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人相国(吕不韦传)/中华文脉
内容
内容推荐
吕不韦是中华历史中传奇的“商人相国”。他以一介商贾之身,凭借着过人的眼光和游说能力,帮助质子异人返回秦国并登上王位,从而封侯拜相、权倾天下,在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还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作者简介
林剑鸣(1935—1997)著名秦汉史专家。1949年进入华北大学学习,1957年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1961年至1972年在西北政法学院任助教。1972年至1988年在西北大学历史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8年调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法律史研究所副所长。1989年任司法部法律出版社副总编辑,1991年6月任总编辑。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著有《秦史稿》《秦汉史》《简牍概述》《秦国发展史》《秦汉社会文明》《汉武帝》《法与中国社会》等。
目录
上篇 发迹
一 邯郸觅宝 奇货可居
商海弄潮
寻找目标
拍板成交
二 咸阳密策 质子卖身
艳后忧思
深宫定计
子楚归秦
中篇 成功
一 筹措既成富贵斯取
相国擅权
“仲父”专政
“得之以众”
二 “多财善贾长袖善舞”
人才西流
杂花生树
千金悬赏
下篇 败亡
一 骊山建冢 甘泉纵欢
嬴政之谜
秦陵悲歌
深宫秽闻
二 蕲年兵败魂归北邙
吕、嫪之争
咸阳报警
游魂东归
附:吕不韦生平大事年表
序言
东周时期,中国历史发
生激变,中国社会走向动荡
,而中国文化也获得了丰收
。当时社会经济实现空前进
步,同时若干强势军事政治
势力迅速崛起。在这一历史
阶段,列国“宰割天下,分
裂河山”。一时英雄辈出。
有两位在商业经营和军政决
策方面均有突出表现的人物
,其事迹留下了深刻的历史
记忆。这就是先从政而后经
商的范蠡,和起先以富商身
份成为闻人,后来又介入高
层政治生活,插足执政集团
的决策班子,最终影响了中
国政治史走向的吕不韦。唐
人柳宗元《招海贾文》所谓
“范子去相安陶朱,吕氏行
贾南面孤”,并说“范子”与“
吕氏”故事,讲的即是这两
位重要人物特殊的人生经历
和特殊的历史表现。明人姚
夔《耕云纪》所谓“吕不韦
之识奇货,陶朱公之丰府库
”,大致也表达了同样的意
思。
吕不韦是兼跨商界与政
坛的名人。他以财富投资政
治,以个人经济实力影响了
政治进程。作为秦史重要人
物,他的人生轨迹,与秦统
一的历史进程相叠合。唐人
李商隐诗句“赢氏并六合,
所来因不韦”,明确肯定了
吕不韦对于秦实现统一这一
历史大变局的作用。
《战国策·秦策五》“濮阳
人吕不韦贾于邯郸”条记述
了吕不韦决意就秦国政治继
承人的择定进行政治投资的
心理动态:“濮阳人吕不韦
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
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
倍?’曰:‘十倍。’‘珠玉之赢
几倍?’曰:‘百倍。’‘立国家
之主赢几倍?’曰:‘无数。’
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
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
以遗世。愿往事之。’”司马
迁《史记》卷八五《吕不韦
传》专门为这个人物立传。
其中指出吕不韦因经商成功
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吕不
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
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对
于“建国立君”以求“利”“泽”
之成本以及“赢几倍”的核算
,《史记》记述没有《战国
策》具体,只是写道:“子
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
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
不甚礼子楚。子楚,秦诸庶
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
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
