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东亚视域中的儒家人文学(精)/东北亚儒学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东北亚儒学研究丛书》第三辑,全书分为“专家专栏”和两编内容,第一编为“儒学天地”,第二编为“人文天地”。共十六篇文章,以“东亚视域中的儒家人文学”为主题,分别从东亚儒学的过去与现在、东亚人文学的过去与现在两个密切关联的、互为实现手段的视角出发,以影响论、效果论、关系论为研究视域,从现当代中日韩朝比较文化研究层面,探讨东亚视域中的儒家人文学的最新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的建构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朴银姬,日本国立千叶大学文学博士,教授,鲁东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电影》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或独立完成国内外科研项目15项。 目录 专家专栏 中国语境:来华韩国流亡文人的东亚认识与主体性建构——以韩国流亡文人的中文书写为中心 明末朝鲜王朝使臣笔下的山东城市形象研究 轴心期视域中圣德太子的“和信”哲学 第一编 儒学天地 “儒教日本化”的现代意义——基于江户朱子学理论背景的思考 十六世纪朝鲜与明朝之间的“宗系辩诬”与历史书写 如何认识武英殿本《周易注疏》的价值 唐人尚法与书写新秩序的确立———以唐代书论为中心 论越南使臣对儒学思想的承继与变新 横井小楠“三代之道”理念——尧舜三代与西洋近代之间 第二编 人文天地 妈祖文化———明末中朝(韩)海上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文在寅执政前后影响中韩关系的核心议题及化解方策 略论城市建设的美学向度与城市史向度———以烟台市为例 “他者”的民族认同与韩国社会 日本民俗宗教考察———巫女为例 从韩国朝鲜时期的汉学译书看汉语教育 多重流散、身份认同与跨文化对话——张律电影的朝鲜共同体想象 导语 本书主题的学术价值在于如何正视东亚儒学的现代性和时代性,如何理解东亚人文学的新视角,如何将这些借鉴意义进而反馈到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当中,在对比研究中取长补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促进儒家思想海外传播,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鲁东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定期出版《东北亚儒学研究丛书》,结合学界研究热点与专职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拟定研究院当年的总议题,至当年12月底,将相关研究成果编为合集,次年出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亚视域中的儒家人文学(精)/东北亚儒学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朴银姬//姜娜//孙蕴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967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4-01 |
首版时间 | 2021-04-01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02 |
CIP核字 | 2021041390 |
中图分类号 | B31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