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将史迪威
内容
编辑推荐

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前线,还是在枪弹纷飞的战壕,中国远征军官兵都曾看见过这位华鬓星星、精神焕发、和气却不失威严的美国瘦老头,每次他的出现,都给前线官兵增强了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中国官兵亲切称他为“乔大叔”,他则把X部队的中国官兵叫做“我的孩子们”。本书情节错综复杂,波澜迭起,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了抗日战争期间的悲壮历史,讲述了中美盟军联合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真实故事,歌颂了一位美国将军为了抗战胜利而身先士卒、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内容推荐

在中国,美国将军纪念馆仅有一座,那就是位于重庆的史迪威纪念馆。抗日战争期间,美军“中国通”史迪威将军毅然放弃美军驻欧洲部队总司令职位(艾森豪威尔后来所得到的英雄“光环”,原本是属于他的),单枪匹马来到中国,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在开拓驼峰航线,建设史迪威公路,提供军事物资,协调盟军关系,支持中国共产党作战等方面,作出历史性贡献。

此外,在中缅印战场上,史迪威将军曾指挥中国远征军取得同古防御战的胜利和仁安羌大捷,他也曾出师不利,遭受重挫。后来,老将军运筹帷幄,雄姿英发,指挥数十万中国X部队(中国驻印军)和中国Y部队(中国远征军)以及数万美军,并肩作战,先后消灭十万日军,以显赫战功,晋升四星上将。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为中美两国人民所纪念!

本书展现了抗日战争期间的悲壮历史,讲述了中美盟军联合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真实故事,歌颂了一位美国将军为了抗战胜利而身先士卒、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前线,还是在枪弹纷飞的战壕,中国远征军官兵都曾看见过这位华鬓星星、精神焕发、和气却不失威严的美国瘦老头,每次他的出现,都给前线官兵增强了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中国官兵亲切称他为“乔大叔”,他则把X部队的中国官兵叫做“我的孩子们”。

史迪威将军无疑是一位军事天才,他熟知战争游戏规则,既能进行中国战区前线指挥,还能在日理万机之中,亲自出马,深入战斗前线。史迪威将军从来不带侍从,就像普通±兵那样,军服上不戴军衔,平时不穿将军服,总是肩背一支卡宾枪,头戴钢盔,自己驾驶一辆敞篷吉普车,独来独往。他在中国多年,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每到一地,就和中国官兵随便聊天,在闲谈中了解情况。将军身先士卒,在前线与中国士兵一起,住在简陋的军用帐篷里,用钢盔盛水洗脸。在缅甸撤退时,他拒绝登上前来接他的飞机,坚持与官兵和平民百姓一起,在崇山峻岭中,艰难步行数十天,抵达印度。在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下,年已六旬的老将军积劳成疾,于抗战胜利后第2年,不幸去世。

小说情节错综复杂,波澜迭起,以全新的视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背景中,深刻反映太平洋战场中缅印战区的战争局势,重点描述中国战区的悲壮画面,真实再现了史迪威将军和其他抗战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全方位描写了中、美、英等国领导人的战略合作以及意见分歧,重庆高层台前幕后的政治权力之争,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的恩怨,将军本人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评价,他在中国官兵中的人格魅力,特别是笔饱墨酣地展示了驼峰航线和史迪威公路建设的艰辛,反映了中国远征军缅甸大战的初期失利与后来的辉煌,力求从历史的广度与深度上,对战争历史题材采取崭新的创作手法,堪称近年来国际军事题材不可不读的一部力作。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黑云压城

第二章 临危受命

第三章 初战缅甸

第四章 前线悲歌

第五章 驼峰航线

第六章 战区风云

第七章 反攻序曲

第八章 缅北狂飙

第九章 滇西雪恨

第十章 鸟号作战

第十一章 陪都对决

第十二章 烈士暮年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黑云压城

(史迪威绝没有想到,他在北平“七七事变”时所了解的日军将领,几年后会成为他在缅甸血战中的主要对手。)

那年7月初的北平,天气闷热,即便是在城内的一座四合院里,电风扇拼命转动,也不起任何作用。美国驻中国公使馆军事武官史迪威上校感到实在是太热了,热得他脱掉军装,干脆只穿了一件背心,一边叼着烟斗,一边在墙上的军事地图上把最近日军在华北地区的部队调动情况标示出来。然后,他后退几步,仔细观察地图上的中日双方军队部署,自言自语道:“我的上帝啊,看来,日军虎视眈眈,部队源源不断涌入华北,局势不妙,大战一触即发!”