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
‘此奇货可居’。”吕不韦以“
往来贩贱卖贵”的商业经验
思考政治问题,是把可能有
乐观政治前景的子楚看作经
营对象“货”的。他后来果然
取得了“立国家之主”“建国
立君”的政治成功。和“奇货
可居”对应的说法是,司马
迁记述他对子楚的利用,称
“欲以钓奇”。司马迁以史家
敏锐的眼光,发现了政治生
活中在许多冠冕堂皇的标榜
道德的宣传话语的背后,其
实是“赢”“利”的直接物质追
求。
司马迁并非完全漠视儒
学有关“义”“利”的理念。《
史记》卷二四《乐书》可见
“明乎《齐》之诗者,见利
而让也”,“见利而让,义也
”的说法。《史记》卷三○《
平准书》也写道:“《书》
道唐虞之际,《诗》述殷周
之世,安宁则长庠序,先本
绌末,以礼义防于利。” 《
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
列传》记载了这样的态度:
“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
砥厉名号者不以欲伤行。”
这也是强调“义”“利”关系的
原则。《史记》卷一三○《
太史公自序》概括《孟子荀
卿列传》的内容,也说:“
猎儒墨之遗文,明礼义之统
纪,绝惠王利端,列往世兴
衰。”《史记》卷九二《淮
阴侯列传》也可见韩信对“
乡利倍义”的否定。《史记
》卷四四《魏世家》引录了
孟轲的话:“君不可以言利
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
,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
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
,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
”对于“言利”“欲利”“争利”的
批判,又称“好利”,是直接
指向“秦”的: “秦与戎翟同
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
无信,不识礼义德行。”汉
代政论家徐乐总结“秦失”的
历史教训,也以为实现统一
之后的秦帝国如果“贵仁义
,贱权利”,“变风易俗,化
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秦与戎翟同俗”,“贪戾
好利”,“不识礼义”的批判
,和中原人对于草原游牧射
猎民族“苟利所在,不知礼
义”的指责,是一致的。中
原诸国对于秦人曾经“夷翟
遇之”,视之为“夷狄也”,
史称“诸夏宾之,比于戎翟”
。东方人又有“秦戎翟之教”
“秦与戎翟同俗”的说法。司
马迁在《史记》卷一五《六
国年表》中说,“秦杂戎翟
之俗,先暴戾,后仁义”,“
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
。然而他又写道:“秦取天
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
。”肯定了“秦”的“成功”。
其中所谓“世异变”的说法值
得深思。司马迁曾经说,“
末世争利”。秦人正是顺应
了社会价值取向的“世异变”
,因而能够“取天下”,“成
功大”。
《史记》卷一二四《游
侠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说明了“义”和“利”在战国晚
期社会意识中的历史性“异
变”:“鄙人有言曰:‘何知仁
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
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
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
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
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
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
虚言也。”对于所谓“已飨其
利者为有德”,司马贞《索
导语
本书主要讲述了吕不韦以一介商贾之身,凭借着过人的眼光和游说能力,帮助质子异人返回秦国并登上王位,从而封侯拜相、权倾天下,却终饮鸩自尽的传奇人生。这部传记兼具史实还原与可读性,对发掘和弘扬中华商业文化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精彩页
商海弄潮
吕不韦并不是赵国人,他的家乡在邯郸以南数百里。可是,在那兵荒马乱的年头,他却不辞辛苦,急急忙忙地奔往邯郸。
他从哪里来?
他为何而去邯郸?
