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都感到压力巨大,很多人陷入迷茫与困惑。艾玉所著的《引爆生命核动力》激励读者寻求内在的正向改变,采取积极的行动,从而获得个人的成长与成功,并给社会带去更多的爱与感恩的正能量。
一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未来。本书通过讲述了艾玉从年轻时穷困潦倒、一无所有,到后来多次创造销售奇迹轻松创富。然而由于盲目扩张、不善经营,很快就陷入了倒闭破产的境地。在万般艰难的时刻,他决定倾尽所有,全力学习,并快速打破了众多行业纪录,获得了奇迹般的改变。他通过自身的学习、成长、改变,总结了众多成长、失败、成功的实战经验、感悟与心得,并将它分享给更多人,帮助更多人走出迷茫,激发个人内在潜能,从而走向成功的未来。
艾玉所著的《引爆生命核动力》不仅有众多实战心路历程,还从个人成长、成功的角度全方位介绍了激发生命动力的一些策略和技巧,包括信念系统、激发生命潜能、爱与感恩、成功的价值观系统以及达成梦想的策略。本书作者希望将个人成长与成功的经验分享出去,帮助他人激发生命潜能、改变自我。相信阅读完本书,读者的收获不仅是书中已有的理念,而是他们自己可以找到更强劲的生命动力,从而达成人生的目标,更加幸福!
我出生在河南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童年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穷。穷到什么程度?你们现在可能根本无法想象!穷到为了让我母亲给我买一根5分钱的冰棍,我哭了整整一下午!最后,母亲还是没有给我买,因为家里买不起啊!
在我的记忆中,当时正是家乡收麦子的季节。满地都是成熟的麦子,远远看去,像铺了一地带刺的黄金。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可在当时,这沉甸甸的麦穗是让我最厌恶的!
因为只比麦穗高十几厘米的我,就必须走进田间割麦子。别以为这是一件轻松好玩的活儿。在没有全自动收割机的年代,割麦子的工序是这样的:先要把镰刀磨得光亮光亮的,这样你才能在割的时候少费些力。当然,像这种极具技术含量的工作,当时的我还无法胜任。但是,从第二道工序开始,我就必须全程参与了。
拿着磨得光亮光亮的镰刀,走到田头,弯腰,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抓住一把麦穗,伸出镰刀,贴着地面,从下向上,眼疾手快,“唰”一下,一把麦子就这样成功割下。然后,就这样一把又一把,一把又一把,身后的麦子越来越多,前面的麦子越来越少。
这是第二道工序,也是最核心的工序。
等把所有的麦子都割完,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也是最有力量的人,就会把架车子推来,也就进入第三道工序——装麦子。
当时,我家的情况是这样的,我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又体弱多病,所以基本没有劳动能力。我叔叔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大学生。那个时候大学学费、生活费虽然不像现在那么贵,但对于一个靠天吃饭的农村家庭来说,已经是很大的重担了。而这个重担,因为我爷爷奶奶年龄大,最终全部落在我父母的肩上。就是因为这个,我们家才比别的农村家庭还要穷;就是因为这个,我们家的劳动力比别人家要单薄。
我们家的主要劳动力,自然是我父亲。进入第三道工序,我就要帮着父母把麦子抱上架车子。这道工序虽然简单,几乎没有技术含量,而且也不需要太费力气,因为抱不动的话,可以少抱一些,但却是我最不喜欢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正是酷暑时期,全身穿着单薄的衣衫,大部分肌肤都裸露在外。在太阳焦灼的直晒之下,你已经劳动了许久,满身大汗。这个时候,你必须去抱带着小小的刺、还藏着一些不知名白色颗粒状的神秘物品,然后它们会和你的汗水混在一起,随时准备让你奇痒难耐!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尽管十分讨厌,我还是得老老实实去抱麦子。并不是说我当时的觉悟有多高,而是在父母的武力淫威之下,我不得不臣服。更何况,在那个时候的河南农村,有几个孩子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麦子装满一驾车子之后,父亲就要把麦子拉到场里。那时候农村没有水泥路,也没有砖碴路,更没有柏油路,有的只是坑坑洼洼、歪歪斜斜的泥土小径。很多农民为了增收,经常把地边朝路上扩一些,再扩一些,最后导致本就不宽余的路变得更加凶险。所以,无论你力气多大,一个人都不可能把一架车子麦子顺利拉到场里,后面必须有两个人左右帮衬才行。我和母亲自然是父亲最好的帮衬。
这是最费力费神的一道工序。大坑小坑不断不说,光那狭窄得刚刚够过一辆架车子宽度的路,随时都让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这一路下来,出的汗恐怕能让你“闪瘦”两斤。此时,对水,对凉爽的渴望已经成为本能。
也常常是在这个时候,冰棍出场了。那时候,冰箱还没有普及。所以,在小卖店很难买到冰棍,只有专业卖冰棍的叔叔,骑着自行车,后座驮着一个箱子,里面裹上厚厚的棉花被,把冰棍放进去,外面再盖上厚厚的棉花被,沿路叫卖:“买冰棍喽……冰冰凉凉的冰棍,又解渴,又好吃哟……”那声音,简直就像被施了魔法,能让你在又热又渴、毫无精神的状态下,迅速找到元神,恢复元气。
