这些鬼话呢!那都是大人们用来吓唬小孩子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我真在路上碰到了什么强盗,难道我会怕他们吗?我要走到他们面前,冲着他们喊道:‘强盗先生,你们要把我怎么样?记住吧,可别跟我开玩笑!去你们的吧!’听了我这番勇敢的话,强盗们一个个都会吓得屁滚尿流,像一阵风似的逃走的。可万一他们凶神恶煞,偏不逃走呢?那有什么,我逃走就是了,事情不就了结了吗?”
可匹诺曹的那套大道理还没说完,便听见后面的树叶发出轻微的沙沙的响声。他回头一看,只见黑地里有两个难看的黑影,整个儿包在两个像黑煤袋一样的袋子里面,踮起脚尖一跳一跳地紧紧跟来,活像两个鬼怪。
“强盗!”匹诺曹心里咯噔了一下,他急中生智地把四个金币藏到了嘴里,塞在舌头底下,拔腿想跑。
可是还没跨出一步,就觉得胳膊给扭住了。两个可怕的声音对他说道:“要钱还是要命!”
匹诺曹没法回答,因为嘴里含着金币。他只好挤眉弄眼,还夹带着用手比划,想让这两个家伙明白,自己只是个穷光蛋,口袋里一个子儿也没有。
“少装可怜!我们可不吃这一套,乖乖把钱交出来!”两个强盗恶狠狠地威吓道。
木偶摇摇头,打着手势,表示自己没有钱。
“不把钱拿出来就要了你的小命!”高个子说。
“要你的命!”另一个高声附和着。
“要了你的命,还要你爸爸的命!”
“还要你爸爸的命!”
“别别别,别要我那可怜的爸爸的命!”匹诺曹急得大喊。可他这么一喊,嘴里的金币就响出声来了。
“狡猾的木偶,原来你把钱藏在舌头底下!马上给我吐出来!”
匹诺曹狠命地咬紧嘴唇。
“你这小子!我们有办法让你吐出来!”
他们一个捏住木偶的鼻子尖往上提,另一个按住他的下巴往下拉,粗暴地又扳又弄,想逼他把嘴张开。可是没用,木偶的嘴仿佛粘在了一块,钉在了一起。
于是,个头较矮的那个强盗从袋子里拔出了一把明晃晃的大刀,想用它把木偶的嘴给撬开。可匹诺曹猛地一口把他的手给咬断了。匹诺曹把咬下来的手吐了出来,却没料到,吐在地上的不是人的手,而是一只猫的爪子。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匹诺曹该是多么吃惊啊。
匹诺曹旗开得胜,胆子更大了。他挣脱强盗的控制,跃过路旁的灌木,开始在田野上飞快地奔跑着。那两名强盗像猎狗一样紧追不舍,那矮个子还一瘸一拐的。
一口气跑了十五公里之远,匹诺曹就再也跑不动了。这时,他眼看自己没救了,后面的追兵又紧追不舍。于是他爬上一棵最高的松树,坐在枝头上。
两个强盗也打算爬上树,可爬到一半,就“叭哒”一声掉在了地上,手脚的皮都给擦破了。
可他们仍不死心,在松树脚下点起一捆干柴,松树开始如风中点着的蜡烛一般,熊熊燃烧起来。匹诺曹看见火焰越烧越高,他可不想最后变成一只烤乳鸽,于是猛地跳下枝头,拔腿便跑,穿过田野和葡萄园。两个强盗依然穷追猛打,紧跟其后,仿佛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似的。
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他们还是穷追不舍。匹诺曹跑着跑着,突然被一条壕沟挡住了去路,这条沟又宽又深,沟水脏兮兮的,跟咖啡的颜色一样。
怎么办?“一、二、三!”木偶猛跑两步,奋起一跃,就跳到了沟的那一边。两个强盗也跟着跳,可是没算准距离,“扑通”一声,掉进沟里去了。
匹诺曹听到他们落水的声音,哈哈大笑起来:“好好洗个澡吧,先生们!”
原以为他们一准儿给淹死了,可回头一看,只见那两个强盗依然在他后面追着,身上还是套着他们的黑色麻袋,哗哗地往外淌着水,活像两个漏了底的筐子。
P41-43
作品简介
《木偶奇遇记》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卡洛·科洛迪(1826—1890)创作的一部经典童话作品,1881年开始连载在《儿童日报》上,1883年连载完毕。小说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很快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并于1940年被迪斯尼公司改编为动画电影。科洛迪在教会学校毕业后开始给地方报纸写稿,积极参加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并参加了1848年的意大利解放战争。科洛迪以儿童文学创作闻名于世,出版过《小手杖游意大利》、《小手杖地理》、《快乐的故事》等童话,最著名的就是《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讲述一个老木匠杰佩托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木偶匹诺曹并把其当作儿子。老人卖掉上衣,供儿子上学。可是匹诺曹一心贪玩,为了看戏不惜卖掉课本。回家路上受狐狸和猫的欺骗,差点儿被它们吊死,幸亏巧遇仙女而得救。后又被愚人国法官投进监狱,出狱后又被捕兽器夹住被迫当了看家狗。匹诺曹后悔极了,想做一个好孩子,和爸爸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夜里,他因帮助主人抓住黄鼠狼而重获自由。他一心想成为一个用功读书的好孩子,可是又经不住诱惑,在坏同学的怂恿下逃学到海边看鲨鱼,后被卖到游戏国,变成一头蠢驴。后来还是仙女搭救了他。最后,匹诺曹和杰佩托在鲨鱼腹中意外重逢并设法逃了出来,在海边住下。从此,匹诺曹白天做工,有空还编篮子卖钱,晚上读书、写字,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孩,成为一个诚实、听话、爱学习还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
这篇童话讲述了木偶匹诺曹的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他从一个任性、淘气、懒惰、爱说谎、不关心他人、不爱学习、整天只想着玩的小木偶,变成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勤奋劳动、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好孩子的过程,以及他所经历的一连串的奇遇,充满了童趣与想象。发生在匹诺曹身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许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在自然天性里往往会有不少不够尽善尽美的表现,等待着我们的逐步克服。
木偶匹诺曹的形象已经家喻户晓,其中许多精彩离奇的情节大家都很熟悉,特别是那些充满教训的经历,常常被家长用来教育孩子。比如,匹诺曹是个爱撒谎的木偶,在仙女面前,他每次撒谎都导致鼻子长长一指,匹诺曹羞愧地承认了错误,仙女便唤啄木鸟来把过长的鼻子啄回原状,这是教育孩子不要撒谎;还有,匹诺曹上学时受到同学的诱惑,一起去到游戏国疯玩了五个月,结果被坏人变成驴子被卖到了马戏团,这是教育孩子不能太贪玩而忘掉一切:还有,匹诺曹把父亲杰佩托从鲨鱼肚子里救出来,为了治好父亲的病,他不辞劳苦,没日没夜地干活儿,最终感动了仙女,为了表彰他的孝心,仙女最终把他从木偶变成了真正的男孩,这是教育孩子通过努力,付出心血,就会成功。 在这篇童话中,作者一边在给孩子们讲着好玩、可笑的故事,一边也在给孩子们一些教训,希望孩子们从这个好玩的故事中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诚实、有责任心、爱学习、尊重父母,等等。故事从一开始就特别有趣,能逗得你捧着肚子读下去。
《木偶奇遇记》最典型的特点是通俗、浅显,语言口语化,而且从头到尾都想把读者逗得哈哈大笑。读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是许多人一生中最快乐的心灵奇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