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作曲家陶嘉舟的传奇音乐人生(附光盘)/船工号子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傅庚友、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分别为该书题词和写序。

成都市区作家季文博著《中国作曲家陶嘉舟的传奇音乐人生》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著名作曲家陶嘉舟先生的第一部传记。作者用了近三年时间,采访了数十人,并多次与传主本人交流,取得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身患重病之中完成的。

内容推荐

成都市区作家季文博著《中国作曲家陶嘉舟的传奇音乐人生》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3万字,共分十章,每章均以陶嘉舟先生创作的歌曲为题,如:第一章:《船工号子》,献给母亲的歌;第三章:《赶车》赶到那里,去填补中国小号协奏曲空白;第六章:《千里共婵娟》,唱得爱情更风流;第七章:《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开创中国通俗音乐教育的先河等等,让人读来充满情趣。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船工号子》献给母亲河的歌

第二章 《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开垦出音乐处女作

第三章 《赶车》赶到哪里去填补中国小号协奏曲空白

第四章 让《抖空竹》好看又好听推动中国杂技艺术化

第五章 《漩涡里的歌》漩涡里的生活五味俱全

第六章 《千里共婵娟》唱得爱情更风流

第七章 《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开创中国通俗音乐教育的先河

第八章 《鹅》曲项向天歌少儿学古诗歌曲的创举

第九章 《是你》爸爸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喊

第十章 《中国号子》响起来老骥伏枥唱豪歌

附录一 陶嘉舟主要音乐作品创作年表(1951~2008)

附录二 对陶嘉舟及其音乐作品的评介文章目录

附录三 陶老爷子,您好!

附录四 谱写新时代的银幕乐章

后记

试读章节

每遇此时放学回家,他就按捺不住心中躁动的音乐,将铜盆倒扣在桌上当锣鼓,模仿那些响器班子敲打起来,口中还伴以“壮丑、壮丑……”的肉锣鼓。他觉得这种音乐美妙极了。霎时,满坡的雪梨花白了,它与天边的白云相衔接,谁也分不清哪里是雪梨花,哪里是白云天,哪是天上,哪是人间。随着他敲的“当当当”的鼓点加快,地上仿佛刮起了狂风,天上仿佛下起了暴雨。那狂风是呼啸着过来的,显示出无比强大的推动力,地上的一切,不管是有孔的和无孔的,狂风都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屋顶的茅草被卷向空中,发出像雨燕般的叫声。树枝打着尖厉的口哨,滚石发出的声音闷声闷气。脚下的土地在跌宕起伏,把历代刀兵水火的灾变性的声音都包括进去了。大风把成熟的雪梨树一遍又一遍地压下去,雪梨树倔强地硬起脖子来,弹起腰杆来,不是想与大风对抗,而是欢迎它的来临,叶子哗哗哗地鼓掌,像把酒临风的诗人,一再欢呼:好啊!好啊!暴雨接着狂风,暴雨显示的是快速打击的力量,谁敲大鼓也比不上暴雨敲得猛,再密集的鼓点也不及雨点密集的千万分之一。这还不算,暴雨的声响仿佛带有上苍的意志,唯我独尊,是覆盖性的,它一下来,地上的万物只好附和它。陶嘉舟觉得他正在呼风唤雨,好像君临天下。少年陶嘉舟体验到有生以来音乐带给他的极大快感。

奶奶见他敲打铜盆,还外加口念“肉锣鼓”伴奏,认为没名堂,又好气来又好笑,多次阻止,无可奈何。

逢年过节,民间有耍牛灯儿、车车灯儿等玩意儿挨门恭贺的风俗习惯。

所谓牛灯儿,是在撮箕两角装上两只弯弯的牛角,在撮箕底部的平面上糊上白纸,再画上牛的眼睛、鼻子、嘴巴,装饰成牛头,在撮箕后沿连上一条黑布作牛身,黑布末端连上牛尾,由两人穿彩衣系上腰带,一前一后地弓腰藏在黑布之中,牛灯儿就装饰成功了,另有三五人组成响器班子伴奏。表演牛灯儿的演员随着响器班子合奏出“壮丑、当丑、壮丑、当丑……”的旋律跳跃,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时快时慢,闹闹热热,在农村挨家挨户游转,向主家恭贺新禧道个吉祥如意。主家则准备几张方桌重叠起来,最上端的一张方桌四脚朝天,把红包放于桌中,让演牛灯儿的演员在方桌的四只脚上表演精彩的节目,获得红包。如时值中午或晚上,还要筹办酒宴款待他们。