田间地头的孩子们都会欢快地涌向被棉花被包裹的简易冰箱,大声喊着父母为自己买下里面的美味。大多数父母都会花5分钱,为孩子买上一根冰棍,作为帮父母收麦子的奖励。但是,在我们家,却是没有这种特殊待遇的。因为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花在冰棍上。
那天,看着同村的小伙伴,都在不远处满足地舔着手里的冰棍,我的喉咙像着火一样难受。羡慕中,咽下的没有唾沫,只有一团一团的燥热。我央求母亲也为我买一根冰棍。母亲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然后,把她早已备好的凉白开递给我。我的人生再也没有像那一刻那样厌恶凉白开。
“我不要!”伴随着拒绝的声音,我伸出的手打翻了母亲为一家人准备的凉白开。母亲气极,狠狠甩了我一个耳光。我就开始哭,这一哭就不可收拾。我母亲走到哪,我就追到哪,抱着母亲的腿,边哭边说:“我要吃冰棍……”就这样,绕着我们村子,村子比较小,跑了三圈。直到卖冰棍的走了,我母亲都没给我买。
后来,我就坐在场边,一边哭,一边看着父母完成收麦子的最后一道工序——打麦子,装麦子。心里想着:反正麦子收完,卖掉之后,变成钱也是要打给叔叔,我才不帮忙!我只想吃一根冰棍。
这种想法,虽然有些不地道,但却是一个孩子真实的心声,也是我童年的真实写照。
所以说,我小时候,家里特别穷。
P2-P4
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曾经在美国波士顿科普利广场遇到一个乞丐,向他乞讨25美分。他原本有些犹豫,但后来还是决定通过这25美分给这个乞丐一些指点。他问乞丐:“你只要25美分吗?”乞丐忙不迭地说:“是的,只要这么多就可以了。”然后,安东尼?罗宾给了他25美分,同时跟他说:“有所求即有所得,所得即所求。”但是,那个乞丐却并没有听懂这句话。
失败和成功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一个富翁和一个乞丐之间有什么差异?为什么有些人的人生充满了幸福,不必为生计担忧,而有的人却风餐露宿,靠乞讨为生?同样从农村走出来,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站在台上影响千千万万的人,激发他们的潜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而有的人却只能在工地上辛苦地搬砖,甚至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改变?
所有的差距都只有一句话——有所求即有所得,所得即所求。如果你像那个乞丐一样,对人生的追求只有25美分,那么你能得到的也就只有25美分。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多,并且一定要,你也终将得到。
在我的人生词典中,从来没有“放弃”二字。相反,我从很小的时候,就一直立志于改变家族的命运,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功”。所以,无论我遇到多大的挫折,我都从未想过后退或者放弃。无论我处在什么样的处境中,都一直保持努力的姿态,即使是在路边摆地摊的日子,我也从未停止过学习。为什么?因为我一定要成功!
想要成功,没有什么更加高深的秘诀,只是“一定要”而已。当你“一定要”的时候,你就会心无旁骛地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或许有人说,天分和运气也很重要。当然,我们不否定这一点。迈克尔?杰克逊毫无疑问是有舞蹈天分的。但是,这种天分能让他一夜成名,还能让他一直有名吗?如果他在成名之后,就放弃练习唱歌、跳舞,甚至亲自写歌,他的天分能够帮助他取得几场演唱会的成功?所以,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他有足够的决心去争取更大的成功,所以他能够一直为之付出努力。
如果你也想让短暂的生命璀璨耀眼,取得非凡的成功,请继续阅读本书。当然,前提是你要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且强大的潜力,在成功的路上,你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出自己的潜力,并且有足够的动力让你一直保持努力的姿态。
在本书的第1、2、3章中,我和大家分享了我的人生经历。第4章讲了生命的能量,一个人只有有了足够的能量,才能有决心、有毅力去追求成功。第5、6、7、8、9章中,重点介绍了激发生命动力的一些策略和技巧,包括信念系统、激发生命潜能、爱与感恩、成功的价值观系统以及达成梦想的策略。最后一章是我的愿望,我希望在帮助他人激发生命潜能、改变命运的同时,自己也能够成就不可思议的自我,取得更出色的成就。
那么,在成功的路上是否还有其他更加卓越的信念?当然有。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所以,阅读完本书,你最大的收获不是书中已有的理念,而是你自己可以找到更强劲的生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