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彩图全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超值白金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书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启蒙读物,是家喻户晓历代传承的优秀教育著作。其词句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历史、地理、礼仪、德行等丰富的知识与行为准则。对于孩子人格的塑造与修养的生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深远的教育意义。

《彩图全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超值白金版)》是一部既尊重历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承上启下的启蒙书。专家还精心配制了六百多幅工笔手绘彩图,这些彩图随文绘制,力求还原历史原貌,展现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的历史、悠久高尚的道德礼仪传统和优秀中华儿女堪为楷范的风姿。本书由思履主编。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的启蒙之书生动活泼、读来朗朗上口,既能言简意赅地传达道理和知识,又为以后接受更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因此,不仅在中国流传广泛,甚至也受到同时代一衣带水的日本、朝鲜等的欢迎。阅读经典的蒙学书籍,对于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甚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传统蒙学读物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千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幼儿启蒙教材,俗称“三、百、千”。所谓“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诵《百家姓》以便日用;懂《千字文》通晓义理”。《彩图全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超值白金版)》编排整理过程中,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针对原文中的生僻字、繁难词句、典故出处等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准确的译文。同时,《三字经》部分增添了“细说活解”栏目,联系古今,阐释了华夏子孙为人处世的优良传统;《百家姓》部分通过姓氏来源、郡望堂号、繁衍变迁、姓氏名人故事等栏目全面展现中华民族繁衍壮大的历史;《千字文》部分设置了“知识与典故”栏目,对诸多历史文化常识进行详细的讲解。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彩图全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超值白金版)》,我们还精心绘制了600余幅插图,力求还原历史原貌,展现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悠久高尚的道德礼仪传统,让读者更深刻地领悟蒙学精髓,立君子品,做智慧人。本书由思履主编。

目录

第一卷 三字经

《三字经》

第二卷 百家姓

欧阳

司马

诸葛

上官

第三卷 千字文

《千字文》

试读章节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古代人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并且由每种物质的不同属性,归纳出了五行的相生相克,相生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而相克则与相生相反: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思想的起源是源于生活的实践,是上古劳动人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看似简单,其中蕴含的道理其实十分的深刻,它以极其简单的方式表达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哲学关系。

既然古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因素组成,那么也就深深地影响着人类本身。我们常讲的五脏,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着肺、肝、肾、心、脾;五色中分别对应着白、青、黑、赤、黄;五味中则对应着辛、酸、咸、苦、甘。

五行学说不仅是一种物质观,也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中医、哲学、政治诸多方面上,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根据他们当时的思想水平来认识和解释宇宙的,受到时代的限制,因此其中有一些迷信的部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门学说的认可。我们只要在了解和学习五行学说的同时,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想法,学习其合理之处,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和劳动中,善于总结教训,归纳经验,细致入微地寻找自然规律的精神。

【原文】

曰仁义①,礼智信②。此五常③,不容紊④。

【导读】

仁、义、礼、智、信即是古人经常所讲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怀仁爱之心,做事怀有羞恶之心,对人恭敬守礼,对事明辨是非,处事公正守信,这五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亘古不变的处世智慧,是几千年来智者哲人总结出的处世之道。因此我们要将这“五常”牢牢记在心里,以此为标准约束自己。如若人人都能这样做的话,那么社会将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美好温暖。而秉承着这样的准则,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注释】

①仁:仁爱,仁慈友爱的善良之心。义:正义、正直,符合道义标准的行为。②礼:礼貌,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智:明智,明辨事理的智慧。信:诚实,不欺骗。③常:永恒不变的法则。④容:容许。紊:乱。

【译文】

仁、义、礼、智、信是五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就是一个人应该有仁慈友爱的善良心肠,为人正直,行事公正,对人诚恳有礼,有明辨事理的智慧,对人要诚实守信。它们体现的智慧和价值是恒久不变的,因此被称作“五常”。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五常,随便乱来的行为是绝对不容许的。

