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度描述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畅销力作。
CCTV8年度热播谍战大戏,人文气质版抗日《谍中谍》,媲美《风声》、《潜伏》、《暗算》。2009年飞天奖得主《特殊使命》之姊妹篇。
抗日战争期间,一批大学生和海归学子在沦陷区青岛落入了日寇魔爪。我党特工岳振声接到任务:务必找到这些学子,并将他们送往延安。身处险境的岳振声必须在日本人、汉奸、军统之间小心周旋,寻找到失散学生后,又不得不为找出这批人中的一个军统特务绞尽脑汁。更加令人迷惑的是,这些学生似乎都有嫌疑……
一场冷酷的较量由此展开……
图书 | 特殊争夺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国内首度描述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畅销力作。 CCTV8年度热播谍战大戏,人文气质版抗日《谍中谍》,媲美《风声》、《潜伏》、《暗算》。2009年飞天奖得主《特殊使命》之姊妹篇。 抗日战争期间,一批大学生和海归学子在沦陷区青岛落入了日寇魔爪。我党特工岳振声接到任务:务必找到这些学子,并将他们送往延安。身处险境的岳振声必须在日本人、汉奸、军统之间小心周旋,寻找到失散学生后,又不得不为找出这批人中的一个军统特务绞尽脑汁。更加令人迷惑的是,这些学生似乎都有嫌疑…… 一场冷酷的较量由此展开…… 内容推荐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一批从海外归国的莘莘学子落入了日寇的魔掌,即将被作为劳工从青岛运往日本。他们是建设未来新中国的重要人材,延安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指示地下党组织要不惜一切代价进行营救。 然而不幸的是,地下党的营救行动因遭遇意外而严重受挫,行动组成员几乎全部牺牲,从日伪秘密监狱中逃脱出来的学子们也下落不明。 为此,延安发出紧急指示,命令正在执行另一项重要任务的我党特工岳振声,务必抢在敌人之前找到已经失散的青年学子们,并把他们安全地护送到延安。 一场冷酷的较量由此展开…… 目录 1.越狱 2.舞会 3.抓捕 4.获救 5.秘密接头 6.重逢 7.寻找叶子 8.夜间行动 9.同学团聚 10.再见晚秋 11.假扮道士 12.晚秋的秘密 13.谁是同志? 14.地道逃生 15.柴家庄 16.苏冠贤的嫌疑 17.失散的队伍 18.两面讨好 19.黑夜里的身影 20.牺牲 21.云水园别墅 22.推理 23.许慕愚失踪 24.兄弟之争 25.汉奸 26.纸船 27.日本孩子 28.再人虎穴 29.跳蛙 30.去延安 试读章节 没有阳光,天气雾蒙蒙的,成片的乌云堆积在青岛城外的胶州湾上空,天空像灌了铅似的逼近海面,让人有一种仿佛立即就要坍塌的错觉。几艘日本炮艇在海面上巡弋,借着风势,艇上的太阳旗狂妄地张牙舞爪。突然一阵轰鸣,几架日本零式战斗机叫嚣着掠过天空,厚重的乌云迅即被撕裂,一副伤痕累累的样子。 岸上,孤零零地横着一座旧厂房,静悄悄的,像一座坟墓。 远离日本炮艇的地方停泊着一艘不起眼的渔船,几双眼睛隐藏在那后面,为首者是个中年男子,长相儒雅,身上的英式猎装又为他平添了几分威武之气。此人乃是军统青岛站站长陆焕章。有情报显示,那座看似不起眼的旧厂房实则是日本人制造假币的秘密工厂,伪造的民国政府法币和延安边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出,以干扰破坏国统区和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经济。作为军统青岛站站长,陆焕章及其属下的任务就是破坏这座工厂,夺回民国政府的法币雕版,摧毁日本人的阴谋。 此刻,陆焕章正紧握着望远镜观察岸上的旧厂房,目光专注。其他人也都屏息凝神,表情严肃。 远处隐约传来的一阵嘈杂声,一辆黑色小汽车进入了陆焕章的视野。汽车顺着坑洼不平的路面向旧厂房驶去,在正门前停住。旧厂房门口闪出一个持枪的日本兵,向小汽车跑来,而另一个日本兵隐在暗堡后,瞄准了小汽车。 陆焕章的眼光紧紧追随着小汽车的一举一动。 一个模样俊朗的青年男子从车里走出来,他目光坚毅,眉宇之间有一股浑然天成的傲气。男子拿出一本派司一晃,不等士兵看仔细又立刻收了回去。 “不知道见到长官怎么敬礼吗?”青年男子剑眉紧锁,冲着士兵发号施令,“听口令,立正——” 士兵下意识地立正。青年男子阔步走进旧厂房。 这一幕景象被隐藏在渔船里的陆焕章尽收眼底,他的脸色惊讶中透着沉重,喃喃自语道:“岳振声?”他紧紧盯着望远镜,眉头紧蹙。 岳振声进入厂房后,由一个日本职员引领着来到位于地下的总经理室面见工厂总经理渡边。而他此刻的身份则是青山公馆派来进行安全检查的日本军官小尾少佐。 在渡边起身迎接他的空当儿,岳振声瞥了一眼总经理办公桌,桌子上有一个麦克风和三个开关。开关上分别写着:警报、即时、延时。 “小尾先生,我们在车间四角和中部都埋有炸药。”