每遇这种情况,少年陶嘉舟就跟随牛灯儿走家串户。大家都知道他是大户人家的陶少爷。演牛灯儿的演员们觉得他不矫情,视他如伙伴。主家觉得陶少爷瞧得起他们,把他当做贵宾。他就在牛灯儿的队伍中快快乐乐,有时还要敲锣打鼓参加伴奏,久而久之,便学会了打击乐器,掌握了很多民问音乐的曲牌。在回忆这段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是:民间音乐给他的滋养,牛灯儿的曲调影响最深。他一听到那鼓点声声,脚上仿佛生风,甚至是踏上了风火轮,身子轻飘飘的,飞翔在家乡的梨林中,奔腾在苍溪湾的麦浪上,变成了东河在流淌,化作了嘉陵江水在奔腾,简直是在享受人间的极大快乐。

陶嘉舟的四年小学教育,是在距家15华里的井溪河小学完成的。每天黎明前,他就得摸黑出发爬上屋后的大山,走几里山路,下山到东河边坐船渡河,再沿河走一里多路赶到学校上课,中午便吃自带的干粮,放晚学时又原路返回,到家时往往天已傍晚。开始时,刚十岁的他深深感到苦和累,不时撅起小嘴向奶奶诉苦。一些亲友也向奶奶进言:就这么一个孙儿,为何这样待他?到县城读书多好!奶奶一再耐心地给年少的陶嘉舟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和历史故事。奶奶的谆谆教诲,使陶嘉舟逐渐听进去了,也就乐此不疲。四年之中,有时他也坐本村船工的船顺江而下去学校,放学时或找顺路的熟船工搭船溯江而上。遇上这种机会,陶嘉舟是最为开心的。船行下水他可以帮着推桡,船行上水他可以帮着拉滩。这时,不仅可以听到船工粗犷的号子声,还情不自禁地一起应和,真是感到天地悠悠,其乐无穷,声声号子种在了他的心底。

1946年他考上了嘉陵江畔的古城——阆中县立中学。作为嘉陵江支流的东河,比起绕阆中县城而过的滔滔嘉陵江来,当然是小巫见大巫。他似乎到了另一个世界。江上穿梭往来的各种船只,尤其是那桅杆高耸的双桅、三桅大船,几十支桡片儿搬船的壮观景象和一领众合惊天动地的号子声,使陶嘉舟感到无比震撼,他在心里问自己:天下竞有如此宏伟壮阔、惊心动魄的人声交响,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从此每逢周日,他几乎都要跑到江边和滩头去看,去听,去感受那沁人肺腑、动人心魄的川江号子。一年后,他由阆中中学转学到了苍溪中学,和他在阆中县中学读书一样,常常到嘉陵江边看船,到武当山脚看滩,听船行平水时的悠扬号子,听船过险滩时的呼号呐喊,仍是他的特殊爱好。他热爱嘉陵江,热爱它们穿越崇山峻岭、日夜奔流不息的性格。他常常伫立嘉陵江畔,注目大江东去的气势,吮吸江上湿润的空气,觉得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流灌注他的心胸,爽快极了。有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变成了嘉陵江上的一条船,在水面上掠浪飞翔。船的前方烟波浩渺,极目楚天,船边水急,波船相拥,飞珠溅玉;船的后面,水鸟只只,追尾飞翔;船的上空,天高云淡,红日当顶。他觉得奇怪的是船行如箭,却听不到风声呼呼,而是清风徐徐,如走平地。更奇的是忽见有一仙姑,穿红着绿,圆长脸儿,从天飘然而降,轻轻落在船头,随着船儿左右摇摆着她的S形腰肢,好像要坠入江中。少年陶嘉舟忽又化成一个船工,急忙搀扶着那位仙姑,男女双双,并排船头,像一对弄潮儿破浪前行……他感到全身热血奔流,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舒畅之感,坠入了昏沉沉飘飘然的仙境之中……醒来时,他回味梦境,辗转难眠。

我跟他开玩笑说,圆长的脸儿,这也许就是你爱的图腾,这也许就是你后来的艾开伶夫人吧?陶嘉舟先生也附和着我们说:也许吧!P10-12

序言

写下这样的题目,不仅是因为陶嘉舟先生为《漩涡里的歌》等近七十部影视作品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音乐,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传奇的人生和突出的成就。这样的人生,这样的成就,让我想到了长江,想到了船工,想到了水手,想到了漩涡。如果生命是一条长河,陶嘉舟先生无疑是一位智慧的船工、勇敢的水手,在无数风高浪急的漩涡中,扑腾出生命的弦歌。