【细说活解】

“仁、义、礼、智、信“

“五常”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最早由孟子提出“仁、义、礼、智”,汉朝时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五常”。常是长久不变的意思,大家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质应当是经久不变的,因此称为“五常”。“仁”指仁爱之心,“义”指公正合宜,“礼”指标准得体,“智”指明辨是非,“信”指诚实守信。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顺序不能够被打乱。传统儒家观念认为“仁”是一种道德观念,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儒家其他的思想都是以“仁”为核心价值,义、礼、智、信要以“仁”为前提,只有拥有了一个美好的内核,附加在上面的外物才能朝好的方向发展。

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刘备素以仁德著称,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荆州时,荆州牧刘表病逝,次子刘琮接替荆州牧。面对曹操大军,刘琮在手下的劝说下,欲将荆州献与曹操。刘备眼见在新野无法立足,只得仓皇逃出,但是因为心中舍弃不下新野百姓,也怕曹操屠城,就带上百姓一起转移,渡过长江往襄阳而去。因没有被襄阳方面收留,只得再次转战江陵。期间手下多次劝阻刘备抛下新野百姓,迅速撤离。但是刘备不听其劝阻,终于在长坂坡被曹操派的精骑追上。刘备弃妻儿留张飞赵云殿后,率百姓斜抄近路,急奔汉津渡口,与前来接应的关羽水师会合,得以渡沔水,前往夏口。

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我国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就是要讲文明,讲礼仪。在个人修养上,礼貌待人,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谦恭礼让。中国人讲究长幼有序,因此年轻人需要格外注意自己对老年人的言行举止是否达到要求了。张良是秦汉之间著名的谋士,刘邦评价他为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相传张良年轻的时候,一次闲步沂水圯桥头,有一位老翁,穿着粗布衣,走到张良的跟前,直接把自己的一只鞋扔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取来!”张良愕然,但念其年事已高,便忍下心中怒火,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老人又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为他取回了鞋,又何必计较,便跪下来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大为惊奇,随着老人的身影而凝视。老人离开大约一里,返身回来,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五天后的早上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家相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说:“五天后早点相会!”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晚上还没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笑着说:“应当像这样才对。”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而这本书就是《太公兵法》。后来张良以其深明韬略、足智多谋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人非常看重“信”,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有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是说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尾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和人交往诚实守信,受到邻里百姓的普遍赞誉。一次,他的一位亲戚家里醋用完了,来向尾生借,但是尾生家也没有醋。尾生没有一口回绝,而是对亲戚说:“你稍等,我里屋还有,这就进去拿来。”然后便悄悄从后门出去,立即向邻居借了一坛醋,并说这是自己的,就送给了那位亲戚。

孔子知道这件事后,批评尾生不诚实,有点弄虚作假。但是尾生却不以为然。后来,尾生搬家到了梁地。在那里结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但是姑娘的父母嫌弃尾生家境贫寒,反对这门亲事。为了追求真爱与幸福,姑娘决定私奔,随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两人约定在韩城外的一座木桥边会面,然后远走高飞。

黄昏时分,尾生提前来到桥上等候。不料,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吼,雷鸣电闪,滂沱大雨倾盆而下。不久山洪暴发,裹挟着泥沙的滚滚江水铺天盖地而来,瞬间淹没了桥面,没过了尾生的膝盖。

逐渐漫上来的江水,让尾生想起了与姑娘定下的誓言,死死抱住桥柱,寸步不离。最终,被淹死在茫茫的江水之中。而此时,姑娘因为私奔念头泄露,被父母禁锢家中,不得脱身。终于伺机逃出家门,来到城外桥边的她看到洪水退去,抱柱而死的尾生,悲恸欲绝,嚎啕大哭。哭罢,便纵身投入滚滚江水之中。P23-26

序言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书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启蒙读物,是家喻户晓历代传承的优秀教育著作。其词句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历史、地理、礼仪、德行等丰富的知识与行为准则。对于孩子人格的塑造与修养的生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深远的教育意义。

《三字经》的作者为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王应麟博学多识,尤其熟知历史掌故且擅长考证。《三字经》中的内容详尽丰富、精确标准,是一部优秀的启导蒙童的著作。此书以严谨的态度通过六个部分阐述对儿童施行正确教育的重要性,成人与环境对儿童性格与价值观的切实影响,讲述了勤勉学习、尊老爱幼的先贤典范。此书遵循章法、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由远至近地讲述了各类知识见闻。全文共1722字,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极易诵读。且文辞浅显、简明易懂,全书充满积极进取、励志向上的精神。古人有云:“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此非虚言,《三字经》一书实为我国传承至今,不可多得的文化经典著作,尤其在教育上堪称“蒙学之冠”。

