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马识途说(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力求展现马识途人生历程、文学创作思想以及他为党和国家“心之所向,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革命精神。该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马识途小传”,简单概述马识途百年传奇人生;第二部分为马识途重要文章,包括其有代表性的文学论述及近年发表的文学作品;第三部分为马识途精彩语段选录,展现了他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深邃思考;第四部分为“马识途文学创作年表”,讲述了其近九十年文学创作重要历程及作品。
作者简介
马识途
甲寅年腊月初三(1915年1月17日)生于四川忠县(今重庆忠县)。
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党内担任过多个领导职务。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
193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6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荣誉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名誉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等。
主要著作有《清江壮歌》《夜谭十记》《沧桑十年》《在地下》《党校笔记》《百岁拾忆》《夜谭续记》等。2018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马识途文集》(18卷)。
自幼学书,隶书颇有特色。曾在成都、北京等地举办过个人书法展,出版过《凌云苍松》等多部书法集。
目录
第一部分 马识途小传
第二部分 文论
信念
祝科学与文艺的结合
学习创作的体会
说情节
我追求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现实主义管见
文学的目的
要重视通俗文学
和青年朋友谈读书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散文杂言
彰显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国特色
半路与文学结缘
没有终身成就只有终生遗憾
我爱我的祖国
怀念周有光老人
借调忆秦娥·元宵
满江红·战疫
封笔告白
我和甲骨文
谈小说《红岩》:一本“血写的书”
满江红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志庆
调寄沁园春
茶寿自题四诗
感谢词
第三部分 精彩语段
第四部分 马识途文学创作年表
导语
本书从马识途历年的撰文中精选出精彩语段,力求用最精炼的方式反映马识途的文学艺术思想,并配有他写的书法以及相关照片,在附录中有马识途的小传和创作年表,对于广大读者了解认识马识途、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有一定的价值。
精彩页
第一部分 马识途小传
1915年1月17日(农历腊月初三),马识途出生于重庆市忠县石宝寨,原名马千木,又名马千禾。1928年2月,人忠县东区初中读书。1931年7月,在川东首府万县参加毕业会考。后遵父亲“本家子弟十六岁必须出峡”教诲,前往北平报考高中。九一八事变后,在北平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活动。1932年冬,在北师大聆听鲁迅演讲。1933年夏,因日军在平津一带军事活动频繁,遂前往上海继续求学。1935年1月,以笔名“马质夫”在叶圣陶主编的《中学生》杂志第51期“地方印象记”中,第一次发表文章《万县》。同年12月下旬,受北平一二·九运动影响,在上海积极参加学生游行和前往南京的请愿活动。1936年7月,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学系。不久,秘密加入中共外围组织“南京学联小组”。
七七事变爆发后,1937年8月与同学刘蕙馨等人一同加入“中央大学农村服务团”,到南京郊区晓庄宣传抗日。同年11月,南京学联负责人与马识途、刘蕙馨谈话,准备发展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根据八路军南京办事处要求,“中央大学农村服务团”从南京撤往武汉。12月底经董必武介绍,与刘蕙馨前往七里坪参加鄂豫皖苏区举办的党训班,接受游击战培训。1938年2月,奉中共湖北省委命令,前往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报到,参加武汉工人运动。3月初,在武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在一个月内为周恩来寻找一位政治可靠的工人司机。5月,到汉口职工区委会工作,并在英商颐中烟草公司的卷烟厂、彩印厂建立职工夜校。通过办夜校提高工人觉悟,组织工人为增加工资、改善生活条件而进行有组织的罢工。7月,调任武汉职工组织“蚁社”,担任党支部书记,与胡绳一起创办《大众报》。10月,随中共鄂西北省委前往襄樊,加入李宗仁组织的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后担任枣阳县工委书记,负责清理当地农村党组织,重建党的地下机构。期间,以《鄂北日报》记者名义前往随县战场前线进行战地采访。1939年春至1939年10月,在襄樊先后担任中共枣阳、南安中心县、光(化)谷(城)中心县委书记,国民政府南漳县主任秘书及县民教馆馆长。
1939年10月,到宜昌参加湘鄂西省委会议,初识何功伟。中共恩施特委成立,被任命为特委书记。同年冬,与刘蕙馨在恩施结婚。1940年8月,根据南方局的指示,成立中共鄂西特委,何功伟任书记,马识途任副书记。12月为应对国民党反共高潮,前往宣恩、来凤、咸丰、利川,疏散党组织。1941年1月20日,因叛徒出卖,妻子刘蕙馨与何功伟被国民党逮捕,出生一个月的女儿随母亲入狱。马识途在利川得知消息后,紧急前往重庆南方局汇报。不久,根据南方局“长期埋伏、隐蔽精干、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报考西南联大。1941年10月下旬,入西南联大,改名马千禾,在昆明展开党的地下工作。12月,与进步同学一起在昆明掀起了著名的“讨孔运动”。1942年9月,西南联大成立中共地下党支部,被选为党支部书记,负责西南联大及昆明师生民主运动的发展。当年,开始创作《夜谭十记》第一篇《视察委员来了》(短篇小说,后改名为《破城记》)。1944年初夏,在昆明结识美国飞虎队成员贝尔、海曼、华德、帕斯特等。1944—1945年,与齐亮、张光年等人在昆明参与组织“时事报告座谈会”“云南各界人士双十纪念会”“鲁迅逝世八周年纪念晚会”“护国纪念日”“纪念五四”等各种进步活动,并与闻一多等进步教授加强组织联系。1945年8月下旬西南联大毕业后,被党组织派到滇南做地下革命工作。
1946年7月底,根据南方局指示,前往成都担任成都工委副书记。1947年初,开始全面负责中共成都工委的筹备与领导工作。同年2月,与四川大学中共党员、成都工委委员王放一起筹办成都工委电台和进步小报《XNCR》的编辑、出版。8月底,中共川康特委成立,蒲华辅任书记,马识途担任副书记。8月至次年春,为牵制敌军,在仁寿、荣县、大邑、冕宁组织领导了数次武装暴动。1949年1月下旬,因蒲华辅叛变,马识途紧急隐蔽,并及时向香港倪子明、川北、川南、西昌工委发报报警,转移相关地下工作人员。2月,秘密前往香港汇报工作。3月下旬,与在港中共地下党员一同前往北平。后随四野进武汉,担任华中总工会副秘书长,学习城市接管工作。9月,奉命赶赴南京,受到邓小平接见,参与编写《入城手册》。不久,又前往山西临汾一野司令部,与贺龙见面。11月中旬,随贺龙南下进军四川。12月底,领导成都地下党组织配合一野和平解放成都。
P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马识途说(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识途
译者
编者 慕津锋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246512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22-06-01
首版时间 2022-06-01
印刷时间 202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652
CIP核字 2022047200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7
18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3: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