陶嘉舟先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曲家。他从嘉陵江畔的苍溪出发,16岁参军;22岁调入铁道兵文X-.团;23岁写出第一部管弦作品;29N写出第一首小号小协奏曲《赶车》,填补了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31岁与人合作的歌曲《革命熔炉火最红》唱遍大江南北,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誉并向全国人民推荐;“十年动乱”中,他遭受到迫害,被捕入狱,狱中,胃大出血,被切除五分之四,濒于死亡,而家庭也被逼得妻离子散,直到他40岁时才得以平反;43岁调入峨眉电影制片厂;45岁进入创作黄金时期;47岁迎来了创作和成就的高峰;60岁退休后办起全国第一所流行音乐学校,在致力于管理和教学的同时,继续坚持音乐创作,一直到今天。

陶嘉舟先生经历了生活的漩涡、事业的漩涡、情感的漩涡。面对生活的漩涡。他措过、扛过、挣扎过,但从来不曾绝望过;面对事业的漩涡,他苦过、累过、遗憾过,但从来不曾动摇过;面对情感的漩涡,他伤过、痛过、哭泣过,但从来不曾放弃过。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漩涡里,他用坚定的信念、惊人的毅力、丰富的阅历、真挚的情感、娴熟的技艺,写下了一曲又一曲动人心弦的音乐,从嘉陵江畔响起,漫过大江南北,飞进千家万户。

艺术家最终用艺术作品说话。

《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人家的船儿桨成双》《想延安》等是心灵的呼唤;《船工号子》等是奋斗的号角;《香了一条大江》等是生活的礼赞;《赶车》是第一首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色、高难技巧的小号乐曲,并走向国外,受到中外小号演奏家们的赞誉。他的作品不能一一枚举,无论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感、独特的风格色彩、新颖的优美旋律。他为中国的民族音乐——特别是四川风格的音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无论是声乐、器乐,他都是四川风格音乐的“歌库”“旋律库”。

艺术是艺术家关于生活认识和情感体验的意象表现。生活的漩涡、事业的漩涡、情感的漩涡,让陶嘉舟先生有了丰富的生活认识和情感体验,他用自己勤奋的实践,谱写出了许多漩涡里的歌,这也是人民群众心窝里的歌。

后记

写作此书用了近五年的时间,其间充满了诸多坎坷,我非常艰难地撰写完这本书,交给出版社付印。这时已临近陶嘉舟的76岁生日和将在蓉城举办的“陶嘉舟作品音乐会”,谨以此,我认为最珍贵的礼物,预祝他生日快乐,夫妻双双健康长寿,音乐会圆满成功。

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内疚:因健康状况的限制,力不从心,没有在更大的范围内详尽采集陶嘉舟方方面面的资料,没有描摹好他颇具传奇色彩的音乐人生,没有彰显好他用音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没有彪炳好他忠于音乐事业,如乐圣贝多芬说的“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那样,把一生奉献给这个理念的道德情操……在这里,向陶嘉舟先生及其至爱亲朋,向读者们表示遗憾和歉意。

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关心支持。陶嘉舟故乡的苍溪县志办公室和县文化馆,为笔者提供了一些线索和资料;他的乡亲李廷尧、陶家忠等人,向笔者详尽地讲述了陶嘉舟在苍溪县城郊公社民主7队“劳动改造”时令人心酸的生活况味;音乐界的词曲作家雷维模、王道尊等人,向笔者评介了陶嘉舟在音乐领域的创新精神、突出成就和巨大贡献;陶嘉舟的弟子石亮、谭利华等人,向笔者描述了陶嘉舟忘我地从事流行音乐教育,像“爸爸”那样爱生如爱子的为师之道,和悉心举荐新人的“人梯”精神;书中约20处引用了谭茗、田逢俊、益华和明杰等人对陶嘉舟音乐作品的评论;陶嘉舟本人,亦不厌其烦地接受笔者的访谈,并尽他最大努力提供了翔实的文献资料;笔者的家人为了支持我写完此书,精心护理,无微不至……在这里,一并向大家表示衷心的谢意。

本书体例根据陶嘉舟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和不同寻常的智慧辛劳,在吸取编年体传记、评传结合等体例优点的同时,引进了其他一些表达样式和表达方法,自然而然因内容出现了一种另类体例。也许是不成体统?也许是先锋创新?敦请大家说长道短,多多赐教。

由于笔者文笔拙劣,写作水平有限,书中错讹之处难免,请读者见谅,并望来信来电指导校正。

季文博

2008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作曲家陶嘉舟的传奇音乐人生(附光盘)/船工号子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季文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79009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6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