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西方美学经典精读/现代学术经典精读 |
内容 | 内容推荐 美学是文学、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当代西方美学,对了解西方前沿思想,促进中国当代文论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选择了32篇能够大致反映20世纪西方美学研究进程的论文或经典著作(节选),以开放的视角和批判性的思维,对这些选文作了简要介绍和点评,希望能为读者提高学术鉴别能力和学术素养、奠定研究基础提供帮助。 作者简介 高建平,1955年生,江苏扬州人。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人文学院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现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长。曾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副所长。著有《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从书法到绘画》《画境探幽》《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文化》《全球化与中国艺术》《西方美学的现代历程》《美学的当代转型》《回到未来的中国美学》《美学的宽度与深度》《中国艺术:从古代走向现代》等十部中英文学术著作;主编《中华美学精神》《20世纪中国美学史》《当代文学理论(1949—2019)》《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等五部著作;翻译有《艺术即经验》《美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代》《先锋派理论》等四部国外学术著作;发表了二百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论文被译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斯洛文尼亚文等多种文字。任《外国美学》集刊主编。 目录 导言:20世纪西方美学的新变与回归(高建平) 克罗齐与《美学原理》 科林伍德与《艺术原理》 桑塔耶纳与《美感》 沃林格与《抽象与移情》 布洛与《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 托马斯·门罗与《走向科学的美学》 克莱夫·贝尔与《艺术》 罗杰·弗莱与《视觉与设计》 苏珊·朗格与《感受与形式》 阿恩海姆与《艺术与视知觉》 海德格尔与《艺术作品的本源》 杜夫海纳与《审美经验现象学》 梅洛-庞蒂与《眼与心》 阿多诺与《美学理论》 罗兰·巴特与《从作品到文本》 福柯与《作者是什么?》 鲍德里亚与《拟象的进程》 利奥塔与《崇高与先锋》 彼得·比格尔与《先锋派理论》 莫里斯·韦兹与《理论在美学中的作用》 阿瑟·丹托与《艺术世界》 乔治·迪基与《审美态度的神话》 古德曼与《艺术的语言》 杜威与《艺术即经验》 舒斯特曼与《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 阿诺德·贝林特与《艺术与介入》 沃尔夫冈·韦尔施与《超越美学的美学——致力于该学科的一种新形式》 沃尔海姆与《观看者之所见》 马格利斯与《为一种阐释理论所作的各项准备》 麦克卢汉与《媒介即是讯息》 波兹曼与《娱乐至死》 艾尔雅维克与《眼睛所遇到的……》 出版说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方美学经典精读/现代学术经典精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高建平 |
绘者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5587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00 |
出版时间 | 2021-11-01 |
首版时间 | 2021-11-01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28 |
CIP核字 | 2021044546 |
中图分类号 | B83-095 |
丛书名 | |
印张 | 4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