《百家姓》编撰于北宋初年,这本书是一本集录中国姓氏的著作,内中原本收集了411个姓氏,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占444个,复姓为60个。其作者为北宋居于钱塘的一位儒生,当时赵为国姓,所以自然而然赵姓便成为了《百家姓》的起始姓氏。中国最早的姓氏形成于五千年前,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民众的迁徙,原本稀少的姓氏通过多年演变与发展,不断丰富壮大。《百家姓》不止是一本单纯的名录,而是可以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的优秀启蒙读物。《百家姓》堪称我国最具权威的姓氏文化底本,从中可以看出我华夏民族传承有序,重视血脉根源的文化精神。

《千字文》为南朝才子周兴嗣所撰写,是由一千个字组成的韵文。千字成文,极富故事性。据说当时梁武帝看重皇子们的教育,为教授众皇子读书习字,特意命令大臣殷铁石自“书圣”王羲之所写的碑文中拓下精挑细选的一千个字。但是因为这一千个字毫无关联,不易记背,所以特意召来广有声名的周兴嗣,对其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果然不负圣意,逐字揣摩,只用了一个晚上便将原本孤立的一千个字,编写成了四字一句、四句一组,合辙押韵,易诵易记,连续贯通的文字。周兴嗣对文字的组合运用充满才情,所写内容涵盖天文、历史、地理、园艺、饮食、德行、礼教等诸多层面,这便是流传至今的《千字文》。此文从开天辟地寒暑之变讲到商汤盛世君臣之礼,从尊师敬长讲到德行道义的养成,从都城宫殿楼宇讲到国家疆土的宽广、景致的壮美,让读者从各个角度详尽清晰地了解不同层面的环境与生活的原貌。而且此文将识字、书法、知识及道德思想融为一体,这一点也成就了《千字文》在文史中独特的地位。  现今的文化教育,尤其是针对孩子的启蒙课程,有很多内容庞杂、毫无章法,重知识积累而轻道德的培养及心智的启迪。长此以往,势必塑造出能力单一、思维狭窄、毫无意趣的人来。现今社会信息汇集,我们既要汲取新的理念,也应承继优秀的经典。这三本书传承七百余年,经历代文人学者编撰,其中的知识不仅可以为孩子开蒙,全面系统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要,其中所蕴含的历史鉴照、深刻哲理对于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这三本书使孩子知礼仪,重德行,通文史,解人生,通晓祖国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历史典故、诗书画曲。当然不光是孩子,对于成人来说,一样可以陶冶性情,增益心智,扩展视野,甚至调整生活态度。

这三本书流传至今版本很多,各有特色。编者在编撰本书时,选取了自清末民国以来最为通行的版本加以整理精编,《三字经》、《千字文》逐句设置导读,开门见山,剖析透彻,明白易懂,注释、译文详尽准确,可以作为标准读本。《三字经》增添“细说活解”栏目,对经文进行多层次纵深开解,联系古今,阐释了华夏子孙为人处世之优良传统。《百家姓》为各姓祖先绘制了精美的肖像,姓氏来源、郡望堂号、繁衍变迁、姓氏名人故事等栏目全面展现中华民族繁衍壮大的历史。《千字文》添加“知识与典故”栏目,对诸多历史文化常识进行详细的讲解。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本书,我们请专家精心配制了六百多幅工笔手绘彩图,这些彩图随文绘制,力求还原历史原貌,展现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的历史、悠久高尚的道德礼仪传统和优秀中华儿女堪为楷范的风姿。无论是人物的面貌和穿着打扮,还是器物的形貌、建筑的样式,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日常生活背景,都进行了悉心考据,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化,引人入胜。

总之,我们立意编出一部既尊重历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承上启下的启蒙书,让优秀的中华文明和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能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日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彩图全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超值白金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思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36552
开本 10开
页数 4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1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1.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1
丛书名
印张 4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85
195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15:41