这是1937年的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为艰难的时期,是今天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困难而又困惑的时期。史迪威是个军人,而军人的命运注定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时候,他还年轻,徒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而在事实上,好像没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中年生涯几乎一直是在中国度过的。

在那个时期,美国军队中有几个中国通,马歇尔、魏德迈等人全在中国待过。可是,在所有的中国通中,大家公认,老史是老大,实在是无出其右者。他那一口京片子,说得太溜了,要是不仔细听,还真分不出他是老外。他在家里所请的国语教师管老夫子可是大清王朝的进士,曾任三品大员,《四书五经》熟得倒背如流。名师出高徒,可是中国通又如何?对他在军中的事业毫无助益。他已过知天命的年龄了,还只是一名上校,一名小小的武官,他苦笑着安慰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反正这辈子就这样了,认命吧。

7月6日,北平市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史迪威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作为军事武官,他当然要了解中日双方军事力量的部署情况。刚才英国武官前来拜访,告诉他说:“古城西郊地区日军部队调动频繁,估计会有所动作。”

史迪威不无忧虑地说:“听说蒋委员长最近在内部表示:‘我们现在和日本打仗,则三天可亡国,这不是骇人听闻。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不全,就像一个人的眼、口、手、足不齐,现在国内军政、军令还不统一。’”

“难怪国军一退再退。不过,老是退让,也不是办法,毕竟后患无穷。”英国武官问道,“你对未来时局如何看?”

史迪威走到军事地图旁边,然后回答说:“你看,这是目前日军在远东地区的军事部署。显然,日本人的目标是控制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华北,朝鲜、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广大地区,进而成为‘远东大国’。估计日军还将从华北把自己的势力向南推进至长江流域广大地区。”

“那么,上海安全吗?日本人会把上海留给国民党吗?”

“从军事战略上来说,北平如果不保,上海早晚危险。那块肥肉,日本人不会不吃的,他们是不糊涂的。”史迪威说。

英国武官心服口服,再问道:“有可能立即制止这种侵略吗?”

史迪威斩钉截铁地回答:“办不到!之所以办不到,是因为我们目前还看不到蒋介石先生会与日本公开决裂。与此相反,蒋介石知道自己会吃败仗,而失败就意味着后方不稳。所以,他会以不变应万变,坐视不动,力求控制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他将指望英、美等国的国际影响,帮助他保住上海,保存他的实力。”

“你说的不无道理。”英国武官实在是佩服得很。

等到英国武官前脚刚走,史迪威立即开车去西郊了解实际情况。他的轿车一出胡同,日军特高课便衣特务立刻开车紧紧跟在后头。史迪威从后视镜里看到后面的尾巴,冷笑一下,继续前行。他的轿车驶出广安门,出城西行,沿着颠簸不平的马路,顺着丰台、卢沟桥一线转了一转,只见沿途日军河边正三旅团正在紧急调动,持枪日军士兵处处可见,有些士兵看见轿车上悬挂的美国国旗,满怀敌意地举起三八式步枪,朝他瞄准,虎视眈眈,试图吓唬他。看来,此次局势实在是十分危急,他知道,发生大战的可能性确实很大。

转了半天,拍下不少照片,史迪威骤然发现,距离北京赫赫有名的潭柘寺已经不远了。他想起寺内的方丈朋友早就邀他去饮新茶,遂加速开去。不久,占剎就到眼前。史迪威下车信步走去,只见寺内古木参天,香烟缭绕,佛意盎然。老方丈听说他到了,忙迎出来,接至山坡上林中厢房,吩咐小和尚送出茶具,亲自用古泉泉水,为他沏上一杯当年龙井。史迪威仔细一品,果然水甜茶香,其味无穷,连声说道:“方丈,难得好茶,谢谢了!”

方丈问:“史施主今日得闲出城?”

史迪威答道:“哪里闲得了。近日北平火药味极浓,我心不安。今天出城,想起北京大学蒋教授说起,您是京城第一名僧,便来求一卦。”

老方丈一笑:“蒋教授过奖了。其实,出家人早已红尘看透,既为僧,何求名?不过,史施主要是真心想求一卦,老衲就恭敬不如从命,为您求一卦。”老方丈当即点烟焚香,沉思默想,而后令小和尚取出一方端砚,一支乾隆御墨,亲自在砚中缓缓细磨,过了好半晌,突然凝神定气,饱蘸浓墨,挥毫疾书,写下八个大字“逢玉而成,遇石而挫”。然后,他把此条幅赠送给史迪威。

史迪威用双手接过条幅,认真地看着,虔诚地问道:“方丈此言有何说法?”

老和尚笑而不答。他一再追问,方丈才深沉地说:“天机不可泄露,日后自有灵验。”

“本人今后军中事业如何?”

“贵不可言,位至上将。”

史迪威大笑:“我已五十出头,能以少将退休,就很不错了,至于上将,怕无望。”

老和尚不言。

史迪威干脆打破沙锅问到底:“寿如何?”

“九为至尊,九年后,施主当有一劫,若能安然渡过,则还有十年阳寿。”

史迪威鼓掌大笑:“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如果我不能逃过此劫,就只能活到1946年了,哈,哈!”

史迪威再看老和尚,方丈不答,凝神定气,闭目诵经。史迪威早就从蒋教授处得知老方丈的脾气,来会接,走不送,遂恭恭敬敬地作揖告别。那方丈也不睁眼,继续念经。古刹静穆,经声厚远,史迪威心中半信半疑,终难静下心来。P7-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将史迪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道之//白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36647
开本 16开
页数 3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1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7: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