渡边说,他见到岳振声盯着办公桌上的装置,就指着标有“即时”和“延时”的两个开关进一步补充,“一个是即时起爆,一个是延时十分钟起爆,以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最大限度撤走重要材料和我们的工程师。您可以检查,但这里并没有安全漏洞。”渡边显得自信满满。 岳振声表面上一副满意的神情,心里却在暗自感叹:日本人果然狡猾,不过,我岳振声是不会让你们的阴谋得逞的!他命令渡边把雕版拿来,例行检查。渡边虽感疑惑,但还是拨通了电话叫人把雕版送过来。 岳振声起身拿着雕版仔细审视,若有所思地用汉语说:“嗯,延安的10元边币……重庆政府的50元和百元法币……” 渡边突然感到不对:“你不是小尾少佐!”说着,赶紧拉开抽屉摸索手枪。 未及渡边举枪,岳振声便一掌砍向渡边的后颈。渡边应声倒地,脸上还挂着气急败坏的表情。岳振声狡黠一笑:“我当然不是。”他立即把延安10元边币和重庆两种法币的雕版包裹起来,放人公文包,然后揿动了仪表板上那个“延时”的开关,走出总经理室,随手拉上房门,乘坐升降铁笼回到地面。 岳振声走出工厂大门,直奔汽车而去。就在他关上车门准备发动车子的同时,旧厂房内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工厂门口站岗的两个日本兵立即举枪,朝着岳振声的小轿车一阵猛射。岳振声猛踩油门,小轿车绝尘而去,把日本兵和工厂远远抛在了身后。 海面的渔船上,陆焕章们始终密切关注着旧厂房里的动向。突然一声巨响,旧厂房方向火光映天。陆焕章刷地站起,挥舞着手枪对身后的部下命令道:“快!快进去看看,究竟是不是日本人制造假币的地下工厂!” 警报声突然拉响在青岛上空。声音来自青岛日本特务机构“青山公馆”的下属汉奸机构——青岛特侦处。十来辆小轿车和中卡从这座有着硕大铁门的院落里相继冲出,疾驶着穿梭在青岛城的大街小巷,那劲头,像一群疯狂寻找猎物的饿兽。 就在警笛大作之时,岳振声正悠闲地坐在一栋高级职员住宅的沙发里啜饮着热咖啡,留声机里传出高亢激昂的京剧唱腔。这是一间面积不大但布置考究的单身男子居室,干净整洁,虽然称不上豪华,但时下流行的物件摆设一应俱全,司以看出主人的品味非同一般。 门外突然响起一阵脚步声,岳振声警觉地放下咖啡摸出枪走向门口,脚步声停止,一张报纸从门缝塞进来。岳振声打开门,外面除了空气什么也没有,他迅速拾起报纸,把门反锁。 这是1945年7月3号的《青岛大新民报》副刊“新潮”。岳振声把报纸摊在书桌上,一篇叫做《记游蓬莱》的散文赫然在目。他拿出一张褐色的牛皮纸打开覆盖到报纸上,牛皮纸上有几排不规则的小方格,小方格中透出的字并不连贯,构不成任何意思。他又换上另一张镂有小空格的牛皮纸,这一下文字连贯了:祝贺炸毁狼窝,严密保存雕版,等待新的指示。 尖利的警报声从窗外传来,一声近似一声。岳振声握住手枪快步移至窗后,撩开窗帘的一角小心翼翼地向外观望。 特侦处的车队驶近岳振声所住的高级职员公寓,却并未减速,顺着公寓楼下一掠而过,驶向远处。倚在窗后的岳振声松了一口气,脸上挂着讥讽的笑,看着车队呼啸着渐渐远去。 行至东亚学院门口,车队停了下来,特侦处主任裘靖云带领着四科科长傅谦并一帮便衣特务,大步闯入学校。 东亚学院的一问教室里,马国勋和许慕愚、张守益、宁恒业、石兰等一伙男女学生趁着午后休息时间在教室里悄悄聚会。马国勋是共产党预备党员、共产党外围组织四海社的社长,不折不扣的红色青年。现在,他正在动员同学们一起去延安,略显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我就不明白,请你去延安施展抱负,有什么不好?”马国勋对许慕愚说。 张守益温和地帮腔:“马国勋说得对,有什么不好呢?”他的下颌上有一颗黑痣。 “好不好我不知道,我只是从来没想过。”许慕愚说。他带着一副老式近视眼镜,脸上也有一颗痣,长在右脸颊。“石兰的母亲眼看病得不行了,就是想看着我和石兰完婚……”他看了看站在身边的石兰,石兰冲着马国勋点了点头。 “其实,在爱国这点上我们是一致的,但保家卫国的方式有很多种,振兴中华的路也不止一条……”宁恒业对许慕愚表示出理解,他是一个身材瘦小的文弱男生。 砰砰!窗玻璃忽然被人从外面打破,无数枪管伸了进来,四面响起恐怖的大喝:“不准动!谁动就打死谁!” 学生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愣住。 教室门被踢开,裘主任带领着众多身穿黑色西装的特务冲进屋内,三只狼狗绕着学生们狂吠不止。女生吓得尖叫起来,马国勋下意识地挡在同学们面前,宁恒业瑟瑟发抖,站在原地一动不敢动,眼镜眼看着就要掉下来。 裘主任杀气腾腾地扫视教室:“很好!一个都不少。统统带走!”特务们快速用黑色袋子罩住学生们的头,押送着上了囚车。车队启动,浩浩荡荡向特侦处监狱驶去。P1-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特殊争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谭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2885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