说起来话长。吕不韦是古代一个有声望家族的后代,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炎帝时代。据说,炎帝之裔、伯夷之后因有功而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子孙就以吕为姓,其中就有吕不韦的远祖。
公元前11世纪,吕氏门中出了一个大人物,从而使吕氏族谱耀然生辉。
那是殷朝末年,在渭水上游的磻溪河畔(今陕西省宝鸡市北部磻溪河),有一位老者在垂钓。只见这老翁手持钓竿端坐岸边,两眼凝视滔滔东去的河水,动也不动,像一座石雕。三天三夜过去,老翁连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原来,这老翁所持的渔竿根本没有钓钩,当然不会有鱼被他钓上来。此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姜太公字子牙,原名吕尚,是吕氏祖先中第一个显赫人物,他之所以无钩而垂钓,其心并不在鱼,而是别有所求。当时,正是殷朝末年,殷王纣暴虐无道,民不聊生。在殷人统治区域的西方(今陕西省岐山县、凤翔区一带),有一个周族,趁殷朝统治腐败之际发展起来,这一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社会经济进步很快,并不断向东扩展,欲取殷而代之。但开始时,新兴的周族毕竟敌不过有数百年统治经验的殷人强大的武力,屡遭殷人的打击。率领周人发愤向东扩展的周文王尚未行动,就被殷王囚禁起来。据说周文王被囚在羑里(羑音“有”,在今河南省汤阴县),曾潜心研究古代流传下来的八卦,作《周易》。后来,文王从囚禁处返回周人住地,就决心积蓄力量推翻殷商的统治。为此他访贤求才,果然在渭水边遇到姜子牙,交谈之后两人相见恨晚,文王拜姜尚为师,共同筹划伐殷大业。不久,文王去世,其子武王继位。姜太公以“师尚父”之尊辅佐武王,终于率领周人及其各族人推翻殷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西周王朝(前11世纪至前8世纪)。姜子牙(吕尚,姜尚)不仅能在乱世之时审时度势,顺从潮流从而取得不朽功业,而且他本人确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韬略,流传至今的一部古代兵书《太公兵法》,就是记载吕尚用兵之术的军事专著。
机遇加韬略,是吕尚成功的两大因素。八百年后,吕氏门中出现的吕不韦也是靠这两条发迹的。
人世间的某些规律不断重现于历史发展的长镜头之上,似乎有意向人们昭示着什么。
西周建立之后,吕尚被封于齐,称姜姓,吕姓反倒逐渐被人淡忘。而原来吕氏集中的吕国,也不知何故而被除国。从此,吕姓后裔辗转流徙四方,散布中原各地。
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那时候,经历了数百年之久的西周王朝已开始走下坡路,“礼崩乐坏”。统一的天下实际上已分裂为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周天子虽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事实上各地诸侯多不服从朝廷的号令。各诸侯国的君主又常常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借维护周天子“共主”地位的名义相互攻伐,攻城略地,借以扩大本国的地盘。到后来“尊王”的招牌也不要了,公开厮杀。这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争霸战争一直持续了三百多年,到公元前400多年,战争打得愈来愈大、愈来愈频繁,以致后来的人们把此后的二百余年,直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前的这段时间,称为“战国时代”。吕不韦生活的那个年月,已经到了战国的末期。经过长期的吞并战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主要有七个大国,那就是:楚国,占据长江流域的中部,其疆域从今四川省东端起,有今湖北省全部和今湖南省东北部,今江西省、安徽省北部,今陕西省、河南省、江苏省的一部分,国都是郢(今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纪南城),曾是七国中疆域最大的一国。仅次于楚国的是秦国。秦国原来很小,最初仅占据今甘肃省东南部一小块地区,但到吕不韦生活这个年代,秦已由一个“西戎小国”发展到拥有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市附近)以西的大国,国都在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其领土包括今陕西省、甘肃省主要地区,尚有小部分土地伸入今河南省境内。楚、秦以外的大国还有赵国(在今河北省东南部及山西省、山东省、陕西省的一部分),国都在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齐国(在今山东省偏北,兼有河北省东北部),国都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今辽宁省、山西省一部分),国都是蓟(今北京市西南);魏国(在今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交界处,其大部国土在今河南省中部),国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韩国(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及河南省中部),国都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以上这楚、秦、赵、齐、燕、魏、韩七个大国,就是所谓“战国七雄”。除这七个大国以外,还有一些小国,如宋、鲁、郑、卫、莒、周、杞、蔡、郯,等等。
P5-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人相国(吕不韦传)/中华文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剑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913061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22-06-01
首版时间 2022-06-01
印刷时间 202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12
CIP核字 2022024237
中图分类号 B229.2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9
173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